晋江:夜里的阳光
- 来源:美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晋江,阳光,美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6-14 10:52
文、部分摄/温吉娜
和阳光夜市第一次相会,是在接机的路上。好友的飞机晚上十一点半落地,我提前一小时到达晋江。马路上,原本顺通无阻的车子突然被人潮绊住,从车窗探出脑袋一瞧——只见“阳光夜市”4个发光彩字立在指引牌上,灯带闪烁的频率像鼓点,又恰好卡上人潮前进的拍子,配合着夜市摊贩间飘逸的袅袅炊烟,白天阳光下平平无奇的几个路口,就这样在夜幕上岗时,蜕变为“赛博朋克”风的美食迷宫。
和平中路把阳光夜市分割成4块,而沿着笔直马路向南行驶两公里,道路的尽头,夜里的晋江机场同样忙碌。路况使然,从机场驶离的车辆,大都得再经过一次阳光夜市。我接到好友时,也不例外。时值夜半,饥肠辘辘的游人很难不被夜市捕获。于是,找地方停车,我们理所当然地汇入人潮。
据官方统计,阳光夜市2006年起就初具雏形,如今,已有接近600多个来自五湖四海的摊位在和平中路两侧扎根,小吃摊在其中占大头。光凭一晚上,显然不可能把阳光夜市吃透。好在朋友是外来客,人到福建晋江,最佳选项必然是福建特色。
第一口,选了洪濑卤料。离摊位还有老远,卤味的香气已在各色烧烤的烟熏中独树一帜,中草药香既古怪又诱人。晋江市北面的南安市洪濑镇,与晋江市同属泉州,同根同源的舌头让洪濑卤料火遍闽南。
提前用中草药秘方卤好的鸡爪、猪耳朵、猪心等荤菜色泽红亮,摆在干干净净的推车托盘上,任君采撷。素菜在这里也不是配角,藕片、豆签、海带……每一种都能让老板单独为你拌成一份主菜。当然,混搭才是主流。手指到哪,老板的夹子夹到哪,每样来上点,全部回到热气腾腾的卤水锅里烫热。这,还只是洪濑卤料苏醒的前奏。
不锈钢盆才是洪濑卤料真正的大舞台,秘制料酒洒进去,味精和盐来些许,“要不要香菜?要不要花生米?要不要辣?”老板抽空问道,拌菜的手没有停歇。“噗嗤噗嗤”的动静响了一两分钟,搅拌均匀的卤料倒进一次性纸碗,各种品类都在狭小的碗里光芒四射,小到花生米,都镀上了一层诱人的油光。
色香俱全,剩下的“味”自然不可能差劲。鸡爪肉质弹牙,咬上一口,咸鲜和中药赋予的辛辣交织——是花椒和草果的功劳。素菜泡得更透,无需多少额外辣椒,当豆签在舌头上汁液四溅,辣味已足够让人“嘶哈”。
在泉州,洪濑卤料是下酒菜。在夜市里,它也是边走边吃的好伴侣。带着一盒卤料,走在人头攒动的夜市,几次路过不同的生蚝摊子,到底还是被生蚝的白嫩绊住了脚。在运输线路四通八达的现代,烤生蚝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内陆城市。按理来说,它在福建特色美食里不值一提。但是,这里是泉州。海滨城市,处处可见生蚝的痕迹。近千年历史的洛阳桥桥墩下,趴着密密麻麻的生蚝壳。每日退潮,渔女们用凿子把它们卸下,再由商贩搬运到烤生蚝的摊子上,短暂的加工时长紧张又刺激,甚至,摆上烤架撬生蚝壳前,它们还在呼吸,带来的鲜美当然无可比拟。
泉州当地的生蚝不大,约莫半个手掌大小,撒上蒜蓉和小米辣,炭火熏烤,生蚝分泌出浓汤般的汁水,白嫩的躯体迅速缩小,和汤汁一起,组成浓缩的精华。一盒生蚝十个,一口一个刚刚好,一个生蚝,一口海鲜汤。小米辣的辣味因子鼓动味蕾跳舞,生蚝的鲜甜留在舌根上,这是海洋的馈赠。
几个鸡爪、几口卤菜、几个生蚝,已填满小半肚子。最后一口,我们选择留给福鼎肉片,有一种迷途知返,终于想起来寻觅正餐的意思。
福建省北部的福鼎市用一碗朴实的肉片,俘获了各个市区口味迥异的福建人。
看老板下肉片,是福鼎肉片专属的餐前艺术。猪肉和红薯淀粉搅拌均匀,变成一团白色的肉泥。点一碗的份额,老板就用勺子挖出一团,放在铁板上,待热水烧开,勺子飞快划动,结实的肉泥被削成一团团“白鱼”,在白开水里畅游。这时,老板会盖上锅盖,等锅盖再次掀开,本来小小的肉泥膨胀到可以顶开锅盖,又在接触冷空气后迅速变小。老板眼疾手快地把它们请进碗里,浇上一勺白开水、一泵米醋,撒几个灯笼椒圈、一圈黑胡椒粉,大功告成了。
胃口被米醋和灯笼椒调和出酸辣味的白开水完全打开,肉片借机潜入,其弹嫩的程度不输鸡爪的筋膜。吃到最后,一口汤都不舍得浪费。
凌晨一点,阳光夜市还灯火通明,不同的食物荟萃成人间烟火,在夜里,为晋江铺开一片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