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本刊见习主笔 张志银
有着“中国蛇制品大王”之称的隆力奇曾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公司旗下的蛇油护手霜、蛇胆花露水等拳头产品,是不少“80后”“90后”的共同回忆。
然而到了2022年底,虚假宣传、变相传销、非法集资等负面消息频现网端、报端,让隆力奇渐渐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紧跟着,苏州警方在2023年一开年就发出通报:隆力奇董事长徐之伟因涉嫌非法集资于1月12日被取保候审,公司在潍坊农村商业银行的2000万股权,以及在海阳市佳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1.3亿股权被冻结,合计1.5亿元人民币。
人们不禁要问:“好好的日化公司怎么就干成了这样?”
产品单一
徐之伟曾发下誓愿:“不做中国的宝洁,要做世界的隆力奇”。
一名在隆力奇工作过的员工透露,徐之伟是一位亲力亲为的老派创业者,有着“一言堂”的管理模式。正是这样的管理方式,导致后续发展出现很多问题。
在他的领航下,隆力奇相对于宝洁、联合利华等进口品牌,国内市场创新率可谓是极低。
隆力奇给出的官方资料显示,公司主要经营化妆品、家用洗涤品、保健品、酒类、皮革制品、家具、房地产、物流八大系列,品种超过1000个。其中,化妆品的类别也从最初的蛇油膏、花露水,拓展到洗手液、护手霜、洗发水、沐浴露、护发素、身体乳、精华液等。
但在市场中能看到的隆力奇产品仍是护手霜为主。由此可见,隆力奇没有及时跟进一波又一波的消费升级。
隆力奇官网一直宣称,公司是中国规模和技术力量雄厚的日化产品、养生保健品的研究、开发和产销基地,在常熟、苏州、成都、南通和尼日利亚拥有五大智能化工厂,在美国、日本、法国等地拥有十大研发中心。可是真到了需要拿成果、出产品来救命的时候,这些机构大都不见了踪影。
虚假宣传
徐之伟靠蛇发家源自他的家乡江苏省常熟市辛庄镇界善村自古有捕蛇卖蛇的传统。
1978年,25岁的徐之伟成为捕蛇大军中的一员。他第一次就抓到了一条大蛇,仅卖蛇胆就赚了84元。这在当时无异于一笔巨款,比工矿职工一个月的工资足足多了一倍。
尝到甜头的徐之伟一发而不可收,一干就是八年。其间,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他发现养蛇蕴含着巨大商机。1986年,经过精心策划,他创办了常熟市蛇业公司。次年,又从上海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皮革厂。
此后,一个个精美的蛇皮包、蛇皮带、蛇皮夹、蛇皮鞋等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其中90%以上的产品都销往欧美。同时,他还不断开拓蛇产品衍生市场。通过研发生产蛇油护手霜、蛇胆花露水,隆力奇迅速打响了知名度,并正式转型为日化生产企业。
2018年前后,隆力奇迎来了巅峰时刻。公司在138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了商标,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日化产品销往60余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此时的隆力奇已是初显颓势。在公司主打的蛇油赛道上,面对百雀羚、屈臣氏、仁和、修正等企业激烈竞争,以及海外品牌欧舒丹、适乐肤等品牌的严重冲击,隆力奇的市场竞争力被进一步削弱,市场也被一步步蚕食。
为了杀出一条血路,隆力奇早早地就与众多流量明星合作,进行直播带货。
徐之伟更是亲自上阵。扩展线上市场的出发点虽好,但由于直播内容涉嫌虚假宣传,让隆力奇引火烧身,品牌遭受了重创。
2022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媒发文称,隆力奇旗下产品未取得消字号资质,却在直播时宣称“有效抑菌”“100%除螨率”,涉嫌虚假宣传。这让隆力奇彻底失去了好口碑。
变相传销
随着隆力奇的快速发展,徐之伟对财富的追求更加痴迷。
在他看来,由于前期广告投入较大,削减了利润空间。公司70亿元的年销售额未能取得理想的利润。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他毅然决定转变经营模式。
2009年7月,隆力奇正式获得直销牌照,成为中国市场第24家获得直销经营许可的企业。致命的祸根也就此埋下。
据公开报道信息显示,在隆力奇直销模式下,会员缴纳26000元会费即可加入华夏国际直销联盟,发展两个会员就能获得奖励近4000元,新会员再向下继续复制。如此运作模式显然就是变相的传销,完全背离了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不仅如此,在2018年这一被称为“电商元年”的时间点上,隆力奇还大力加注电商领域,推出了主打化妆品、保健品、日用品等品类的“聚好商城”,企图站上风口分一杯羹。但令人诧异的是,即便抓住了风口,隆力奇还要走旁门左道,来圈钱获利。
当时,隆力奇借助聚好商城的上市机遇,成功完成了5轮原始股融资。然而在2021年正式挂牌上市后,原始股持有者却被告知需遵守180天的禁售期规定。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禁售期一过,这些原始股又因各种原因被折算成最初发行价的1/40,使得许多投资者平白蒙受经济损失。
事发之后,隆力奇市值从巅峰时期的2.2亿美元暴跌至1363万美元。
在此期间,有多家媒体报道,部分隆力奇代理商会以少量股份为附加价值向消费者推销产品,甚至有代理商以“投资”为由非法集资,并用于高利放贷。这也成了压死隆力奇的一根稻草。
编辑/温碧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