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买一杯冰?

  撰文/肖文杰美编/车玲玲

  初夏已至,在消费社会里浸淫久了,能让人感受到季节变化的除了天气和草木,还有商品的变化。比如快时尚品牌主推的产品从春装转为夏装,又比如便利店中,放小瓶装养生饮料的暖柜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冰柜里全新的冰饮。

  每年夏季,饮料行业都会有一番大战,前几年的主题词可能是“代糖”,近两年的一个热潮则是冰杯,它已经逐渐成为便利店冰柜和线上超市的必备单品。根据饿了么和尼尔森的报告,2024年夏天,国内的冰杯销量同比增长350%。

  所谓冰杯,就是在一个塑料杯子里放满冰块。在上海市区的全家便利店,一个农夫山泉食用冰冰杯的价格是3.5元,在奥乐齐则是1.9元一个,如果加上了一些口味,比如咖啡冰杯、冻柠茶冰杯,价格就和一些瓶装饮料持平。

  所以,对冰杯最常见的两个吐槽或者好奇就是:第一,这也能卖钱?第二,为什么它能热销?

  第一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消费社会里,一切都是可以被封装为商品的,毕竟瑞士山区的罐装空气都能当产品卖。但话说回来,冰杯听上去是任何人用家里的冰箱就能接近零成本地制作,但这个“成本核算”并没有把时间算进去。实际上,冰杯满足的需求往往是“我现在、立刻、马上要吃到冰块”,这个需求当然可以付费得到满足。只不过因为它的原材料实在太简单,看上去很难称之为一种产品,所以大家的疑问本质上是:冰杯为什么这么贵。

  虽然无法查明冰杯的生产成本,不过一个侧面视角可以证明冰杯值这个价:它的生产一点都不简单。

  大规模的冰杯生产如今都仰仗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反渗透膜等净水装置是标配,除此以外,还有很多针对食用冰块大规模生产的特殊工序。举两个例子,第一,冰块生产出来之后得烘干—当然,不是用加热的烘干机,是用零下28摄氏度的冷风机,目的是把表面的水分吹干,避免冰块融化,因为冰块表面沾水容易融化。第二个例子,不知你是否注意,冰杯中的冰块都没有棱角,边缘比较圆润,这

  Research

  有研究播客精选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有一个专门的滚动工序,把小冰块的锋利棱角都磨圆润。这么做或有降低割伤风险的考虑,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锋利的边角容易在碰撞中破损,而表面破损的冰块,因为接触空气的面积大大增加,更容易融化。

  所以,整个冰杯生产运输中的核心要点就是保证它送到商店冰柜时,里面的冰块完整、不融化。所以除了生产端,运输过程中的冷链也有严格的温度要求和操作规范,而这也增加了成本。总之,冰杯不是一个低生产门槛的产品。

  部分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进入第二个问题:冰杯为什么会火起来?

  关键词是韩国,那是冰杯的发源地。未来预想图曾在2023年发布一篇报道《冰杯怎么就成了韩国便利店的土特产》,由头就是韩国冰杯配各种饮料的视频成了短视频平台上的热点,让全球的人都意识到了冰杯的魅力。

  而韩国人之所以喜欢冰杯,是因为他们喜欢冰美式。韩国有个缩略语叫“冻死冰”,还原一下就是“冻死也要喝冰美式”。这背后是一个21世纪开始在韩国流行起来的饮料习惯。根据韩国经济研究院的报告,2018年,韩国成年人每年消费咖啡353杯。星巴克还曾经在当地搞过活动,如果是0摄氏度以下的天气,消费者还去买冰美式,就能免费升杯。

  在这种热爱之下,2005年,韩国的饮料商家开始推出冰杯+袋装咖啡的组合产品,根据2018年的数据,在韩国一杯拿铁是20多元人民币,而一个冰杯只要5元人民币左右,袋装美式则不足10元人民币,加在一起还是比直接购买冰美式便宜。价格优势让这个产品迅速走红,并且延伸出“冰杯+各种饮料”的组合,而这些百搭的花样很适合在社交平台传播。

  当然,在冰杯流行的过程中,低价还是最核心的推动力。冰杯本质上是对冰咖啡、冰饮料的替代,它的流行是与价格敏感的消费行为挂钩的,社交网络上的传播只是助推。

  而低价恰好是这两年中国即饮咖啡和即饮饮料的最大趋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除了像农夫山泉这样的瓶装饮料公司在推出冰杯,蜜雪冰城也在推广冰杯,而且把价格打到了1元/杯的极限价格。不过蜜雪冰城刚推出1元冰杯时也曾遇到供不应求、冰块融化等问题,这也证明了冰杯的生产供给并不容易。

  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冰杯没有更早在中国流行?为什么相比于韩国和日本等东亚近邻,中国的冰杯市场起步较晚?

  这可能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关。过去中国不流行冰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消费习惯的土壤。且不论欧美,在韩国和日本,人们在家里和外出就餐时都有喝冰水的习惯,这使得冰块在这些地方是常见的食材,但中国人习惯“多喝热水”。

  此前,中国的食用冰市场主要集中在B端,上文提到的制冰公司,此前的主要客户是酒吧,它们有稳定的制冰需求。

  而普通消费者对冰块的接受和认同,主要是依靠这些年咖啡和饮料品牌的逐步推动形成的。根据奥维咨询2023年的一份报告,整个冰品冰饮市场在即时零售平台上的增速在2024年至2026年会达到38%,远超其他品类。冰杯作为其中的一个细分品类,也是乘上了这股东风。反传统的消费习惯,往往需要一些更强劲的驱动力来培育。商业就是这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