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高级制表世界,“结构稳定”是一条几乎不可撼动的共识。它代表着精准、可靠与岁月沉淀下来的制表哲学。然而,RICHARD MILLE对此不那么感兴趣。或者说,品牌并不愿意止步于传统的规则。
RICHARD M ILLE反其道而行,把“张力”“悬挂”“轻量化”这些工程术语引入表盘,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如果腕表不是静态的装饰,而是一场架构,会怎么样?
对RICHARD MILLE来说,机械结构不再是藏在表壳深处的内部逻辑,而是一种可以观赏、感知、参与的美学语言—每一枚RICHARD MILLE腕表,都是一次对“结构”本质的重新定义。它们挑战常规,引导观看者从力量分布、材料关系、透视结构中去理解时间的运行。这种“工程美学”不是为了炫技,而是来自对佩戴舒适性、抗震性能和视觉冲击力的全方位思考。
在RICHARD MILLE看来,结构之美,即个性、力量与前卫思维的投射。
机芯悬空的极限挑战
R M 2 7-0 4是为网球巨星R a fael N ada l打造的一枚特别之作。
不同于传统腕表将机芯牢牢固定于表壳之内,这款表采用了一种灵感源于网球拍弓线的“钢缆网格结构”。
这种设计不仅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更在功能上达成了惊人的抗震极限:最高可承受12000G的加速度冲击。它的机芯完全由一个表面积仅为855平方毫米的微喷砂网格支撑:它是由一根直径0.27毫米的单根编织钢缆所组成,并由两枚经PVD处理的5N黄金张拉器固定。这种构造在制表业中前所未有。
这不是一场关于“最轻”或“最强”的盲目竞赛,而是一次关于“结构怎么工作”的试验—张力系统如何分散冲击?中空机芯如何保持稳定?观看者不只是“看到时间”,而是“看到时间的承载方式”。
通过RM 2 7-04这款作品,RICHARD MILLE告诉世界:结构不仅仅可以成为性能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成为视觉的一部分。
“吊桥”力学结构
如果说RM 27-04是一项极限运动的力学挑战,那么这款RM 53-01就是另一种力量美学的呈现方式,它专为阿根廷马球手Pablo Mac Donough设计,目的是应对马球这项高强度、高碰撞频率的贵族运动。
RM 53-01的机芯被两根钢缆悬挂于表壳之中,整个结构宛如一座微缩版吊桥。撞击的力道通过缆线张力迅速分散到表壳边缘,避免直接作用于机芯之上。这种结构设计,既保留了运动时的抗冲击能力,又实现了结构的轻盈与视觉张力。
表镜则采用特殊层压蓝宝石玻璃,具备防爆裂功能,即使被马球击中,表层也不会碎裂飞溅,从而能够保护机芯与佩戴者。它是RICHARD MILLE典型的“功能即形式”理念的体现:表不是为了看时间的,而是为佩戴者服务的“穿戴式保护装置”。
在设计中,RM 53-01并没有遮掩这些结构,反而将钢缆、桥板、底板大大方方地呈现在表盘之上。这种裸露的力学表达,象征着对传统制表规则的颠覆与创新,并且也让人联想到建筑中的“解构主义”。
构结悬空与极简力学的悖论
RICHARD MILLE的结构试验并非只为运动而生。这款RM 75-01 Automatic Winding就是将工程逻辑应用于日常佩戴场景中的一个突破口。
这是RICHARD MILLE首次以蓝宝石表壳作为设计起点,从透明材质出发反向推演机芯结构,最终形成了极具视觉化的效果:无上桥板的开放架构、多层三角支撑底板,以及分区张力传导的布局,使得整枚腕表在视觉上通透剔透,实际结构上也非常稳固。
透明款,表壳如波光粼粼的海面,搭配海蓝宝石色橡胶表带,就像热带的海洋沙滩;淡紫款,灵感源自南太平洋暮色,底盖色调氤氲迷离;蔚蓝款,像是深海幻境,Super-LumiNova夜光涂层让机芯在暗夜依然明亮,如同海洋生物在荧光中的夜行……
RM 75-01是极简主义工程美学的集大成者。它摒弃传统的“结构隐藏”手法,转而将机械组件作为审美核心。钛合金底板被雕刻成仿佛金属蕾丝的形态,搭载喷砂表面处理与5N金PVD涂层,令腕表在工业硬度与温润观感之间实现平衡。
分针桥板更是穿透中层表壳,制造出一种建筑设计中常见的“纵深线条”,强化结构纵轴的立体感。整体而言,这枚表不再是“为极限而极限”的技术展示,而是一种RICHARD MILLE工程美学从运动场景转向立体空间审美的象征。
不是炫技,是语言
我们可以说,腕表品牌RICHARD MILLE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搭建出来的”。它像一个建筑师的工作逻辑—从力学模型到视觉表达,每一个细节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而这种结构主义的执念,最终也让RICHARD MILLE成为高级制表界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不是风格派,不是工艺派,甚至不是“复杂功能派”—它是“结构派”。
悬挂、张力、分层、轻量、通透……RICHARD MILLE把每一项工程参数都转化为一种可以被感知的态度。正如许多表主所说,他们选择它并不是为了炫耀技术,而是认同那种“不肯妥协、不断试验”的价值观。RICHARD MILLE的工程美学,从不寻求大众的共鸣,它只服务于那些真正理解“结构不是限制,而是自由形式”的人。
这就是RICHARD MILLE的表达:以结构作为方法,结构就是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