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偶记
- 来源:时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登山,名山,文化,乐趣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4-21 15:33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千古绝句使我学生时代就神往庐山。我上庐山是取道九江,饱览一路秀美自不必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庐山的云。站在山口,只见一团团的白云呼啸飞驰而过,宛如一群群奔腾的白马,令人惊骇。这时我才领悟到毛主席的“乱云飞渡仍从容和无限风光在险峰”诗句别样意境。而登上望江亭凭栏远眺:“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蜿蜒浩淼的万里长江,浮云缭绕煞是壮观,则心情释放,宠辱皆忘。庐山出名,还因1959年的庐山会议。毛泽东因彭德怀的万言书,将彭黄张周定为右倾反党集团,罢了彭德怀的官。参观庐山会议旧址,拜谒毛泽东庐山别墅,党的那段历史似乎清晰可见,想到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名句,更理解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深邃道理。故而庐山凭添了政治名山的寓意。
泰山为五岳之尊,素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泰山比邻孔子家乡,孔圣人有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也许正因如此显赫的声名,千百年来先后有十二个皇帝到泰山封禅。毛主席曾引用大史学家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提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名言。泰山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崇高象征。1981年和1988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曾两度登泰山。他把改革开放的伟业比喻成登泰山,形象的说:征服十八盘,登上南天门,到达玉皇顶,再向新的高峰前进,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泰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山。三十年过去,改革开放一路走来,跨越大大小小的山峰,回眸望去不过是泥丸小丘,尽在眼底。如今再来拜读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句,才得其真意。我曾三上泰山,十八盘那抬头望不到边的石阶最吃劲,那是真攀登,站在玉皇顶放飞畅想,感慨无人会,登临意。而要想在日观峰看到喷薄的日出就靠运气了。
民间传:“五岳归来不见山,黄山归来不见岳。”黄山在
众山中的地位可见一斑。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
绝著称。1979年,邓小平75岁南巡到了黄山,要徒步登山。
警卫担心他年事已高准备了轿子,他执意不肯坐。“这个山,我一定要上。”邓小平坚持说。黄山山峰陡峭,“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变幻无穷,年轻人尚畏避三分。邓小平一口气登上了海拔1840米的光明顶,向世人证明了一位老革命家的豪迈气魄。黄山最让我流连的是排云亭。脚下缓缓翻涌的白云,层层烟涛袭绕你的全身,随即化为乌有,那浮游云端的感觉令人身心俱醉,方知山外有山。徽学、藏学、敦煌学是中国三大区域文化之一,黄山独有的历史文化古迹被誉为文化山。
人生若登山,无止境。登小山,飘飘然;登大山,茫茫然;登深山,惶惶然。登山之趣在于艰难的攀援过程,征服高山的过程也是在征服自己,超越自己,国家与个人亦如是。登高山,知天之高;临深谷,知地之厚。登山是陶冶情操开阔心胸的良方。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览无数,遂成大事。假如有幸寻遍祖国名山,那才是中国文化的大雅路径,岂是行万里路能比啊。
前不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不幸谢世。范敬宜是范仲淹的后裔,擅长书画,有名望。我想起范敬宜任经济日报总编辑时,为鼓励表彰我创办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的成绩,亲自泼墨手书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咏山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游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装裱赠送。如今,斯人已去,言犹在耳。写此登山偶记也表达对老领导范敬宜教诲的感念之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