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上茅台酒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茅台镇,茅台酒
  • 发布时间:2011-05-23 09:29
  没有茅台镇,没有赤水河,茅台只是个空气。

  在散逸着酒香而并不宽敞的茅台镇上,一辆辆豪华轿车时而驶过。国酒茅台,让数以亿计的财富流进了这个小镇。

  从列入吉尼斯世界大全的国酒文化到苏式园林厂区,再到独具风格的荣获世界民居展金奖的居民建筑,茅台从古至今的星状放射图掩映其间。

  依傍着赤水河,茅台酒厂在这里安家落户,如射线中的源头,周身散发出酒香,将这里的赤水文化带到所能渗透的每一个角落。

  白酒市场上,远不只是一个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名酒也一直活跃其中。事实上,茅台从被颁发国酒称号之日起,就一直在卫冕。

  甘之美

  茅台,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2100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时汉使唐蒙出使南越(茅台镇属南越故地)后,将当地所产白酒带回长安进献,武帝有谓“甘之美”,“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佳话即由此衍生而来。

  汉之后茅台一直作为朝廷贡品,被蒙上神秘而高贵的色彩。清代诗人郑珍咏1843年的诗句“酒冠黔人国”,其中的酒就是指的茅台。

  茅台倾倒西方据称是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虽然至今也并无事实证明此事,但由此茅台就号称走向世界,更上一层楼。

  据《贵阳文史》等资料记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因“一掷”而“酒香四溢”的贵州茅台,是当时华家“成义烧房”和王家“荣和烧房”酿制的茅台老窖。

  “成义烧房”由贵州豪族后裔华联辉创办。彼时,1854年贵州黄、白号农民武装起义接近尾声。华祖母彭氏在一次闲谈中,回忆起年轻时曾喝过茅台的酒,觉得味道很好,很想再尝尝,就令华联辉前去采购。华买下已夷为平地的酿酒作坊,找到旧时的酒师,在原址上建起作坊试行酿制。经彭氏品尝,该酒正是年轻时的味道。中断多年的茅台就此恢复。

  1935年遵义会议后,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当地群众多次以茅台酒慰问,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战士,无不大加赞赏。周恩来总理曾说,“红军长征的胜利,也有茅台酒的一大功劳。”

  标之策

  茅台达到鼎盛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开国大典前夜,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确定茅台酒为开国大典国宴用酒,并在北京饭店用茅台酒招待嘉宾。至今每年国庆招待会,均指定用茅台酒。

  在日内瓦和谈、中美建交等历史性事件中,茅台扮演着融化历史坚冰的特殊媒介。党和国家领导人无数次将茅台酒当作礼物,赠送给外国领导人。

  其间,茅台也经历了换标的过程。1951年地方国营茅台酒厂成立以后,最初的注册商标为“贵州茅台”牌,上端正中为工农携手图案,左右两边有波浪形线条,其下有“贵州茅台酒”五个红色大字和“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出品”十个白色小字。

  1953年,茅台酒开始外销,瓶贴印有由金色麦穗齿轮和红色五星组成的“车轮”图案,即今天“五星”商标的前身。但这个“车轮”图案开始没有在海外注册,1955年11月立委托授权书,1955年起逐步获得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商标注册批准。

  茅台背标的更换始于1966年。其上写道:茅台酒是全国名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已有二百余年的悠久历史……这个酒标一直用到1982年。

  1962到1978年,茅台连续16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400多万元。一瓶53度茅台1987年的零售价8元钱,而当时价格管制,有价无市。

  为茅台带来生机的是物价改革。1988年,茅台实现利润5000多万元,1991年突破亿元大关。

  商之险

  1998年是茅台开山的拐点。

  之前,茅台处于“计划加批条”的经营形态;之后才真正尝试走向市场,并着手建设自己的网络渠道。市场化的茅台带来了市场化的利润:1997年到2002年,其销售额从6亿元猛增到25.04亿元,利润由3亿元飙升至13.78亿元。

  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让茅台看到另一个出口。

  1999年11月20日,茅台发起成立股份制企业--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7月31日成功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0亿元,并存量发行国有股650万股,变现为2亿元,全部上缴国库,相当于国家50年来对茅台酒厂的全部投资。

  原本希望借力资本市场的茅台并未躲过1998年金融危机以及山西“假酒”案的浩劫。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年产量从1997年的历史最高峰800多万吨,锐减至2002年的380万吨,2002年全行业的净利润总额仅为32.43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3.45%。

  白酒的财富积累在这5年终遭受重创,茅台的地位也开始受到威胁。与贵州相邻的四川,五粮液大规模崛起,相比而言,茅台发展速度顿时相形失色。

  1994年,五粮液取代汾酒,坐上“中国酒业大王”的宝座。

  国金证券《白酒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贵州茅台的销售渠道中,军政和企业集团占到了50%,“批条子”成为其独有的销售模式;而五粮液,团购占总销售的比例达到15%;泸州老窖的团购比例仅有5%。

  茅台在军政领域的资源也出现了竞争者。2009年开始,五粮液开始频频早于茅台出现在一些劳军的场合,弥补团购渠道的销售短板。“井水不犯河水”这句颇具江湖道义的话,在白酒业已经过时,等待茅台的还有更多的狭路相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