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十个字,以个人面向网络的即时广播,通过群聚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形成一个自己的听众群落;通过微博,将个人的见解和观点发布给自己的听众,以最精炼的词汇表达最高深的观点。这就是微博,属于一个时代的产物。
Micro Blog Life
编辑∕熊捷
设计∕赵俊清
@凤凰生活
每个人都在经历不同的风景,所有风景集合起来便是大千世界。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凤凰生活微生活,给你展现每个人眼中的风景。
@舒淇
生活中的烦恼千百万种,何必执着,只要不断吸收正面的能量,就算是在海中搁浅了,潮涨了又可以迎着风调整方向,而大海中的风风浪浪都会变成岁月日记中一页一页值得回忆的影像!
@刘若英
好久没有独自一个人坐计程车去机场。回想刚到大陆拍戏,次次需要转机,次次需要清晨五点坐上陌生的计程车。忘记强忍了多少离家的泪水。现在飞多了,李;离家久了,却从没有习惯过这样的日子。黄昏,独自,离家……
@张小娴
不是别人说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那些恶意的批评与人身攻击,也不会因为你一场痛快的还击而停止。好多事情,不值得为他们失去风度,更不值得把人生浪费在这些事情之上。
@小S
以前觉得“一转眼”是很虚的话,无论我转了几次眼,都还是有一整天的录影在等着我!那天想从大女儿腋下把她举起时,发现举不动了!话虽如此,今天还是得录一整天影,一转眼,快发生吧!
@冯小刚
昨出差,下榻一伪五星酒店。想喝冰箱里的瓶啤,遂电招客服开瓶。俄顷,人到,昂首步入一穿得跟北洋军阀似的少爷,问:都开吗?我点头。少爷挺直腰板用槽牙咔哧咔哧咬下两个瓶盖,把酒瓶恭敬奉上。我目瞪口呆,问:起子呢?少爷羞涩答:忘带了。
@李开复
成功和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面对没有兴趣的事情,也许只能产生20%的效果;如果遇到感兴趣的事情,也许能够得到200%的效果。若要最大化你的生产力和影响力,找你真的爱做的事情。然后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俞敏洪
有些人头脑中有问题确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这是抱怨者;有些人能够看到问题,并同时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这是管理者;有些人在问题出来之前就把问题消灭掉了,这是智慧者;有些人没有问题,却自己创造了一堆问题,这是庸人自扰。
@郭德纲
转了一个寻孩子的微博,大批朋友亦帮转,可见人心向善。奈何孩子照片旁附了一句话:看见不转枉为人。此语又冷了许多人的心。观此颇感慨,求人要有求人的样,咸的淡的少说。当然,帮人也要有帮人的样,好的坏的莫计。
@蔡康永
想在电视找深度的人,大概搞错深度的意思了。深度无捷径,只能靠学习和思考养成,你把帐赖给电视是省事,但结果无非耽误你自己。我做过很多读书及访谈节目,从未听说靠着看电视能看出深度来的人,除非你是说深度近视。
@麦家
你会在大白天或者一片城市的潮汐声中亲密地抚摸一个你用心珍爱的女人吗?那很可能只是你的玩物。因为玩物时刻都可能随人而走,所以你要抓紧时间彻底占有啊。这欺骗了你的内心,你却浑然不觉。珍爱便离我们越来越远,直至消失不见。
@陈志武
喜欢你的工作吗?如果不喜欢,会觉得工作就是累;如果喜欢,再忙也不累。我和许多朋友即使不做太多事,饭碗还会有,但因喜欢自己做的事。工作是乐趣。人生漫长,如工作不是所喜,人生会更加漫长。再专。
@蔡澜
读Paul Theroux 的《旅行之道》,书中他到访过许多古人的书斋,走到Wordsworth的屋子,问管家他的书斋在那里?管家指给他看:“他的书斋,在户外。”什么是旅行?Philip Larkin说:“故意地踏后一步,故能发现新事物,或者是学会思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