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王子”张军:牡丹亭上三生路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牡丹亭,昆曲王子,张军,俞振飞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9-09 17:32
园林版《牡丹亭》并非张军在昆曲创新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这个在现实中演歌剧、唱Rap的“昆曲王子”,这些年常因“跨界”、“商业化”遭受质疑。但张军说,自己终究是一个昆曲人,无论从何种渠道接收何种资讯,最后都会回头思考昆曲
张军:
国家一级演员,专攻小生,人称“昆曲王子”,是昆曲大师俞振飞的再传弟子,被公认为当今昆曲青年演员中的领军人物之一。
学者于丹曾这样形容“昆曲王子”张军:台下的他,留很帅的发型,穿很酷的衣服,听很地道的爵士乐,去上海滩很新潮、很有情调的酒吧、会所。如果只说他是舞台生涯中的人,十个里恐怕有九个会说他是流行歌手,还有一个没准儿会说他是演话剧的。但是真的和他相处久了,就会想起电影《霸王别姬》里面程蝶衣那句“不疯魔,不成活”,时不时听他聊到高兴处就蹦出戏词来。那个时候就依稀看见一个少年怎样从这些曲词做派里翩翩走来,用20年的光阴铸就了此刻的模样。
的确。6月11日,在江南古镇朱家角课植园见到的张军,就是于丹口中的样子。留很帅发型,穿很酷衣服,说起话来如同讲戏,极生动。和记者谈话间,空中忽然飘起雨。雨滴越来越大。“一会儿,园子里的演出还能照旧?演员岂不全部淋在雨中?”记者忍不住问。张军一笑,说:“6点45分,园林版《牡丹亭》准时开演。戏比天大。”
从21小时到75分钟
于是,日落时分,隔着一池水,一叶扁舟载着悠扬的箫音,自石桥下划出。小女子船头弄萧,箫音由远及近,伴着风声鸟声雨声,迤逦而来。课植园中树影婆娑,“牡丹亭”中杜丽娘幽幽婉婉站定。一个“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爱情故事就此开演。
这样富有镜头感的开场,是演出艺术总监、知名音乐人谭盾的主意。园林版《牡丹亭》便是由张军、谭盾、舞蹈家黄豆豆等人“跨界合作”的产物,也是2010上海世博会园区外文化展演剧目之一。
诞生400多年来,《牡丹亭》一次又一次被搬上舞台。身为上海最出名的昆曲小生,张军13岁第一次学《牡丹亭》,20多年来已经到“不用排,拿起便演”的境界。但在过去,张军面对的都是最传统的舞台。而如今的课植园,亭台楼阁、花鸟鱼虫都是真实的,观众与“舞台”,仅隔着数米宽的水面。
“我们在创作一个新的东西。”张军说。而创作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把汤显祖55折的原版本,缩减到75分钟内。
为什么是75分钟?“这是户外欣赏实景环境很重要的标准。也是谭盾的经验。”张军说,“剧场里,观众或许可以坐两三个小时,但户外是坐不住的。”
张军记得,有一天他打开电脑看到“园林版《牡丹亭》第19稿”时,才忽然发现,在剧本缩编上,他们走过多么艰苦的路。“昆曲一吟唱,体量就非常大。一个寻梦,就可以演50分钟,而在这里,寻梦只有2分钟。”张军说,在剧本创作时,他们不会做任何添加,不会写一段词放在汤显祖的文字里,“我们就是把这个剧重新组合,从游园惊梦开始,到生而死,死而生,把它呈现出来。”
按照园林版《牡丹亭》执行导演,也是剧本缩编倪广金的说法,这种呈现叫做“保留精华”。
于是剧本创作,就是几个月的删减调整过程。调整,不仅要考虑文本本身的连贯,还要考虑与环境的融合。“我们连图都要画出来。像做电影剧本。有些东西在剧院舞台上很好看,但搬到这里,可能就不适合了。只能舍掉。”倪广金说,杜丽娘临死前有段唱腔叫做“集贤宾”,非常幽怨动人,但实在不适合在这里演,“节奏很慢,情感要长时间铺垫。”于是,寻梦中的“江儿水”换到这儿,既可交代剧情,杜丽娘的唱腔也有了更多起伏,更易调动观众情绪。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反复打磨的何止剧本。如果回溯园林版《牡丹亭》的缘起,还要说到数年前让张军与谭盾结识的歌剧《马可·波罗》,他们也由此结下友情。此后,谭盾与张军常在临水而居的谭盾工作室品茗聊天,渐渐萌发了让昆曲重回园林、依水而舞的想法--离开剧场,尽可能不使用扩音设备,恢复明代家班演出的格局。
2009年8月的一天,当张军和谭盾一起踏进课植园后便情定于此。课植园为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上最大的庄园式园林建筑,建造于辛亥年间,水榭、竹林、亭台一一具备,汇天下名园之大成。
外在环境虽具备,但课植园毕竟不是舞台,本身不具有演出条件。而对课植园进行舞台化“改造”,是要在不破坏园林现有设施的前提下进行。于是,池水被抽干进行化淤清洗,园内草坪被修剪……最终,课植园的“五角亭”成了“牡丹亭”,一座假山犹如《游园惊梦》中的“太湖石”。舞台则设在水榭亭台之中,观众隔水而坐,VIP座则完全露天。
张军说,在选择观众席的位置时他们反复试验考量,围着课植园转了好多天。每天都坐下等日落。“看这个角度行吗?不行。换个角度,再看。观众席的位置,要选择观众坐在那里,能看到更多的美景。”张军说。
除了观众席,字幕的问题也不得不想。字幕放在哪里才和环境最为和谐?导演倪广金说,他们反复想了好多办法,甚至想到字幕映在水面上漂浮。终于有一天,在某个角落里,看到一艘很破的小船,倪广金灵光一闪。于是,演出时,观众便看到小船停在桥下,晃晃悠悠,所有唱词都映在船上。
园林版《牡丹亭》极力达到的效果是:返璞归真,接近自然,天人合一。因此在剧中,艺术总监谭盾只保留了一笛一鼓、一琴一箫的“极简”配乐,摒弃扩音设备,真切勾勒出昆曲声腔的婉转、细腻与沉静,让观众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也听着园子的声音,风吹竹动、花鸟虫草、假山流水都变成音乐的一部分。
然而,由谭盾所提出的这种“极简”,开始时,张军是曾“担心”过的。那是去年5月的一天,《牡丹亭》开始排戏。那天,大概5点左右,天近黄昏。阴天,没有雨,但风很大,吹着大片竹子摇晃。一霎间间,张军感到,园林,也是可以听的。
正在感慨,就听谭盾说,所有工作人员站在观众席,只有吹萧的女孩,到小桥那里,边吹边走上来。“那个时期,我们刚好为怎么扩声而苦恼。”张军说,当听到谭盾这样讲,他和倪广金面面相觑。“不可能听得见,我俩一致觉得。此刻便有风声、远处的犬吠声、偶尔传来的汽车声,很嘈杂,想象一下,再坐两百个观众。我甚至想,在女孩走上来的桥头,可以放个隐蔽的麦克风。”
张军记得,就在自己思绪万千时,萧声响起,吹箫女孩从看不见的地方,慢慢出现。“什么叫时间静止?那个瞬间便是。大家本还七嘴八舌讨论,突然,一个自然的未经修饰的声音飘来,宛如仅仅为你而来。”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技术手段越来越多。我们不断做加法。听演唱会,最好挂50个、100个喇叭,上1000个灯。但我们忘了质朴真实,才是艺术审美,才是人的灵魂中最重要的元素。”在张军看来,吹箫女孩走来的一瞬,唤醒的是人们心灵中最柔软的那部分。“艺术也是会迷失的。园林版《牡丹亭》也让我们自己有一种回到根本与起源的感觉。我们自身也被纯净。”
正是从那一刻起,奠定了园林版《牡丹亭》“极简”的创作思路。连演出时的灯光,创作者也希望融入简约意境--灯光淡淡黄黄,演出画面,如同是在灯笼下,打开很旧的画,有种年代的穿越感。倪广金说,最初他们甚至想把灯光也作为一种表演。“我们考证,古代大户人家演戏,是靠灯笼。一人演戏,四人撑着灯笼把他照亮。举灯人虽在戏外,可也是一种意蕴。但可惜的是,因为技术条件,这种想法,只能放在今后的演出中,再调整。”
倪广金口中的“再调整”,其实刚好概括出园林版《牡丹亭》从演出至今的不断探索之路--任何一个细节都必须经过反复推敲。“他们都说,张老师有强迫症。”张军笑着说,自己每次演出完第一件事,就是到后台,见谁,和谁说戏。每天都在改。“艺术是非常严谨的,严谨得近乎苛刻,甚至不讲道理。”
“比如今天有段女生无伴奏群唱,就比原来快了12秒钟。”张军说,因为前两天大家讨论时,总觉得戏演到这里,不够浓烈。
这样的细节调整太多了。张军说,关于男主角柳梦梅的出场位置,进行了二三十次尝试,在园林的砖石路上一遍遍走场。
演出时的灯光也如此。“载有吹箫女孩的小船划过,一定要留最后一盏灯,让观众清楚地看着船带着箫声越来越远。”张军说,他是想借此告诉观众,人从哪里来还是要回哪里去,一段感情也是这样,带有一种象征意义。“我们总想把心里那点感动,化成舞台上的点点滴滴,呈现出来。眼里揉不得半粒沙。”
其实这种严谨,细心观众从园林版《牡丹亭》的演出票上,便可发现--演出时间6点45分(适当天日落略有调整)。张军解释,夏天时,日落大概是在每晚6点40分左右,灿烂的晚霞,大概只持续半个小时。“我们的演出是朝西的,我们希望在一片金黄晚霞中开始演出。杜丽娘慢慢寻梦,唱到杜丽娘死后与柳梦梅相会,夜色渐起。让自然光线的变化,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戏中。让戏里生命的流逝,和自然发生最直接的关系。”张军说,到9月演出时,“看天吃饭”的他们,便会将演出时间“略有调整”。
你是否曾站在空空的舞台?
在这出《牡丹亭》的筹备中,张军除表演之外,编排、搭台、剧务、道具、戏服、后勤等等事宜都需亲自应对。阿姨扫地,请你三点来;对付蚊子,有四套绝技;彩排时,隔壁邻居放音乐抗议,带同事赔礼道歉;和工人沟通失败,被人抄起竹竿往身上砸……
对此种种,张军用一句话评价:自找苦吃。
苦痛面前,自然会有自我质疑。就像去年园林版《牡丹亭》演出前,张军躺在朱家角医院打点滴时,也会问自己“意义”,问自己“何必”。但质疑之后,张军依旧行在路上。或许,这样的人,质疑本身也属自我修炼与净化的一部分。
而张军的“修炼”,在很早前,便开始。
2009年,尽管每个人都劝阻,张军还是把上海昆剧团副团长的工作辞了。成立国内首个以演员之名命名的民营昆曲院团--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园林版《牡丹亭》便是其推出的首部作品。
“压力很大吧?”记者问。“除了压力,没有别的。”张军笑说。但张军的话,还算轻描淡写。当年,有太多人预测,他将“失去一切”。
但张军没有。然而收获的掌声背后,有多少艰辛,有多少努力,对于“戏比天大”的人而言,或许没必要详述。让他念念不忘的,总是要和“戏”有关--张军说,自己唱昆曲25年,没因为一部戏用完过一罐油彩。但园林版《牡丹亭》,唱到60场,油彩告罄,他格外高兴。于是,演出当晚,他向演员和工作人员合掌作揖,口念“拜托大家”。所有磨难带来的苦痛,终因演出而释然。
但这种释然也是随着年龄,渐渐获得的。张军12岁考进上海戏曲学校昆剧表演班。他埋怨过昆曲,狠狠埋怨,因为觉得昆曲什么都给不了他。有一阵,他玩起了流行乐,和朋友组建了HipHop组合。就在一家日本唱片公司准备和他们签约的时候,他遇到在全本《牡丹亭》中出演柳梦梅的机会。
人往往在抉择的刹那,发觉并认清自己。当年一起学戏的8个小生,只剩下两个。张军想:唱歌跳舞多我一个不多,但昆曲小生,少我一个也许就少了。我还是唱戏吧。
但唱戏是苦的。“不舒服就对了。”--小时候练功时,老师说的这句充满辩证的话,成了日后二十几年,张军遭遇挫折时,自嘲宽慰的至理名言。他记得当年演孙悟空,台上三十几个人,台下三个观众。还有一阵子,演出前,昆剧团门口要放一个红色的盒子,写着:募捐箱。“人随便进,看完往盒子里丢钱,你觉得不值得付钱,也可以。但是我们都熬过来。真正留下来的,都是死心塌地。”
张军把自己的“死心塌地”用一句“就是你的命吧!”笑着归纳。
但这句宿命的话的背后,藏起来的,却是他的不认命。1998年,张军开始去上海各大高校和中小学宣讲昆曲,已坚持至今。许多当年的学生,毕业后成了昆曲的铁杆观众。而这些年,无论是与王力宏合作《在梅边》,还是与尚·马龙进行钢琴与昆曲对话,或是用昆曲腔调演绎西方歌剧《马可·波罗》,张军不断尝试着在昆剧原有的艺术格调之外,能与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有更大层面的融合。他将这种方式叫做“渗透”,“所有的跨界合作,我会告诉大家,这不是昆曲,这只是有昆曲的元素。我希望借此让人们注视昆曲。有缘深入走进它。”张军说。
“曾经迷茫不知路在何方,日后也可能再度彷徨。至少我已然确信,云层背后总有骄阳。”张军曾这样形容自己。这话映衬的,是张军已经走过的二十几年昆曲路,也映衬出他性格中的执著--就像12岁时本想考演奏班的他,误打误撞考上演员班。父母心疼,怕他吃苦,劝他放弃。一次家庭会议后,张军决心坚持走下去,虽然那时,他完全不知道昆曲是什么,只是觉得,我已经为此付出努力,没有道理放弃。
是的。对于始终努力着的张军,或许已没有什么,是他放弃昆曲的理由了。
……
张军:
国家一级演员,专攻小生,人称“昆曲王子”,是昆曲大师俞振飞的再传弟子,被公认为当今昆曲青年演员中的领军人物之一。
学者于丹曾这样形容“昆曲王子”张军:台下的他,留很帅的发型,穿很酷的衣服,听很地道的爵士乐,去上海滩很新潮、很有情调的酒吧、会所。如果只说他是舞台生涯中的人,十个里恐怕有九个会说他是流行歌手,还有一个没准儿会说他是演话剧的。但是真的和他相处久了,就会想起电影《霸王别姬》里面程蝶衣那句“不疯魔,不成活”,时不时听他聊到高兴处就蹦出戏词来。那个时候就依稀看见一个少年怎样从这些曲词做派里翩翩走来,用20年的光阴铸就了此刻的模样。
的确。6月11日,在江南古镇朱家角课植园见到的张军,就是于丹口中的样子。留很帅发型,穿很酷衣服,说起话来如同讲戏,极生动。和记者谈话间,空中忽然飘起雨。雨滴越来越大。“一会儿,园子里的演出还能照旧?演员岂不全部淋在雨中?”记者忍不住问。张军一笑,说:“6点45分,园林版《牡丹亭》准时开演。戏比天大。”
从21小时到75分钟
于是,日落时分,隔着一池水,一叶扁舟载着悠扬的箫音,自石桥下划出。小女子船头弄萧,箫音由远及近,伴着风声鸟声雨声,迤逦而来。课植园中树影婆娑,“牡丹亭”中杜丽娘幽幽婉婉站定。一个“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爱情故事就此开演。
这样富有镜头感的开场,是演出艺术总监、知名音乐人谭盾的主意。园林版《牡丹亭》便是由张军、谭盾、舞蹈家黄豆豆等人“跨界合作”的产物,也是2010上海世博会园区外文化展演剧目之一。
诞生400多年来,《牡丹亭》一次又一次被搬上舞台。身为上海最出名的昆曲小生,张军13岁第一次学《牡丹亭》,20多年来已经到“不用排,拿起便演”的境界。但在过去,张军面对的都是最传统的舞台。而如今的课植园,亭台楼阁、花鸟鱼虫都是真实的,观众与“舞台”,仅隔着数米宽的水面。
“我们在创作一个新的东西。”张军说。而创作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把汤显祖55折的原版本,缩减到75分钟内。
为什么是75分钟?“这是户外欣赏实景环境很重要的标准。也是谭盾的经验。”张军说,“剧场里,观众或许可以坐两三个小时,但户外是坐不住的。”
张军记得,有一天他打开电脑看到“园林版《牡丹亭》第19稿”时,才忽然发现,在剧本缩编上,他们走过多么艰苦的路。“昆曲一吟唱,体量就非常大。一个寻梦,就可以演50分钟,而在这里,寻梦只有2分钟。”张军说,在剧本创作时,他们不会做任何添加,不会写一段词放在汤显祖的文字里,“我们就是把这个剧重新组合,从游园惊梦开始,到生而死,死而生,把它呈现出来。”
按照园林版《牡丹亭》执行导演,也是剧本缩编倪广金的说法,这种呈现叫做“保留精华”。
于是剧本创作,就是几个月的删减调整过程。调整,不仅要考虑文本本身的连贯,还要考虑与环境的融合。“我们连图都要画出来。像做电影剧本。有些东西在剧院舞台上很好看,但搬到这里,可能就不适合了。只能舍掉。”倪广金说,杜丽娘临死前有段唱腔叫做“集贤宾”,非常幽怨动人,但实在不适合在这里演,“节奏很慢,情感要长时间铺垫。”于是,寻梦中的“江儿水”换到这儿,既可交代剧情,杜丽娘的唱腔也有了更多起伏,更易调动观众情绪。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反复打磨的何止剧本。如果回溯园林版《牡丹亭》的缘起,还要说到数年前让张军与谭盾结识的歌剧《马可·波罗》,他们也由此结下友情。此后,谭盾与张军常在临水而居的谭盾工作室品茗聊天,渐渐萌发了让昆曲重回园林、依水而舞的想法--离开剧场,尽可能不使用扩音设备,恢复明代家班演出的格局。
2009年8月的一天,当张军和谭盾一起踏进课植园后便情定于此。课植园为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上最大的庄园式园林建筑,建造于辛亥年间,水榭、竹林、亭台一一具备,汇天下名园之大成。
外在环境虽具备,但课植园毕竟不是舞台,本身不具有演出条件。而对课植园进行舞台化“改造”,是要在不破坏园林现有设施的前提下进行。于是,池水被抽干进行化淤清洗,园内草坪被修剪……最终,课植园的“五角亭”成了“牡丹亭”,一座假山犹如《游园惊梦》中的“太湖石”。舞台则设在水榭亭台之中,观众隔水而坐,VIP座则完全露天。
张军说,在选择观众席的位置时他们反复试验考量,围着课植园转了好多天。每天都坐下等日落。“看这个角度行吗?不行。换个角度,再看。观众席的位置,要选择观众坐在那里,能看到更多的美景。”张军说。
除了观众席,字幕的问题也不得不想。字幕放在哪里才和环境最为和谐?导演倪广金说,他们反复想了好多办法,甚至想到字幕映在水面上漂浮。终于有一天,在某个角落里,看到一艘很破的小船,倪广金灵光一闪。于是,演出时,观众便看到小船停在桥下,晃晃悠悠,所有唱词都映在船上。
园林版《牡丹亭》极力达到的效果是:返璞归真,接近自然,天人合一。因此在剧中,艺术总监谭盾只保留了一笛一鼓、一琴一箫的“极简”配乐,摒弃扩音设备,真切勾勒出昆曲声腔的婉转、细腻与沉静,让观众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也听着园子的声音,风吹竹动、花鸟虫草、假山流水都变成音乐的一部分。
然而,由谭盾所提出的这种“极简”,开始时,张军是曾“担心”过的。那是去年5月的一天,《牡丹亭》开始排戏。那天,大概5点左右,天近黄昏。阴天,没有雨,但风很大,吹着大片竹子摇晃。一霎间间,张军感到,园林,也是可以听的。
正在感慨,就听谭盾说,所有工作人员站在观众席,只有吹萧的女孩,到小桥那里,边吹边走上来。“那个时期,我们刚好为怎么扩声而苦恼。”张军说,当听到谭盾这样讲,他和倪广金面面相觑。“不可能听得见,我俩一致觉得。此刻便有风声、远处的犬吠声、偶尔传来的汽车声,很嘈杂,想象一下,再坐两百个观众。我甚至想,在女孩走上来的桥头,可以放个隐蔽的麦克风。”
张军记得,就在自己思绪万千时,萧声响起,吹箫女孩从看不见的地方,慢慢出现。“什么叫时间静止?那个瞬间便是。大家本还七嘴八舌讨论,突然,一个自然的未经修饰的声音飘来,宛如仅仅为你而来。”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技术手段越来越多。我们不断做加法。听演唱会,最好挂50个、100个喇叭,上1000个灯。但我们忘了质朴真实,才是艺术审美,才是人的灵魂中最重要的元素。”在张军看来,吹箫女孩走来的一瞬,唤醒的是人们心灵中最柔软的那部分。“艺术也是会迷失的。园林版《牡丹亭》也让我们自己有一种回到根本与起源的感觉。我们自身也被纯净。”
正是从那一刻起,奠定了园林版《牡丹亭》“极简”的创作思路。连演出时的灯光,创作者也希望融入简约意境--灯光淡淡黄黄,演出画面,如同是在灯笼下,打开很旧的画,有种年代的穿越感。倪广金说,最初他们甚至想把灯光也作为一种表演。“我们考证,古代大户人家演戏,是靠灯笼。一人演戏,四人撑着灯笼把他照亮。举灯人虽在戏外,可也是一种意蕴。但可惜的是,因为技术条件,这种想法,只能放在今后的演出中,再调整。”
倪广金口中的“再调整”,其实刚好概括出园林版《牡丹亭》从演出至今的不断探索之路--任何一个细节都必须经过反复推敲。“他们都说,张老师有强迫症。”张军笑着说,自己每次演出完第一件事,就是到后台,见谁,和谁说戏。每天都在改。“艺术是非常严谨的,严谨得近乎苛刻,甚至不讲道理。”
“比如今天有段女生无伴奏群唱,就比原来快了12秒钟。”张军说,因为前两天大家讨论时,总觉得戏演到这里,不够浓烈。
这样的细节调整太多了。张军说,关于男主角柳梦梅的出场位置,进行了二三十次尝试,在园林的砖石路上一遍遍走场。
演出时的灯光也如此。“载有吹箫女孩的小船划过,一定要留最后一盏灯,让观众清楚地看着船带着箫声越来越远。”张军说,他是想借此告诉观众,人从哪里来还是要回哪里去,一段感情也是这样,带有一种象征意义。“我们总想把心里那点感动,化成舞台上的点点滴滴,呈现出来。眼里揉不得半粒沙。”
其实这种严谨,细心观众从园林版《牡丹亭》的演出票上,便可发现--演出时间6点45分(适当天日落略有调整)。张军解释,夏天时,日落大概是在每晚6点40分左右,灿烂的晚霞,大概只持续半个小时。“我们的演出是朝西的,我们希望在一片金黄晚霞中开始演出。杜丽娘慢慢寻梦,唱到杜丽娘死后与柳梦梅相会,夜色渐起。让自然光线的变化,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戏中。让戏里生命的流逝,和自然发生最直接的关系。”张军说,到9月演出时,“看天吃饭”的他们,便会将演出时间“略有调整”。
你是否曾站在空空的舞台?
在这出《牡丹亭》的筹备中,张军除表演之外,编排、搭台、剧务、道具、戏服、后勤等等事宜都需亲自应对。阿姨扫地,请你三点来;对付蚊子,有四套绝技;彩排时,隔壁邻居放音乐抗议,带同事赔礼道歉;和工人沟通失败,被人抄起竹竿往身上砸……
对此种种,张军用一句话评价:自找苦吃。
苦痛面前,自然会有自我质疑。就像去年园林版《牡丹亭》演出前,张军躺在朱家角医院打点滴时,也会问自己“意义”,问自己“何必”。但质疑之后,张军依旧行在路上。或许,这样的人,质疑本身也属自我修炼与净化的一部分。
而张军的“修炼”,在很早前,便开始。
2009年,尽管每个人都劝阻,张军还是把上海昆剧团副团长的工作辞了。成立国内首个以演员之名命名的民营昆曲院团--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园林版《牡丹亭》便是其推出的首部作品。
“压力很大吧?”记者问。“除了压力,没有别的。”张军笑说。但张军的话,还算轻描淡写。当年,有太多人预测,他将“失去一切”。
但张军没有。然而收获的掌声背后,有多少艰辛,有多少努力,对于“戏比天大”的人而言,或许没必要详述。让他念念不忘的,总是要和“戏”有关--张军说,自己唱昆曲25年,没因为一部戏用完过一罐油彩。但园林版《牡丹亭》,唱到60场,油彩告罄,他格外高兴。于是,演出当晚,他向演员和工作人员合掌作揖,口念“拜托大家”。所有磨难带来的苦痛,终因演出而释然。
但这种释然也是随着年龄,渐渐获得的。张军12岁考进上海戏曲学校昆剧表演班。他埋怨过昆曲,狠狠埋怨,因为觉得昆曲什么都给不了他。有一阵,他玩起了流行乐,和朋友组建了HipHop组合。就在一家日本唱片公司准备和他们签约的时候,他遇到在全本《牡丹亭》中出演柳梦梅的机会。
人往往在抉择的刹那,发觉并认清自己。当年一起学戏的8个小生,只剩下两个。张军想:唱歌跳舞多我一个不多,但昆曲小生,少我一个也许就少了。我还是唱戏吧。
但唱戏是苦的。“不舒服就对了。”--小时候练功时,老师说的这句充满辩证的话,成了日后二十几年,张军遭遇挫折时,自嘲宽慰的至理名言。他记得当年演孙悟空,台上三十几个人,台下三个观众。还有一阵子,演出前,昆剧团门口要放一个红色的盒子,写着:募捐箱。“人随便进,看完往盒子里丢钱,你觉得不值得付钱,也可以。但是我们都熬过来。真正留下来的,都是死心塌地。”
张军把自己的“死心塌地”用一句“就是你的命吧!”笑着归纳。
但这句宿命的话的背后,藏起来的,却是他的不认命。1998年,张军开始去上海各大高校和中小学宣讲昆曲,已坚持至今。许多当年的学生,毕业后成了昆曲的铁杆观众。而这些年,无论是与王力宏合作《在梅边》,还是与尚·马龙进行钢琴与昆曲对话,或是用昆曲腔调演绎西方歌剧《马可·波罗》,张军不断尝试着在昆剧原有的艺术格调之外,能与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有更大层面的融合。他将这种方式叫做“渗透”,“所有的跨界合作,我会告诉大家,这不是昆曲,这只是有昆曲的元素。我希望借此让人们注视昆曲。有缘深入走进它。”张军说。
“曾经迷茫不知路在何方,日后也可能再度彷徨。至少我已然确信,云层背后总有骄阳。”张军曾这样形容自己。这话映衬的,是张军已经走过的二十几年昆曲路,也映衬出他性格中的执著--就像12岁时本想考演奏班的他,误打误撞考上演员班。父母心疼,怕他吃苦,劝他放弃。一次家庭会议后,张军决心坚持走下去,虽然那时,他完全不知道昆曲是什么,只是觉得,我已经为此付出努力,没有道理放弃。
是的。对于始终努力着的张军,或许已没有什么,是他放弃昆曲的理由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