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资源贬值 当心七家ST公司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ST,股价,退市,投资
  • 发布时间:2011-12-19 11:25
  2011年12月份刚刚过去两周,ST概念指数就一路下挫,跌幅超过11%,创下近10年来的最差表现。

  按照往年的惯例,这个时候ST股炒作潮将至。不过今年,却偏偏出了“意外”。11月18日,证监会出台六大监管“组合拳”。因此,目前ST股集体深跌,不仅与其重组失败或业绩继续亏损面临退市相关,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强。

  根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分析,在当前已经暂停上市的24家ST股中,*ST北生、*ST丹化、*ST关铝、*ST海鸟、*ST金城、*ST宏盛和S*ST恒立等7家公司正面临退市风险。此外,由于重组门槛提高,那些具有重组计划的ST公司也存在暂停上市或退市的风险,是投资中应规避的雷区。

  ST集体下跌 创10年最差

  “跌停”成为ST公司近期的“关键词”。

  12月刚刚开市,ST传媒就连续创下5个跌停。此后,其跌停虽被打开,但仍跌跌不休。截至12月14日,该股股价已跌至5.93元,下跌近四成,成为12月以来(12月1日至14日,下同)A股市场跌幅第4位的股票,仅次于最近处于风口浪尖的大元股份、科力远和重庆啤酒。在当前151只ST类股票中,其跌幅处于第一位。ST传媒近期的深跌,与公司12月1日发布的终止资产重组公告相关。

  按照常例,重组失败、股价下跌并不算稀奇。然而,此次ST传媒的大跌并非个案。与往年ST股炒翻天的情形不同,今年年底前ST股正在上演一场集体下跌的大戏。

  从横向对比的结果来看,不管是与行业板块还是与同期上证综指相比,ST股12月以来的表现都不同于往年。

  根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12月以来,还有数家ST股跌势凶猛,包括*ST钛白、*ST昌九、ST珠峰等,这些股票的跌幅均在30%以上。

  截至12月14日,12月5日复牌的*ST钛白已经连续创下8个跌停。目前该公司已经步入破产重整程序。若在12月30日前公司未能觅得重组方,将会面临破产清算和退市风险。

  从总体情况来看,12月以来,在当前A股市场上的151只ST类股(包括ST和*ST股)中,剔除33只停牌股票,处于交易状态的118只ST类股仅有2只上涨,其余全部下挫。其中,113只ST类股跑输上证综指,占总数的九成以上。

  根据Wind数据统计,12月以来,ST概念指数(注:参照上证综指计算方式,采取总市值加权平均法得到该指数)已经下跌了14%,*ST概念指数也下跌了11.6%。但与之相对,非ST板块同期则下跌5.15%。前者跌幅远超后者。

  同时,与各个行业板块涨幅对比,ST概念指数表现也极为逊色。在申万23个一级行业中,今年12月以来跌幅前三的行业是轻工制造、综合、农林牧渔,其跌幅均在10-11%之间,均低于ST及*ST 概念指数的跌幅。

  此外,与同期上证综指4.5%的跌幅相比,ST概念指数也远远跑输大盘。

  从纵向对比结果看,其跌幅更是耐人寻味。根据Wind数据统计,与过去10年ST板块和*ST板块的涨幅对比,今年这两个概念板块的涨幅均创下2000年以来的新低。

  监管加强 壳资源贬值

  重组失败是ST股深跌的直接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最近的监管风暴。

  对于ST而言,来自监管层的压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监管层宣布将直接提高借壳门槛,导致壳资源贬值;另一个则是监管层极力打击内幕交易,压缩了借壳重组的“寻租空间”,令躲在其中的投机者不敢轻举妄动。

  11月18日,证监会出台六大监管“组合拳”,内容涉及债券市场、发行市盈率、退市制度、创业板持续融资制度、严打内幕交易、清理各类交易场所等方面。

  就退市制度,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要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立足解决当前“壳资源”炒作成风等问题,提高ST公司重组门槛,使之达到与首发上市基本相同的水平,坚决遏制市场恶炒绩差公司的投机行为。这一政策意味着未来ST股公司的重组将变得更加艰难。

  事实上,在主板退市制度完善之前,创业板退市方案已经开始探索试行。11月28日,深交所推出了创业板退市征求意见稿,使创业板退市制度较以往更加严格。受其影响,主板及中小板上的ST股也开始胆战心惊。

  如果说提高ST公司借壳门槛是致使“壳资源”贬值的直接原因,那么,证监会加大打击上市公司内幕交易则是致使“壳资源”贬值的间接原因。

  12月9日,证监会网站就披露了一起借壳上市内幕交易案——2009年美锦集团在筹划借壳凯诺科技之后,相关消息被公司高层提前泄露,构成内幕交易并获利。这只是个案,今年以来,证监会对内幕交易的打击力度明显加强。

  除上述两点原因外,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后所烧的几把火也给投资者以启示。先是明确上市公司分红,后又推出创业板退市制度,监管层在向市场传达讯息,要让A股市场回归到价值投资之路上,杜绝ST股的炒作,如此情形下,ST壳资源自然贬值。

  保壳战打响 市场不买账

  尽管证监会层层施压,但是ST公司的保壳之战仍在进行。为了扭转连续亏损的局面,一些ST公司常用的保壳手段有:获得政府补贴和银行免息、出售旗下资产、进行债务重组或者重大资产重组等。

  不过,对于ST类公司而言,其极为重要的扭亏路径——地方政府财政补贴,正在无形中缩减。根据Wind资讯不完全统计,今年ST股在10月以来发布政府补贴公告的仅有4家,而去年11月至12月期间则有15家ST公司发布相关公告。

  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0.87亿元的*ST昌九,在濒临暂停上市仅有不到两个月的时候,获得江西省政府高达1.6亿元的化肥生产补贴、特别困难补贴等经营性财政补贴,从而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并将继续挣扎在暂停上市边缘。

  但市场对此并不买账。该股自12月2日复牌以来,已经连续创下7个一字跌停,累计跌幅达到30%。

  随着今年以来退市制度逐渐完善,重组门槛的提高以及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壳资源”炒作决心的加大,各地政府通过发放财政补贴的行为开始减少。

  在当前情形下,即便获得财政补贴,其他ST股的命运也可能会像 *ST昌九一样,遭遇市场抛售。

  还有一些ST类公司试图通过出售旗下资产,实现扭亏为盈。12月15日,今年前三季度亏损0.1亿元的*ST宝硕就发布了出售资产的公告,公司拟将部分闲置多年的机器设备转让。12月以来,这家面临暂停上市的公司已经下跌了22.9%。

  此外,在监管层的施压下,一些ST股的重组也宣告失败。如近期处于ST跌幅榜首位的ST传媒,该公司下跌的主因就是重组失败。

  由此,在监管风暴下,部分ST类公司扭亏手段遇阻,其保壳之战正在面临尴尬的境遇。

  7只ST股步入雷区

  在监管趋严和保壳艰难的情形下,一些ST股的退市命运似乎在劫难逃。

  按现行《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若连续两年亏损,或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或财务状况异常时,公司的股票就要被特别处理(即ST处理);若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股票就将被暂停上市交易;若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或者公司解散被宣告破产,将终止其股票交易,即退市。

  根据Wind统计,截至12月14日,A股市场上处于暂停上市状态的公司有24家,这些公司目前都处于停牌状态。

  如果这些公司今年继续亏损,将难以逃脱退市命运。

  结合这24家暂停上市ST股前三季度的业绩、今年4季度转让股权、获得补贴等的情况,我们对其进行了筛选,最终发现有7家公司的退市风险最大,他们是*ST北生、*ST丹化、*ST关铝、*ST海鸟、*ST金城、*ST宏盛和S*ST恒立。

  上述7家公司中,除了*ST关铝前三季度盈利120万元外,其余6家公司均在前三季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而且,在四季度,这些公司没有发布相关保壳公告,这意味着,他们最有可能在今年亏损。对于前三季度盈利的*ST关铝而言,之所以存在退市风险,是因为今年四季度公司受到电价上调影响,年报有可能亏损。

  此外,在证监会提高重组门槛的情形下,那些具有重组计划的ST公司也存在暂停上市或退市的风险,是投资中应规避的雷区。

  《投资者报》分析员 杨秀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