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标签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心理治疗,心理学,孤独
  • 发布时间:2012-01-17 11:53
  有些心理治疗师把太多心思花在诊断上面,只是为了给对方贴上一个看上去“很科学”的病理标签,甚至他们把心理治疗变成一个病理研究的过程。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心理治疗只关注来访者的问题,而缺乏对来访者这个“人”的关心与理解,就不能与之建立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管诊断如何准确,都不会产生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反而会强化“问题”,使“问题”固化下来。因为,当事人会把自己与诊断标签画上等号——“我=抑郁症患者”。

  有关研究发现,没有证据表明诊断标签对来访者解决问题有帮助,相反,许多心理治疗专家发出警告:慎用诊断标签。美国心理学家杰伊·贺莱就曾明确表示:“任何判断一个人有变态倾向的诊断,都会使问题永远成为问题。”

  “我有病”

  刚开始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有一件事给我的触动很深。

  一天,我接待了一位50岁的女性,她来寻求心理咨询是因为与丈夫的关系存在问题。更让她困扰的是,两年前她被一个心理学教授贴上了一个“精神不正常”的标签。

  这个“权威”的诊断让她陷入更深的焦虑,以致她重新鼓起勇气前来寻求咨询时,我不得不花了很长的时间来处理这个诊断标签,才让接下来的辅导变得畅顺起来。

  我做的是:关心她,体谅她的感受,了解她的生活,跟她一起探讨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让她看到自身好的方面,以及生活中有利的资源,然后寻求具体的处理办法,并鼓励她采取行动,尝试改变。

  事情就是从这里开始发生变化。结果是,有一天,她带丈夫来向我表达感谢,说她跟丈夫的关系已经很好了。

  生活中,我们会不自觉地给别人贴标签,也常常被别人贴标签。

  一个孩子,因为没有把一件事情做好,父母说他“笨”。其实,说孩子“笨”并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反而会损伤他的自我。因为一件事情就被贴上“笨”的标签,他就会不自觉地用这个标签来看自己,把自己跟“笨”联系起来、等同起来。这样的情况多了,就会凝固成他的自我评价。

  我发现,很多人,不是他们的问题有多糟,而是他们会把自己的情况描述得很糟,而这反映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很糟。如果这样一个人去寻求心理帮助,再遇到这样一个“专家”或“权威”,给他贴上一个“科学的”病理标签——如强迫症、抑郁症,或精神不正常之类,他从此就会觉得自己更糟了——“我有病”。

  心病的形成

  心理问题的形成,往往是“非正常化”的结果。

  “非正常化”过程主要包括这样几种反应方式:

  一是担心。一般情况下,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头脑出现了什么念头,自身做出了什么行为,即使有什么异常,也是可以过去的。但是,当事人太害怕它是不正常的,太在意别人会怎样看,便会抓住它不放。

  二是比较。因为担心它是不正常的,反而会更加关注它,就会不断拿这个跟别人比较,拿这个跟自己的过去比较,比的结果是,别人没有,自己过去也没有,比来比去,比出更多的“不正常”来。

  三是性急。反复比较之下,越发觉得自己“不正常”,就试图加以掩盖和压制,急于除之而后快。因为消除不了,就更加焦虑。在焦虑之中,当事人会四处寻找方法以求自救,便去读许多心理治疗的资料,看到心理症状的描述,就开始对号入座,不断给自己贴标签,便更加认定自己是不正常的。

  最后,当事人可能会带着他的“不正常”前来寻求心理咨询,想了解自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表面上,他在要求治疗师给他一个明确的诊断。

  如果遇到一个不明就里的“专家”给他下了诊断,他会更加焦虑,仿佛他先前的担心变成了事实;而这诊断恰恰加强了他的宿命感(让对方认定自己就是一个病人,他的问题是改变不了的)和依赖感,进而损伤他尝试改变的内在动力。

  同时,因为长期遭受痛苦的折磨,加之急于消除痛苦的心情,当事人会期待某一种神奇“外力”(药物或某种根治方法)来解决一切。如果他再遇到一个只知用药的“医生”,让他相信除了吃药,没有其他办法,就更加把他抛入一种持续性的病态感觉之中。

  当事人并不知道,他一路过来,经过自己持续不断的“感觉性”努力,加上“医生”只见“病”不见人的“病理化”合作,他终于“生病”了。而在治疗上,诊断用药的单一模式是消极的,因为它在实施“治疗”的同时,在强化着当事人的不正常感和无助感。

  问题也是机会

  我们对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阐释,不好的阐释给我们造成困扰,好的阐释给我们带来好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

  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考试失败了,很难过,在雨中走路。对于孩子的这个行为,可以解释为“他太难过了”,老师和家长给他一些安慰和支持,便会帮助他从这个困难里走过去。但是,老师很紧张,他们把孩子的行为解释为“神经错乱了”,便报告给孩子的妈妈。妈妈更加紧张,就把孩子送进了精神病院。

  接下来的治疗简直成了孩子的“宿命”。他从此开始吃药和反复住院,从学校退学,此后,他也曾尝试去工作,可因为药物的原因,他的反应能力受到抑制和削弱,不得不从单位退回到家中,之后,与生活隔离开来。

  30年之后,当事人的妈妈把他带来跟我谈话。坐在我眼前的他已经45岁,成了一个终生吃药的精神病人,生活中的支持资源已很稀薄了,自身的适应能力也很薄弱,内心的改变动机也微乎其微。这往往就是单一的诊断用药模式造成的结果。

  还比如,有一位老母亲,她有时会独自一人喃喃自语。她的儿女们会如何解释这个行为呢?他们可能把母亲的自言自语解释为“母亲感到孤独”,继而的反应就是多关心一下母亲,多花一些时间陪伴母亲;他们也可能把母亲的自言自语解释为“母亲痴呆了”,结果就是把母亲送到精神病院,把她隔绝起来,让她变得更加孤独。可见,解释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结果会大不相同。

  负面标签会强化一个人的不正常感,心理治疗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需要帮助当事人撕掉生活中的负面标签,撕掉那些迂腐褊狭而又刚愎自用的“专家”的诊断标签,消解当事人的不正常感。

  好的医治者总是能够做到“从不好中找到好的”,帮助当事人去反思他的存在,从中看到自身的条件和生活中的资源,对问题有新的理解,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并且重新选择。

  有时,人们生活在片断受伤的经验里,不能全面看待自己的生活。其实,可以这样理解:“有了问题”也可以被解释为“有了机会”。当一个人有了问题,他可以沿着问题,让自己的生命经历一次深度的分析从而获得生命的觉察。幸,还是不幸,经历了,才知道。

  王学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