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最后修笔人

  56岁的“老北京”王永利大爷风风火火地跨进店门,开口就来了一句,“您还在修啊?”一脸愕然的是一位更年长的老人,他叫张广义,今年83岁。

  老人修的是钢笔。是的,当今天电脑已经几乎取代手写的时候,钢笔变成很多人青春的记忆。

  四个口袋的中山装,左上口袋总会别上一支钢笔,那曾是多数知识分子的标记和骄傲;黄昏,情愫暗生的女孩给青涩的男孩递去一支钢笔,那被人称为定情信物---只是,类似的情境已经久远了,时代的背景至少应倒回三十年前。

  在2012年的今天,这位叫张广义的老人却还在坚持修着钢笔。

  坐落于北京东城区的东四大街被称为“银街”,和被誉为“金街”的王府井大街一样,这里是北京东城最为繁华的地段。就在这寸土寸金的东四大街上,张广义老人不足10平米的小小修笔店却巍然屹立了整整五十年。

  这就是“广义修笔店”,尽管曾经换过至少五块招牌,但“修笔”这一行当始终是唯一的营生。店名朴实无华,而店主人早已是享誉京城内外的名人了。

  他被媒体誉为北京最后一位修笔人。五十年的风雨无阻,五十年的矢志不渝。张广义老人坚守了五十年,也在这条繁华的大街上见证了五十年。

  对“京味”的坚守同样重要

  当如今的人们把“牌楼”两字省掉而只留下“东单”口耳相传的时候,那被人们嘴里省掉的“牌楼”却依然矗立在张广义老人的脑海深处。

  二十几岁,张广义就跟着父亲在如今的米市大街路口开始卖钢笔了。那时候,北京刚刚解放不久,古都百废待兴。那是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作为非生活必需品的钢笔自然也是个稀罕物。钢笔成了那个时候亲友同志间馈赠的珍贵礼物,普通人一年到头也难得去买支钢笔。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买卖的需要,张广义自己鼓捣着开始了兼营修理钢笔的业务。凭着脑子灵活和对待顾客的那股热乎劲,“张广义修笔”逐渐获得了新老顾客的认可。不久,他正式挂出了“广义修笔店”的招牌。

  据张广义老人回忆,当时的招牌是白底黑字:在一块刷成白色的木板上,手写体的“广义修笔店”飘逸潇洒,简单而不失庄重。那是一个还没有楼房的年代,“广义修笔店”的招牌就挂在幽深铺面的门楣高处,吸引着过往顾客。

  当如今的年轻人问他所谓“东四西四”是什么意思时,张广义老人点头颔首,脸色肃然。年轻的张广义曾在东四牌楼下穿行了好多年,直到如今他依然记得面阔三间的牌楼的巍峨和壮观。

  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年代,北京城的一切都在改变。张广义可谓最早的一批个体经营者之一,为此他在政治风云中没少波折。好在,“广义修笔店”的第一块简约招牌却一直静静地悬挂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房屋改造,“广义修笔店”在东四大街西侧的店铺改成了居民楼,于是张广义把店面迁到了马路对面的“大兴公寓”,也就是如今的东四南大街102号。

  “广义修笔店”迁址重张的时候,改革开放已经好几个年头了,商品经济大潮涌动。历经岁月风云变幻的张广义嗅出了春天的味道,他知道他的修笔店将再次迎来春风。

  他把招牌换了---找来上等木料,请来知名篆刻家,“广义修笔店”几个用颜色填充起来的大字呈现在墨绿色的底板上,厚重典雅,颇具韵味。在张广义老人眼里,这股“味”和时代变幻、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相得益彰。当人们都在为改革开放欢呼雀跃的时候,张广义老人明白自己对“京味”的坚守同样重要。

  他依然埋头修笔。他的修笔店里除了售卖的钢笔品牌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档之外,其他的都没有变。

  生意最好的时候是三十年前

  “广义修笔店”的这块木刻繁体招牌挂出来没两年,就赶上国家开始全面推广使用简体字,规范各类店名用字成了当时的重要工作。一贯紧跟时代步伐的张广义二话没说,他把一块竹胶板刷上红漆,写上简体的“广义修笔店”,直接钉在原来的木刻招牌上。

  其实,他对这块招牌始终不太满意,总感觉这样简陋的招牌有怠慢顾客的意思。

  而此时,东四大街上的店铺招牌式样越来越多,装潢也越来越精美。“广义修笔店”的竹胶板招牌和百货大楼里的琳琅满目相映成趣。

  那正是张广义的修笔店生意最红火的时候。“‘文革’刚结束,人们都开始追求知识文化。”老人回忆,上衣口袋里别上一支闪亮的钢笔,正是当年时兴的风潮之一。

  当张广义决定换第四块招牌的时候,他所在的大街上已经涌现出来了不少的文印社、印刷所。那些店里制作出来的招牌大气而精美,很多字体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

  张广义走进其中一家。光洁的铝合金白色底板,铁皮镶边,用了一种张广义如今依然叫不出名来的字体,用红色粗体直接烫印在上面。

  过去人来人往的百货大楼如今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有着古怪名字的服装专卖店。

  就在“广义修笔店”所在的这栋名为“大兴公寓”的古老建筑里,另外两家店面几乎没几个月就换了主人,今天还卖着服装,第二天就开始装修开理发店了。

  张广义老人的修笔店却继续格格不入地安坐在一群新潮时尚的店铺中间。当年轻人逛遍各式服装店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家依然古色古香的修笔店,没有人能拒绝心底涌动的感慨和怀旧。

  失传的技艺

  张广义老人对那块木刻繁体字的招牌情有独钟,一直保留在店里。

  2008年北京奥运脚步临近的时刻,东四大街在又一次大规模的整治之后,“广义修笔店”重新挂上了一块木刻招牌。深绿色的淡雅,简体字的朴素,张广义老人终于又找回了那股“京味”。修笔店的外墙也经过了整修和刷新,和淡雅的新招牌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今天的东四大街,各式各样的精品小店人头涌动。张广义老人每天看着一拨又一拨的年轻姑娘进去,然后又带着笑容出来。可是,到他店里来修笔的年轻人却在逐渐减少。

  每天下午3点,他准时从家里走到店里,开门待客,5点再准时下班。这是几十年来张广义老人雷打不动的规矩。一年下来,收益不过数千元。而一旁的服装店,月租就近万元。曾经有无数人踏进“广义修笔店”,试图说服张广义把店面转租出去,都被他一一婉拒。

  他曾经收过几个徒弟,最后都因收入微薄而离开,张广义一身的技艺也恐无以为继。

  在他店内的墙上,挂满了各种名人的题字和赠诗。

  “半厘小肆客争临,笔好人诚惬众心。若问缘何常灿烂,只因骨内有真金。”这是著名“玩家”、已故文物专家王世襄题写的。

  “那个是吴祖光写的,他和夫人新凤霞也来我这里修过笔。”甚至,还有不少部长一级的高官慕名找到他修笔,“我也不认识,都是修好了司机来拿笔时才会跟我说起。”

  在过去近60年中,张广义修过的笔不下数十万支。如今,在他的小小修笔店,带铁罩的台灯、板砖样的录音机、锈迹丛生的旋螺丝扣机器、锃亮的工作台,无不显示着岁月沧桑。

  张广义清楚这些物品对子女后辈并无更多意义,他将坦然面对着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也终有无法走进这间店面的那一天。

  有些东西可能会湮没,以至于无从寻觅;但也有些东西必定能够长存以至于永远,如那种“记忆”,如那股“京味”。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周范才|北京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