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动向:多“打新”,少“炒新”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10-09 09:27
  备战10年之久的创业板终于正式起航,各路资金摩拳擦掌、积极备战。9月28日,首批10只新股的中签率出炉,网上网下冻结资金约7800亿元,投资者对新股申购的积极程度可见一斑。

  “现在主板比较难操作,参与创业板申购还是可以的,上市就卖。”在《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中,多位散户对新股申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对上市后的炒作表示“风险太大”。

  那么,机构投资者又如何迎接创业板“盛宴”,是选择“打新”还是“炒新”?

  《投资者报》记者先后采访了多位券商分析师、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虽然部分机构参与了新股申购,但在新股上市之后,多数机构会根据公司的内在价值谨慎操作,初期仍以观望为主。

  长江证券(000783)分析师张凡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创业板走势将经历一个初期火爆,随后迅速降温的过程,所以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将会以观望为主,首批创业板公司网下申购情况也显示,公募基金谨慎参与,而一些券商自营却较为积极。

  国都证券分析师张翔也认为,创业板初期的主力军主要是游资和散户。“毕竟创业板风险很大,基金、阳光私募、券商在初期阶段不会大规模参与其中。”

  券商为“打新”头号主力

  “创业板是新东西,不能简单说投资价值的好与坏,但是值得申购,我们大多券商也会积极参与,毕竟上市首日的涨幅比较大,获利空间不小。”9月23日上午,平安证券投资策略部副总经理罗晓鸣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表示。

  事实上,券商一直是传统打新主力,对于创业板,它们也担当了首先“吃螃蟹”的角色。

  从公布数据的特锐德(300001)、上海佳豪、立思辰(300010)与乐普医疗(300003)等6家首批获发审委审核的公司来看,参与几只新股网下申购的券商数量较为稳定,申购规模也和基金打了个平手。但券商有效申购比例要远高于基金。以特锐德为例,从申购数量占比看,券商为38%,略高于基金的35%;但从有效申购数量占比看,券商的38%要远高于基金的26%。这一现象同样出现在公布相关数据的立思辰上,由此可见,在创业板的首批“打新”中,券商成为网下申购的头号主力。

  对于选择打新股还是炒新股,罗晓鸣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我比较看好打新股,因为打新股比炒新股收益稳定,炒新股未来收益还不确定。”

  与此同时,申银万国在9月25日发布的创业板投资策略简报中表示,建议积极申购首批10家创业板公司。

  申银万国同时表示,长期看好探路者(300005)、乐普医疗、汉威电子(300007)的潜质,“通常大牛股满足以下特征:所在行业符合时代潮流,有创新的商业模式且难以复制,从历史上看,往往消费类股票更容易诞生大牛股。”

  而广州证券的分析师张广文则表示,他更看好电子信息类的企业,其理由是这些公司基本都是细分行业的龙头,比如神州泰岳(300002)的主营业务是向国内电信、金融、能源等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IT运维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电信行业营收占比达九成。“可能上市首日就突破百元,成为首只创业板百元股。”张广文预测道。

  公募基金谨慎应战

  以国投瑞银、兴业全球(净值,档案,基金吧)、嘉实、上投摩根等为代表的多家基金公司也加入到创业板“打新”队伍中。

  “我们会参与创业板打新股,尤其会动用债券基金。”9月22日,国投瑞银与汇添富相关负责人均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创业板是一个新的事物,大家都很期待,我们也一样。”

  在9月23日,兴业全球(净值,档案,基金吧)基金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旗下的兴业可转债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净值,档案,基金吧)、兴业全球视野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净值,档案,基金吧)、兴业磐稳增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净值,档案,基金吧)等六只非货币型证券投资基金可以运用基金财产参与创业板市场投资。同日,发布类似公告的还有汇添富、上投摩根、易方达、中银、嘉实等多家基金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偏股型基金资金总量超过2万亿,以偏股型基金77%的仓位计算,闲置资金近5000亿。即使只有2%的资金进行创业板新股申购,那也有近100亿资金涌向创业板。而历史数据显示,不少偏股型基金在“打新”时会动用其大部分现金资产。

  然而,在创业板“打新”热潮中,也有一些基金公司谨慎“尝鲜”。

  “创业板出来肯定会被炒作,按照什么标准来估值目前也很难评判,风险难测,目前肯定不会多参与。”一位基金经理对记者说。

  诺德基金也表示,可能会主动参与网下申购,而在创业板上市企业存量没有达到一定规模、估值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将持相对谨慎态度。

  谨慎的原因是基金公司对风险的认识比较充分。嘉实基金公司表示,参与创业板面临五大风险: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上市公司诚信风险;股价大幅波动风险;创业企业技术风险;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不高带来的风险。

  另外,有分析人士指出,创业板的规模较小,现行对基金公司投资比例的限制也是影响其投资创业板重要因素。

  在目前申报创业板的企业中,发行股数最多的只有1亿股,而目前证监会规定一只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不能超过基金净值的10%,一家基金公司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得超过股本的10%,在这样的限制下,基金参与创业板得到的收益将十分有限。

  阳光私募持币观望

  值得注意的是,一向以“喜好冒险”著称的私募基金一改以往活跃举动,大多选择先观望再说。

  日前,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对35家全国顶尖私募管理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在“会否参与创业板”问题上,有17.15%的公司表示会参与;5.71%表示不会参与;77.14%的公司表示看情况而定。对于创业板的投资策略,有8.57%的公司表示只想短线参与;28.57%的公司表示会波段炒作;57.15%的公司表示看情况而定;只有5.71%的公司坚持长期投资。

  “我们短期内对创业板不会感兴趣,但中期是一定会参与进去。”私募基金经理吴国平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创业板短期内高开低走的可能非常大,很多人都在追求暴利。在IPO之前进去,公司一上市,很多资金会出现十几倍的增长,然后全身而退。”

  “创业板首批10家公司如此高的市盈率是私募基金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道。

  9月24日,首批10家创业板公司确定发行价,平均市盈率为54倍。其中,市盈率最高的是神州泰岳,达到68.8倍,发行价为22.89元;市盈率最低的上海佳豪,也达到40.12倍,远超过中小板30多倍的市盈率。

  不过,对于本土的“纳斯达克”,私募基金更看重上市公司的价值。“不少企业上市之初并不显眼,但是中长期能够成长为像微软、英特尔这样好的公司。我们要等待这样的公司出现。”吴国平说。

  深圳合赢投资公司投资总监曾昭雄告诉记者:“对创业板目前主要是观望,因为创业板新股开盘价可能比较高,如果有闲钱就参与一些,长期还是要看公司内在价值。”

  深圳三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林少立也认为目前创业板的定价较高。“我们主要看估值,估值合理了,我们就参与。”

  不过,素有“炒新第一人”之称的私募铑钿则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我会选择在二级市场炒新股,目前我已经开户了。”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他透露,“我们会在前一两天拿出实战方案,根据市场氛围、资金流向来选择那些有上涨潜力的新股参与,那些可能破发的,没有接盘力量的就会回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