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信的人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诚信,社会
  • 发布时间:2012-09-06 16:54

  父母一直高居“最信赖的人”榜首;农民、军人、学生、教师和农民工,牢牢占据着“诚信职业榜”前五位;北京人、山东人、香港人,连续第三年包揽“诚信地域排行榜”的前三名;而德国人则在“中国人对20国集团中外国人的诚信形象排名”中保持状元身份

  在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能够相信谁?《小康》在历年的“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中一直在寻找那些“最可信”的人。

  九成人最信父母 配偶信任度提升

  在近三年“最信赖的人”排行中,父母一直高居榜首,前两年,紧随其后的是“兄弟姐妹”,而今年,“配偶”由前两年的第三位上升至第二位,不过,“配偶”(56.0%)的信任度还是远远低于“父母”(90.3%)的信任度,“兄弟姐妹”(39.1%)的信任度则降至第三位。

  作为“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三大单项指标之一的“人际信用”指标虽然比上年度提高了0.2个百分点,但却比“政府公信力”和“企业信用”这两个指标的提升幅度都小很多。与此相关联的是,《小康》对人际信任范围的调查发现,有1~3个可信任的人,在受访者中占比最大,为41.1%;有4~6个可信任的人在受访者中占比31.6%;选择6个及以上的占比21.0%。而在前年,却是身边有4~6位可信任的人在受访者中占多数;去年,有1~3个可信任的人在受访者中占比38.3%,选择6个及以上的占比31.4%。

  “从人际信任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系教师鞠春彦博士认为,与去年相比,只有1~3个可信任的人的比重上升了,而选择“6个及以上”的明显下降了,说明人际信用的圈子在缩小,这种人际信任关系与市场经济对社会信任的客观要求是相悖的。现在的社会正处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化的时期,人们越来越倾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所以社会信任度便也随之降低了。

  据鞠春彦博士介绍,一般而言,1~3个可信任的人往往都属于“核心圈”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基于血缘姻亲的伦理是一个很核心的部分,主要反映的是亲密关系。信用是现代化的生命线,现代社会需要有普通性意义的信任关系存在。但和“九成人最信父母”的调查结果联系起来,就不难看出:只有1~3个可信任的人的受访者,除了父母之外,朋友层面的人实际上可能也被排除在“可信任”之外,更不要奢谈“生人”之间的信任了。

  为何朋友会变得越来越少?鞠春彦告诉《小康》记者,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父母、配偶都属于亲密关系,属于一种自然的情感,也是最容易建立起信任关系的,并且这种信任是纯粹、无条件的;而朋友、同事之间的信任关系往往建立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如果不能在认同的互惠原则基础上解决问题,信任便是无效的。近些年来,“杀熟”的现象多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关系纠结等,都对传统关系本位的信任提出了严峻挑战。

  农民、军人连续7年获“最佳诚信”印象

  自2006年起,《小康》已连续7年发布“诚信职业榜”,从历年排名可以看出,农民和军人不仅入选率最高,而且每年都交替占据着前两名的位置。今年,在对34类不同职业群体的诚信形象调查中,农民、军人、学生、教师和农民工,被选为公众心中最讲诚信的五个群体。有两类职业群体诚信度明显上升,运动员首次进入排名前十位,而普通公务员的诚信度排名首次进入前六。

  在诚信地域评选中,北京人、山东人、香港人,则是连续第三年包揽前三名,今年排在第4至10位的依次是:上海人、黑龙江人、江苏人、河北人、辽宁人、澳门人和天津人。

  在“中国人对20国集团中外国人的诚信形象排名”中,德国人、英国人、美国人、加拿大人、法国人列前五位,在前两年的排名中,德国人始终保持状元身份。

  从“诚信职业榜”上,鞠春彦博士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离社会距离越远,诚信形象则越好。例如农民,一旦成为了农民工,给人留下的诚信印象就会下降。”虽然七成受访者表示,“亲身交往接触的感受”是对某个群体或某个地方的人形成某种印象的主要依据,但在鞠春彦博士看来,“刻板印象”也是影响调查结果的重要因素。而在社会学中,“刻板印象”也被称为“定型化效应”,这种印象一旦形成了,便很难被打破。

  (《小康》实习记者殷洪英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鄂璠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