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栖居与发现——评古崖居士诗集《榆下清风》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古崖居士,榆下清风
  • 发布时间:2012-10-09 15:58

  从古崖居士的诗集,我们可以感到他是一位非常有格调、有境界的人,是一位具有浓烈诗意情怀的人。我觉得,诗人不诗人对每个人来讲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内心有没有这样一种诗情,有没有这样一种情怀,诗情与情怀,对人生的幸福感至关重要。

  有些人有钱,但未必有幸福,有些人有闲,也未必有幸福,因为他无法找到一种宣泄释放自己闲情的渠道、对象与载体,古崖居士与原乡、与榆树的相遇,使他发现了内心的诗情,找到了诗情的载体与寄托。自然美因为人的欣赏而使其价值得到呈现,唐代的诗人柳宗元说过一句话:“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这棵榆树如果没有遇到古崖居士,也就是芜没于荒山里。榆树存在的价值和原乡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唤起了我们内心与骨子里面的一种情怀与向往,一种我们童年时期经历的仍然没有泯灭的记忆。

  古崖居士在诗集里面充满了自然美,写了地上的花鸟鱼虫,天上的风轻悦耳等等,这都是非常乡村化、非常自然的意象。但是,这样一种自然已不是所谓的原生态自然,它其实是被我们用艺术手段重构的一种自然,面对工业化的浪潮,我们唯有反观、内照才有能力让自然界按照心灵需要来重新构建它的形式。所以,古崖居士诗里的自然已不是自然本身,它是一个根据现代人的心理需要来构建的一个意象空间。

  今天我们已经进化到了所谓的信息化时代、工业化时代,但是我们这个民族骨子里面还是一种农耕文明在延续,在个人记忆、民族记忆里,大自然对国人具有永恒的魔力与魅力。我们可以就东西方的精神家园做一个比较,西方人早期也描写他们的精神乌托邦,但是西方人的精神乌托邦从古希腊开始就是一个理想城市,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商业文明的产物,商业文明天然地会把城市作为它的理想目标。但是中国人理想的精神家园却是陶渊明“桃花源记”,在古崖居士的诗里,我们处处能读出这种精神乌托邦,它不是一个理想的城市,而是一个理想的乡村,是桃花源记,是采菊东篱下。但和陶渊明时代不同的是,在乡村梦想的背景下,我们在古崖居士的诗里看到了当代人面对内心的精神重建过程,在个体的修行与归隐中,同时发现到了集体的价值。在中国社会面临文明病、工业病的时代,诗意生存、诗意栖居,既是一个延续几千年的古老传统,也是超越现实精神困境的方向,我认为这对于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是有启发意义,是非常有前瞻性的一个实践方式。

  书名:榆下清风

  作者:古崖居士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美学研究所所长)

  刘成纪|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