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们:让图片“声动”起来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啪啪,有声照片
  • 发布时间:2012-11-27 13:56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指出:人类有五大类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看上去,这里似乎没有交往需要的位置。可仔细想想,上述每一种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人际交往。

  抛开传统的人类社交方式不谈,人类一直在寻求交流的便利性,在自我与他我的社交当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在互联网时代,诸如微博、微信、QQ等社交工具更已经成为很多人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

  从文字到图片,再到文字图片结合,以及现在的语音社交,新的社交方式在不断地推动我们前行,也不断探索着最适合人们的交流方式。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什么技术上的重大变革,在提升人们的社交体验上,只要打破定向思维,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就能创造出新的社交体验。像Audioboo、啪啪、有声照片等应用的出现,将语音与图片两者结合,或许能带给人们另外一种交流的可能。

  啪啪们的路径

  网络社交一直是近年来最热门的互联网话题之一,从早期的ICQ、博客到Facebook和Twitter,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喷涌出现的各种移动社交应用更让人们的交流变得无处不在。

  啪啪是国内近期上线的一款语音图片类社交产品,用户可以用录音的方式描述自己发布的图片,而评论者也可以用录音进行交流互动。

  事实上,无论是图片分享还是语音功能都不是新鲜事物,更早出现的QQ都已经进化出这些功能,但将语音与图片结合在一起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啪啪上线不到一月,包括伊能静、徐峥等大腕均对此兴趣浓厚。啪啪利用新浪微博巨大的用户量,登陆新浪微博账号就可以分享语音图片。

  近日,啪啪新增了微信分享和定向回复等新功能,“分享到微信”设置后,用户可以直接选择进入微信界面,选择想要分享的对象,加上给好友的留言,点击发送即可完成。而定向回复中,由于旧版啪啪中发布内容自动同步微博,即使微博好友没有安装啪啪,也可以“听到”声音照片。在新版啪啪中,同步新浪微博时“点对点”的功能被强化,新增了点名功能,内容发布前只要点击“+”就可以选择想要@的“新浪微博好友”或“啪啪好友”。内容发布完成后,好友也会收到通知。这样一来与好友之间的声音互动会更加及时,也让好友回复自己时可以有的放矢。此外,新版啪啪的录音时间从60秒延长到了90秒。

  针对啪啪等图片语音应用的流行,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没有微信等语音应用在智能设备上最近一年多的大爆发,如果没有社会化图片分享过去18个月在中国爆发般的遍地开花,啪啪这样的应用或许也不会一炮打响。

  啪啪在合适的时间解决了用户们“心中有嘴上无”的一个需求图片背后结合上解读才更有意思,而通过大家已经开始习惯的语音形式,解读和交互增加了便利性,也增加了“信息带宽”,这一层束缚的打破就如同当年微信开始流行一样,瞬间释放了巨大的能量。

  事实上,在“啪啪”推出之前的近20天,“消息速递”团队,也就是北京读图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邓巍带领的团队先于啪啪推出了类似的图片语音应用。

  这款名叫“有声照片”的应用推出的想法很简单,据邓巍团队的一位联合创始人讲,朋友生日聚会拍照片传过来,如果能听到现场的声音,那不是更high。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语音图片社交应用已经推出就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作为纯工具型应用作个人留存或私密分享,用户需求显而易见。因为,有声音的照片更能打动人心。

  可未曾想到的是,“有声照片”刚被投放到市场上尚名不见经传时,同一时间出道的近似产品啪啪却突然间火了起来。对此,两家公司成员都纷纷表示彼此之间事先并不知情,“只是一个巧合”。

  啪啪需要用新浪微博账号登陆才能录制语音,而“有声照片”则直接可以拍照录音,并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啪啪与有声照片两个产品最终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啪啪致力于做分享型社区,“有声照片”则选择做一款较为纯粹的应用工具。

  AudioBoo的现在

  人类的需求是想通的,好比一通电话远比一封信来的亲切,同样在互联网社交应用当中如果为分享的照片配上一段语音介绍,既能给好友分享精彩的故事,又能让他们听到自己的声音而倍感亲切,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社交效果。

  其实类似啪啪、有声照片的应用,在国外早已有之。

  2009年3月,来自英国伦敦5个小伙子组成的The Audioboo Team便已发现其中的商机,他们推出了语音照片分享服务AudioBoo。AudioBoo既有Web版也有移动应用,目前已推出iOS、Android和Symbian应用。用户可以配合照片录制一段长达3分钟的音频,根据情况添加标题、标签、地理位置信息,一起发布到AudioBoo官网AudioBoo.fm,这些音频可通过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与好友广泛分享。

  同时,AudioBoo也有自己独立的社交网络,用户可以在应用中关注好友,收听最近、最热门以及附近用户发布的音频,就像一个语音版的Twitter。AudioBoo中的一条音频称为一个“boo”。

  去年AudioBoo发布了BooMail,用户可以通过email上传声音文件,今年初又与RadioPlayer合作提供英国电台重播功能。与国内的啪啪、有声照片比,记者认为AudioBoo最大的不同就是具有明显的诸如时事新闻等的信息分享属性,CNBC、BBC等知名广播电视机构也已经入住AudioBoo的特色频道,此外进驻的平面媒体用户还有《卫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

  很强的媒体聚合特性,加上普通用户发布的各种Boo,AudioBoo的这些属性与国内啪啪、有声图片相比,具有明显的用户粘性优势,啪啪、有声照片用户上传的猫猫狗狗、风景美食等分享就显得弱爆了。

  AudioBoo上线4年,它的用户信息分享量刚刚达到第100万条“boo”,这一数字与Twitter每日5亿条的信息发送量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但是作为小众的语音分享社交,取得这样的活跃度已属不易。

  近期,曾任游戏开发商Reality Digital COO的Rob Proctor上任音频社交平台Audioboo新任CEO,5个创始人之一的Mark Rock担任董事长,Rock将监督未来战略并开发更多的外部合作伙伴。

  据了解,Rob Proctor在Reality Digital担任COO超过4年,他领导团队对市场仔细有责任感,对客户提供优秀的社交解决方案。他曾经的客户包括YouTube、NBC Universal和Sony Pictures,相信他的到来能过给Audioboo带来更多的合作资源。

  “如果2012不是世界末日,那么我们计划在2013取得重大突破”Rob说:“我们将发掘新的市场,同时带给用户全新的体验。巩固Audioboo在音频社交平台的地位。”

  来自微信和微博的压力

  在移动互联网当前的创业环境中,每当某款创业产品引发爆点,一个问题总是绕不开,互联网巨头做了,你怎么办?

  腾讯公司的一位产品经理针对“啪啪”撰文称,如果微信在朋友圈分享功能中加上有声,那“啪啪”没有还手之力。

  在网友针对“啪啪”的讨论中,微信或者微博进入这个细分领域,“啪啪”有没有护城河的这个议题成为热议话题。更多热心的网友出谋划策,为“啪啪”未来的发展提出各种建议:声音的滤镜、语音社区、建立电台式的意见领袖等等。

  利用照片和声音这两种极富表现力又容易掌握的工具,满足用户社交和娱乐的需求,这一模式有其市场需求,啪啪在一个月内的急速蹿红就是明证。

  “啪啪”7月份启动项目,10月8号在苹果商店上线,曾进过免费榜前五。但是在目前的竞争环境下,不被竞争对手和巨头公司在第一时间研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过,许朝军说他几乎不担心来自其他创业团队的竞争,没办法把控的是可能来自巨头们的竞争。曾经这也是推出唱吧的陈华最担心的事,但让陈华担心的腾讯并没有用最优秀的团队去模仿唱吧,据说是觉得唱吧所做的离它移动核心产品的社交圈较远。

  有声照片社区比一个唱K社区的用户群基数更大,也更贴近微信和微博的社交领地。许朝军说能做的也就只有“跑快点”了——从一周使用体验来说,啪啪的产品还是有很多改进的空间。如果微博发现照片分享明显减少的话,很有可能会尽快增加有声照片的功能,而微信在它的朋友圈里增加有声照片似乎也并不难。

  业内人士认为,微博模仿的动力可能会比微信还要大些。因为微信的核心是基于移动通讯的移动社交,它要成为最大人群基数、最活跃的手机通讯工具,要保持通用的价值,就不可能在某些细分领域的功能上过于细致。比如,微信有“附近的人”功能,但却没有替代陌陌,微信的公共账号也不会取代用户对微博的资讯需求。。

  社会化ID登陆成为很多应用程序的“标配”,“啪啪”也借用这种方法。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迎合了用户的懒惰习惯,跳开了平台迁移所带来的困难,借用新浪微博的资源累积了自己的用户。

  但从另一角度讲,“啪啪”的成功说明新浪微博用户是对这类产品是有概念和需求的。而新浪微博也有自家的“语音微博”和“微相册”,倘若他们将这两个功能结合,加上自身的社区效应,也许新浪微博能够把“啪啪”踩在脚下。

  著名的产品设计师白鸦认为“啪啪”的下一步应该拖半数的人去做营销和推广,以最快的速度累积千万用户,不然极有可能会猝死。

  与“啪啪”定位相似的“有声照片”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移动互联网几大山头之间的缝隙恰恰是啪啪们的特长,这造就了此类产品的一时火爆。至于能否延续,一位用户的意见颇有代表性,啪啪的存活几率等于其自身的产品加运营能力减去微信、微博的跟进速度。

  本刊记者 古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