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的挑战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安倍晋三,日本
  • 发布时间:2012-12-24 14:45

  2012年12月26日,在日本第46届众议院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获胜的自民党党首安倍晋三,将于特别国会上再度被指名出任首相。竞选期间,安倍信誓旦旦地保证,将很快解决经济问题。但困难不止于此,他必须有策略的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观点。

  强化日美同盟牵制中韩

  率领自民党在众议院选举中获胜的安倍晋三,已确定将美国作为上任后的首访地,以此强化日美同盟。

  尽管安倍也有意缓和因领土问题恶化的日中、日韩关系,但竞选纲领中写入的,“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以及“研究在尖阁诸岛(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派驻公务员”等内容,已经引起周边国家对于日本走向右倾化道路的警惕。

  在选战中一直坚持过激主张的安倍,能否在上任后采取更具现实意味的策略,将是其外交政策成败的关键。

  “我主张强化日美同盟,在强化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与中国的关系。”2012年12月18日,安倍晋三与奥巴马总统进行了10分钟左右的电话交谈,他认为要改善恶化了的日中关系,就必须强化日美同盟。此外,安倍还有意促成日美间一些遗留课题的早日解决,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也着实不少。

  对于日本要不要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的问题,自民党内部的谨慎论由来已久。尽管奥巴马希望日本能早日拿出明确态度,但如果安倍表明加入TPP谈判的立场,不仅自民党内部将嫌隙丛生,而且还有可能在明年夏天的参议院选举中,失去来自农业领域的票源。

  对于中韩来说,虽然安倍在领土问题上仍态度强硬,但在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上还是保持了克制,这种冷静的应对方式表现出对中韩担忧情绪的顾及。

  韩国的神经则被修改涉及慰安妇问题的“河野谈话”,以及日本可能设立“竹岛(韩称独岛)之日”并举行国家纪念活动所牵动。在2012年12月17日的记者会上,安倍没有提到慰安妇问题。外务省官员表示,“安倍在担任首相之后将采取与在野之时不一样的应对方式,希望韩国方面能够更多关注他上任之后的言行。”

  韩国新总统的就职典礼定于2013年2月25日举行,而“竹岛之日”就在这之后的三天。日韩外交人士担心,如果日本政府果真计划举行国家纪念仪式,那么日本首相将不会获邀出席韩国总统的就职典礼,改善日韩关系的气氛也将随之消散。

  誓缓通缩 忽视改革

  还没等日本选民把安倍晋三及其政党重新推上权力宝座,安倍本人就已凭借其经济振兴计划,赢得了金融市场的青睐。这项计划简单得颇具诱惑力,但经济学家们认为其充满风险,那就是:印钞票,再花光钞票,而且是大笔的钞票。

  事实上,安倍的经济业绩,将很可能取决于他处理各种慢性顽疾的结果。单靠轻松印出的大笔钞票是无法治愈这些疾病的,竞选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此类病症的存在。

  竞选时,安倍承诺将实现公共项目开支翻一番,并敦促日本银行以积极的行动结束通缩,同时通过打压日元来帮助丰田、索尼等出口企业。

  日本富国生命投资顾问株式会社社长樱井佑记说:“安倍认为修改日本央行的规定、调整外汇水平或者积极采取宽松政策,是解决日本国内各种问题的途径。这样的想法真是令人担忧。上述几项措施应被当成为结构性改革争取时间的工具,但我们完全没有听说,自民党想要采取怎样的深层次改革。”

  所谓的“安倍交易”行情(在过去一个月里日元贬值4%而股指上涨10%以上)表明,就目前而言,大多数投资者只是希望看到新领导人能兑现诺言。

  日本日生基础研究所首席经济师栌浩一说:“安倍的经济政策或许会使2013年的经济情况有所改善,问题在于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解决的关键是,安倍能否实施长期结构性改革措施以及增长策略。”

  有经济学家认为,给经济注入钞票的做法,如果不辅以提升增长潜力、抑制债务失控等后续措施,就只能实现短暂的提振效果。

  在短短30年时间里,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年迈的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近1/4。解决的方法路人皆知: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增加接触海外市场的渠道,同时向外国产品、工人和投资开放日本市场;改革电力部门;鼓励更多女性加入劳动力大军。然而,所有这些措施都包含政治与经济风险。

  近来如走马灯一般闪现日本政坛的那些领导人,不是缺乏冒险能力就是缺乏意愿。现在,牢牢掌握众议院的安倍晋三有机会来证明自己的才干,抹掉其首个任期内的不快回忆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