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海东:未来之城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理海东新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2-19 13:45
向山要土地,向山要发展--这是大理海东新城的规划思路。而这座如“理想国”般的山地新城,也将成为大理实现跨越发展的突破点
杨志东提起右脚,重重地跺了跺地,掷地有声地说:“三年后,这里将崛起一座10平方公里的新城。”
杨志东的回忆中,荒芜贫瘠的山坡,因植被稀少,被雨水冲刷出条条沟壑,露出瘦骨嶙峋的石头;一条条沟壑如下山的蛟龙,裹挟着流失的泥土,直扑山下碧波粼粼的洱海……这一切构成了海东新城建设前的面貌。
海东新城位于云南大理市东部,包括洱海以东的上关镇、双廊镇、挖色镇、海东镇及凤仪镇等,紧邻下关城区,面积约700平方公里。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海东人,现任海东管委会主任的杨志东对海东地区熟稔异常--海东的每一寸土地,都留有他成长的汗水和足迹。他微眯着眼,凝望着洱海西岸的大理古城,以及古城后巍峨雄峙的群峰,默然无语。
城市变奏之一:嬗变
《说文解字》对“城”的解释为:“城者,所以安民也。”意思是,城的功能作用是为了防止大型野兽的侵扰和外族部落的残杀掠夺,保民安民。
6500多年前,华夏远古先民们胼手砥足,在现今的湖南澧县城头山筑城,这座威武雄壮气势非凡的古代王城被今人称作“华夏第一城”、“城池之母”:高10米、基宽37米的城墙用土夯筑成,城墙外是深约2米、宽约50米至80米的护城河。城内,一条由红烧土铺成的笔直道路横贯东西,各区域功能明确,南面有宫殿区、居住区、作坊区甚至集市区,北面是墓葬区。古城中出土的一件件精美文物,闪耀着传承更迭的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光泽。
1233年前,雄才大略的南诏王异牟寻到了大理苍山脚下,认为此地“山河可为屏障,川陆可养人民”,是建立国都的风水宝地,于是在苍山脚下建立了羊苴咩城并从巍山迁都至此,缔造了五朝故都的南诏盛世。1075年前,段思平灭南诏国建大理国,又续写了316年的辉煌篇章。
630年前,改朝换代后的明朝帝国在毁于兵燹的羊苴咩城废墟上重建大理古城,古城东西宽约1000余米,南北长约2000余米。这个洱海之滨的都城,一直是滇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到1961年,大理政治中心南移下关,在西洱河畔靠钢筋混凝土逐步构建出现代化城市--大理市。
回眸,数千年的风雨早已将“城头山古城”化为一片土丘,但是6000多年前的阳光依然普照大地。照耀彩云之南的大理,照耀着630年前重建的大理古城和笼罩着一层雾霭的大理市(原下关市),照耀在海东这块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土地上。
城市变奏之二:突围
根据对出土文物的碳14测定,距今5000年到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海东和海西都是大理白族先人繁衍生息的摇篮,是白族先民最早的三大板块之一--“东洱河蛮”的故园,以及白族文化发祥地之一。但因地理环境的约束,从汉武帝经略云南至今,这块闪烁着洱海文明的土地除少数风流人物震古烁今外,一直沉寂至今。
2003年9月,云南省政府作出了“将大理建设成为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吸引力大的滇西中心城市”的重大战略部署,六年后,云南更提出“着力加快海东开发,打造高原山地生态城市,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海东片区打造成科学发展的样板、生态城市的样板和国际化的康体休闲度假城市的样板”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至此,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滇西建设中心城市的布局全面成熟。而海东新区成为聚焦点,亦是必然选择。
海东即洱海东部地区,毗邻洱海,集山、海、湾、岛、湿地于一身,由于地形多为山地,地质结构为碳酸盐,缺水,非常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一直处于半封闭状态。
2009年3月云南省政府召开大理专题工作会议,提出“保护洱海、海西,开发海东、凤仪”的“两保护、两开发”战略思路。省委书记秦光荣曾为云南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城镇描绘过这样一幅蓝图:“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城镇朝着山坡走,田地留给子孙耕。”
2012年,隶属于云南大理州的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下称海开委)正式成立,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专门负责推进海东开发。由此,海东开发的相关机构、体制、职责得以进一步健全、明晰。
在大理州委书记尹建业看来,大理州在云南整体激烈的区域竞争中面临空前的压力。他说,2011年,全州生产总值虽在全省排名第5,但横向比较却只占昆明市的22.65%。发展不足、发展不平衡,依然是大理最大的州情。大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有新的突破口。
数据显示,大理市面积约1815平方公里,其中70%是山地、15%是水域、15%是坝区;而窘迫的现状是:下关城区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城市发展空间逼仄;海西片区(洱海西边坝区)集中了大理主要的耕地和历史文化资源,必须严加保护。
而若要实现国家正式批准的“桥头堡”战略规划中的定位,即成为“滇西综合型中心城市”,大理市必须承载起滇西商贸、物流、总部经济、金融、商务、教育、医疗、工业、服务中心等多种功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大理必须突围,破局东进,在海东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向荒山要土地、要生态、要发展”--这不单是大理发展空间的突围,是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滇西城市群的手段,更是中国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艰难的探索和创新。在国家加强保护耕地的政策背景下,云南省委、省政府的脚步,精准地踩在了“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鼓点上。
官方资料显示,海东片区可开发建设面积为40多平方公里。按照《海东新城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城市新区发展选择依山而建,尽量少占或不占优质农田,向山要土地,向山要发展的思路。规划按“一带、一主、三组团”布局,一带:指洱海休闲景观带;一主:指大理海东城市新区;三组团:指挖色组团、双廊组团、上关组团。山地城市建设蓝图的初步形成,将有效解决集约利用土地问题和人地之间的矛盾。
按照规划,2015年,海东新城将实现10平方公里的开发,并引入8万人口,建成初具规模的山地新城;到2025年,实现开发面积30平方公里,把海东打造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生态城市的样板和国际高原山地生态城市的样板。
作为大理白族文化发祥地的海东,在历史的门槛上等了数千年,终于迎来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大理复兴的画卷,正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徐徐展开。
城市变奏之三:复兴
新时代的“大理三城记”正在洱海边浓墨重彩地书写,历史、现实和未来正在大理重叠、融合、衍变……
杨志东为记者条分缕析地阐述:大理古城代表历史,大理市就是现在,海东新城就代表未来。历史、现在和未来三位一体,共融共生,就是要实现大理的复兴。“所以,我们把保护放在大理古城放在海西,把提升硬件和功能补位放在下关,把开发发展放在海东,这是我们对大理三座城的定位,也是大理市建设的最新布局。”
2010年,当上海世博会喊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时,交通阻塞、人口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现代城市的痼疾已在许多城市显现。很多人无不忧心忡忡地感慨:当科学文明渐渐替代了历史文化,当成本效益慢慢掩盖了文化元素,当生产效益催生了专业制度,当视觉艺术取代了美学观念,我们如何才能建造出好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有人说,当下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建筑试验场,传统、文化和个性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认为,“建筑和城市之魂是文化,中国建筑和城市建设的危机,实际上是文化灵魂的失落。”
从羊苴咩城到大理古城,再到大理市,有几千年历史底蕴的大理人要在海东建造什么样的城市?什么样的“理想国”?
杨志东说,在中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海东新城不但要在规划上做精做细,还要把白族建筑文化的特点融进去,让精神文化和城市文明等“软实力”文化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把海东新城建设成传统和文化的家园,“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500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回头再看,海东新城将像大理古城一样成为经典。”
为了让人们在洱海之东的山城更“诗意地栖居”,海开委紧紧抓住“规划”这个龙头,筛选了多家设计单位,并借鉴国内外依山傍海山水城市的建设经验,坚持合理布局,完善基础设施,突出产业支撑,推进城乡统筹,保护生态环境,体现城市特色,打造高品质的山地“理想国”。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海东新城从规划图上落地,海开委创造了“海东速度”:12天完成征地10952.9亩的奇迹,并实现“零上访”。
为了重塑海东新城的文化之魂,海开委对海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保护利用,并在金梭岛成立了“海东蓝盔群众艺术团”,以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本曲”为基调,以文艺表演的方式,传播白族文化,颂扬海东开发的时代精神。
从规划布局到基础设施建设,从建筑设计到园林绿化,从能源利用到环境保护,从产业支撑到人居生活,从山水空间到城市意境,海开委都在按最高标准,依照“山、海、湾、岛、湿地”等自然地理地貌,塑造一种全新的城市生态,打造国际一流的山地新城。
在海开委的精心选择下,一大批项目正接踵而至落地海东,一座前所未有的山地新城正在海东贫瘠的山地上如雨后春笋节节生长。
6000多年前的阳光依然普照着大地。阳光下,那些忧心忡忡地为寻找“理想国”而走来的华夏远古先民们,或可在海东规划图上看到他们几乎所有的美好期望与未来。
文|《小康》记者 齐岳峰 陈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