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的市场供给——富生态的理论探索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电商,公共品,富生态
  • 发布时间:2013-07-05 16:32

  富生态的现象特征在于,它以分享的形式,以生态方式通过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实际是对传统商业以归属权利为基础独占财富的扬弃,背后深层原因在于,商业生态本质上是对可分享财富的利用。

  电子商务正形成“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态”的结构。小前端、大平台都好理解,但富生态到现在为止,还缺乏理论上的论证,导致其中规律不好把握。有一本书,我觉得对理解富生态,具有理论参考价值。这就是弗雷德·E·弗尔德瓦里的《公共物品与私人社区——社会服务的市场供给》。

  社会服务的市场供给,这个说法有语病吗

  社会服务的市场供给,以经济学的标准理论衡量,这个说法有语病。因为社会服务是公共的,而市场是商业的。社会服务的主体,是政府或社会组织;商业服务的主体,才是市场上的企业。让市场去提供社会服务,不是关公战秦琼吗?

  可富生态要做的事,正是让关公战秦琼,让商业性的市场,去提供它原来不提供的公共品。富生态作为生态系统的商业网络,最鲜明的特征在于公共性与生物性的统一。

  弗尔德瓦里的研究,实际介于公共品理论从布坎南的机械论向未来的生态论的转型中间。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机械论与生态论的不同。按照布坎南在《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中的观点,“纯公共物品相当于‘免费物品’”,而“任何对纯公共物品或服务征收使用费的尝试,都会导致无效率”。这显然不符合互联网免费模式特别是苹果商店模式的实际,苹果把商店免费了,而且偏偏是“征收使用费”,不仅没有导致无效率,偏偏效率还大为提高。

  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逐层解析一下。

  生态的产权主体:所有权社区

  生物性与商业性相比,生物性意味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更具公共性;不像商业性,你是你,我是我。当商业转向生态,形成商业生态这个“四不像”时,一系列变化发生了。

  首先从产权主体上,出现了布坎南未曾预料到的新情况。这就是除了企业外,社区的加入,形成了“所有权社区”。企业是纯商业性的,但社区却具有公共性,二者一结合,情况就开始变复杂。社区演化到后来,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互联网、网络社区、SNS等等构成富生态的东西。所以研究富生态,首先要研究所有权社区。

  弗尔德瓦里对所有权社区这个概念进行了专章的剖析。据他介绍,所有权社区的思想最初起于斯潘塞.希思.麦卡勒姆,他在1961年发表了《所有权社区》一文,探讨与纯商业的企业不同的企业-社区复合体(它演化成今天的富生态)。麦卡勒姆通过分析酒店、工业园区等带有社区性质的经营场所,发现以往人们对财产的界定偏窄,没有把免费的社区包括进来。而这些市场运作的企业,都提供有公共免费空间(相当于互联网免费模式的平台),免费并没有像布坎南说的那样影响这些企业的效率。

  弗尔德瓦里分析认为,布坎南虽然提出俱乐部概念,但附加了条件,假定“俱乐部会所”产品具有排他性,情谊(camarardrie)不算一种物品。这相当于把SNS中的情感、电子商务中的诚信这类生态因素排除了。而社区富含的生态元素(关系、信任、情感等),本来可以有效化解复杂化成本。

  产权二元化生出公共性与商业性的并存

  产权主体变化带来产权本身变化,出现支配权与使用权二元分化。支配权是一种买的权利(所谓买断,就是买来垄断),使用权是一种租的权利(所谓租用,就是租来“使用”)。,在生态条件下可以造就公共性与商业性的统一。

  买与租的区别,在产权上是支配权与使用权的区别。通过买,人们获得的是一个对象的归属权;通过租,人们获得的是一个对象的利用权。举例来说,云计算中的SaaS,前一个S对应的是软件的支配权,后一个S对应的是软件的使用权。分享型经济在这里是指,对于软件不买只租。也就是说,并不取得支配权,让软件仍然归属于原作者;只取得使用权(许可使用),按使用权收费,即按利用软件的情况来收费。租的本意,就是按利用收费,按使用权收费。租金就是使用费。租与买在这里很好区别:租一个房子,不等于这座房子归属于你,它仍然是主人的;但主人可以凭借他对于房子的支配权,而要求你按使用付房租。

  希思发现,“公共服务的价值表现为租金”。租金最初是与土地经营联系在一起的,希思注意到前人没有发现的“土地所有者”具有“既是私有又是公共的自然机能”的特点。我称之为支配权与使用权的双层经营。我国农村广泛实行的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的双层经营,就是一种至今仍有活力的“所有权社区”的产权形式。

  如果说,企业是按照买的逻辑寻求利益最大化,那么,社区则是按租的逻辑寻求利益最大化。正如斯蒂格里茨发现的:“社区选择的是公共物品的土地租金最大化。”富生态相当于把经济关系从买转化成了租。

  租何时比买更有利:寻找“搭便车”的解药

  自古典经济学的重视以来,不再起眼的租金,忽然在后现代条件下有了赚大钱的妙用。租金被发现居然具有在生态条件下化解搭便车的作用。

  传统的市场,是按租买不分来设计的。买的权利不能开放(也就是支配权不能免费)的原因,是因为存在搭便车。但如果把租与买分开,一旦租的收入超过买的收入,就存在另一种相反可能:把买的部分免费,通过租的部分补偿。只要租金高于成本,免费就从“不符合经济规律”,变为符合经济规律。而网店可零成本无穷复制,现实地满足了这个条件。

  弗尔德瓦里已经明确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消除‘搭便车’”一节中,他说:“巨大的土地外部性其本身就是公共物品,所以,它产生的场地租金致使‘搭便车’现象得以消除。”网络在外部性上,与土地有得一比。也可以说:巨大的网络外部性其本身就是公共物品,所以,它产生的使用费致使‘搭便车’现象得以消除。这是富生态存在的理论根据。

  小结:回到李嘉图,看财产利用权的否定之否定

  李嘉图认为,犠饨鹗腔竦蒙厥褂萌ǖ闹Ц恫钩ソ穑刈庖酝恋厥褂萌ㄓ胨腥ǎㄊ滴槭羧ā⒅淙ǎ┑姆掷胛疤幔匀凰斜鹩诼蚨贤恋乇旧淼拇邸:笙执眯枰氐焦诺渚谜飧雒馍侠础?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和网络经济,对租金的态度经历了正反合的历史,反映了不同商业文明对财产利用的态度变化。自然经济高度重视财产利用,工业经济更加重视财产归属,网络经济在更高的历史阶段上,螺旋式上升地重新肯定了财产利用。这不是偶然的。

  富生态的现象特征在于,它以分享的形式,以生态方式通过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实际是对传统商业以归属权利为基础独占财富的扬弃,背后深层原因在于,商业生态本质上是对可分享财富的利用。

  姜奇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