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洗牌”洗出来的精彩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职场,梦想,二次创业,小米手机
  • 发布时间:2013-07-25 16:01

  人到中年,对于安于现状的普通人来说,时间不过是一天又一天的单调重复,生命景致也像风吹过麦田,一望可知尽头。而对于那些不安于现状的行动派来说,中年却是另一段征程的起点,“梅开二度”又一春。对他们来说,年龄不是问题,急流险滩不是恐惧,真正的障碍来自自身——能否超越自我,摆脱以往的荣耀与安稳。当身心笃定,他们就像推着巨石上山的西绪弗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再不能阻止他们的脚步。

  没有人知道,看上去“手无寸铁”的他们,实际上已拥有了一整套超级无敌的“装备”……

  为什么——梦想

  2007年12月24日,雷军辞去金山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以下简称“CEO”)之职,成了“退休老干部”。那时,雷军已有“中国互联网业活化石”美誉——22岁,以中国顶级程序员的身份被金山总裁求伯君慧眼识珠,成为金山第六名员工和联合创始人;34岁,将自己创办的卓越网卖给亚马逊;37岁,带领金山成功上市。

  离开金山后,雷军一度沉寂,随后变身天使投资人,成功投资17家公司,成绩斐然。

  人到中年,名利双收的雷军却迷茫了。有记者试图揣摩雷军当时的心态:“是不是因为你没有干成一个像马化腾那样的公司,你憋屈?”雷军认真思考,然后摇头:“其实我就是想做一件伟大的事情,享受骄傲、自豪的感觉。”

  对于有闲有钱的雷军来说,“挣钱的欲望没有把一个东西做成功的欲望高”,他急需一份称得上伟大的事业来帮助他摆脱过往。

  在梦想和重新登顶事业的强烈愿望驱动下,雷军踏上二次创业的征程。

  2008年,雷军先说服了同样有创业打算的好友林斌,开始了小米科技的艰难起步。此后,他们几乎每天都要见很多人,向别人介绍自己是谁,要做什么,想找什么人。只要被他们“盯上”,就恨不得从早上聊到晚上一两点。最终,雷军旗下汇聚了14个手机制造业内“牛人”。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在苹果、Andriod系手机、诺基亚和微软的结盟下横空出世。在小米限量版工程机发布会上,雷军终于以小米科技CEO的身份揭开了“小米手机”的神秘面纱。由于场地有限,发布会现场,很多人席地而坐,预购小米手机的“米粉”队伍排了一百多米。

  小米手机的问世令雷军再次声名鹊起,用户也由最初的100人不断上涨,截至今年春天,已突破1500万。

  “创业就像跳悬崖,只有5%的人会活下来。”雷军说,“但是你又想去搏一把,觉得不搏这一次,人生愿望没实现,太不过瘾了,所以我决定往下跳。”“我坚信人因梦想而伟大,只要我有这么一个梦想,我就此生无憾。”

  正如雷军所说,人因梦想而伟大。梦想能最大化地激发人们深藏内心的潜能,在它的推动下,很多人到中年、生活安稳、事业平顺的人们摆脱旧我,走上创业之路,最终走向优秀和杰出。

  靠什么——眼光

  1987年底,在深圳南油新村一破旧居民楼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张了。44岁的任正非和5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2.4万元资金勉强撑起这家“小铺子”。

  起步阶段的华为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为了生存,任正非绞尽脑汁。据说华为在初创的时候甚至卖过减肥药。一次,任正非听说卖墓碑的生意赚钱快,还派人去调研过。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让任正非帮忙销售一些程控交换机设备。此后,任正非成为香港康力公司的HAX模拟交换机代理商。对于当时身处深圳的公司而言,凭借特区的信息优势,只要从香港进口产品到内地,就能赚取相当可观的差价。任正非与他人不同,他在此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战略眼光。在同行们还忙于哄抢代理订单时,任正非却敏锐地发现,当时国内使用的通讯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整个市场都被跨国公司把持,民族企业全无立锥之地。任正非认为,这就是他未来努力的方向、事业翻盘的绝佳机会。

  1991年9月,任正非把有限的资金全部投到程控交换机研发上。同年12月,首批3台BH-03交换机包装发货。此时,华为公司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再不出货公司就面临破产。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年,当华为的交换机批量进入市场后,当即创下1.2亿元的巨大产值,利润过千万。

  20年后的今天,华为已在德国、瑞典、美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6个研究所,并与运营商成立了28个联合创新中心。截至2012年12月31日,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41948件,国际PCT专利申请12453件,外国专利申请14494件,累计共获得专利授权30240件……

  对于华为来说,最值得庆幸的就是公司从初创起,紧紧守住具有高度成长空间的行业。而这个行业,是任正非在纷繁的机遇中大浪淘沙般准确攫取而来,他对机遇的准确把握和前瞻性的视野对华为日后的成长意义非凡。

  “走一步,看十步”是一种战略眼光,这也是许多中年创业成功者的重要素质。能在别人看来习以为常的事物上洞察更深远的价值,任正非向人们证明了,拥有前瞻性眼光的人,才能成为行业的先驱。

  拼什么——胆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大批生产销售摩托车及配件的民营企业都汇集重庆。尹明善放弃出版发行生意,来了个180度大转舵。

  1991年,尹明善听朋友无意中说,他每个月需要几百台发动机,而本地大企业又不愿意把发动机卖给小厂。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尹明善随后对摩托行业状况进行了仔细考察。他发现,制造摩托车发动机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第二年,只有20万元资金的尹明善成立了重庆市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那一年,尹明善已54岁,乐天知命的年龄了。

  在不足40平方米的车间里,当尹明善雄心勃勃地向手下员工宣布“我要造出全中国、全世界没有的摩托车发动机”时,职工们有的捂着嘴偷笑,有的忍不住笑出声来,还有一个假装咳嗽跑到门外。

  半年后,尹明善果然率领员工们用简陋的机器设计出摩托车的关键零配件。此后,又先后研制出当时全国独一无二的100毫升四冲程发动机和100毫升电启发动机。两个全国第一,一下子就为他赢回3100万元。

  这还不算。2004年,65岁“高龄”的尹明善又开始了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冒险——挺进汽车制造业。2005年4月,力帆的第一辆四轮轿车亮相。2006年1月19日,力帆520轿车全球同步上市……

  尹明善是个胆识过人的冒险家,正如欧洲一句俗谚:“具有不寻常的胆识,才可建立不寻常的事业。”

  对经历职场洗牌的精英们而言,创业需要胆识、激情、创新和突破,更需要清晰的思路和理性的准备,唯其如此,才能在厘清现状、找准定位、突破瓶颈之后逆势突围。

  在这场中年才拉开帷幕的职场洗牌大戏里,有的人抽得了好牌,细看却只有一张,唯有咬牙一路前行,直到迫不得已、生死攸关之时才敢动用它来放手一搏,赢得一个绝处逢生、峰回路转;有的人抓到了一手烂牌,但没有轻易放弃,而是沉得住气,看准时机稳稳地打好每一张牌,最终出奇制胜……职场再“洗牌”洗出的诸般精彩人生告诉我们,中年创业,不只是勇敢者的游戏。

  文/梅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