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评估N步走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创业
  • 发布时间:2013-07-25 16:05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在漫漫创业路上, 中年人的创业更是如履薄冰。

  众所周知,几乎九成以上的创业梦想最后都会落空。事实上,二次创业获得成功的几率大约不到1%。

  成败之间,除了不可控制的机遇、运气等因素之外,怎样选择开始,也是决定结局的关键。

  创业本身是一种在做中学的高风险行为,不过,对于那些先天“体质不良”、市场进入时机不对、或者具有致命瑕疵的创业构想,如果创业者能事先以比较客观的方式进行评估,那么,许多悲剧性的结局就不至于发生。

  对于大多数中年人来说,创业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项生活体验。但如果真的将创业付诸实践,它就和生活绑定在一起,就不可能“创业是创业,生活是生活”了。

  多数人在创业时会感到疲惫、迷茫,很多人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但其实这种“正常现象”是可以避免的。商海奔涌的激流告诉我们,投资创业并不是仅以一笔钱、一片地、一间房、一群人便可大功告成,其中的艰辛与奥妙只有涉足其中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创业背后是艰辛,是风险,只有做好创业评估,才能远离不必要的风险。

  选行业,越熟越好

  “入行”是创业的开始,行业的选择是决定企业运营风险高低的重要因素。通常来说,创业者对行业的熟知程度与企业的运营风险成反比。所以说,在创业者选择行业时,一定要对这一行业比较熟悉,而且越熟越好,不要光凭想象、冲劲、理念做事。

  北京众行国际教育执行总裁惠鹏在讲述他的创业经历时说,从他大学毕业到创业,其间十年一直在为别人打工——想要了解一条河的态势,水流急不急,河水深不深,只有自己趟过之后才能知晓。不要贸然进入自己涉足不深的行业,在挑选行业时,先试着探探路,测测深浅再做决定。

  在创业选择阶段,“跟风”是创业者通常的一种心态。这种创业选择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因此其潜在的风险也就不言而喻。中国人做许多事情,向来喜欢一窝蜂赶流行,创业也不例外,但创业者却对这种“跟风”的风险视而不见。热门的加盟行业,往往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每个时期都有那个时期流行的行业,现在流行的行业,自然把以前流行的行业淘汰了,而下一个即将流行的行业,又会在未来把现在流行的行业淘汰,周而复始,不断上演“老板轮流做”的戏码,只是看行业存在的生命周期有多长罢了。

  近年来,各类地方特色小吃十分流行,吸引了众多创业族抢搭这股流行潮,甚至有人预言下一波即将引爆热潮的是日式拉面店,因此,不少创业族又开始蠢蠢欲动。然而,蓦然回首,那些流行一时的餐饮小店所剩寥寥,一些曾经引领风潮的加盟店老板,在短暂的风光之后,不是以闭店收场,就是面临同业的无情竞争。

  做计划,切勿蛮干

  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形成文字形式的计划书。创业不能靠蛮干,创业者要注意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细节。比如一份企业计划书,既是开办一个新公司的发展计划,也是风险资本家评估一个新公司的主要依据,如果创业者的企业计划书(一般是经过某种修正之后)被认可,风险投资家就会向该创业者投资,这时,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的真正联合就开始了。当资金有了保障,一个新的企业也就诞生了。

  帕洛阿尔托的财产经营公司经理皮彻·约翰逊说,风险资本家的作用就像牧师,对创业家起到了一种心理按摩的作用。可见企业计划书是企业成功运营的有力保障。在硅谷,有些公司的计划书带有传奇色彩。例如,坦德姆公司在1974年制订的企业计划书中所做的销售额预测,与该公司1982年实现的销售额(2亿多美元)惊人地接近。

  在制订创业计划时,乐观自信固然可以让自己开心点儿,但盲目的乐观自信往往是灾难性的。关键是如何区分盲目的乐观自信和真实的乐观自信,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种,那么你就是盲目的。真实的乐观自信是建立在对现实的准确把握基础上的,是建立在自己可控因素之上的。

  在美国硅谷有一家名叫Startup的公司,公司首席执行官(以下简称“CEO”)对未来充满信心,在一次全体大会上他提出自己的BHAG(Big Hairy Audacious Goal——令人震惊的宏伟目标)计划,成为在办公用品采购网上最大的B2B企业。在几乎花光了1700万美元后,公司倒闭了。很显然,这位CEO的乐观和自信是非常盲目的。

  搭班子,平衡为上

  企业的创办者不可能三头六臂,更不可能万事皆通,他可能是技术方面的天才,但对管理、财务和销售可能是外行;他也可能是管理方面的专家,但对技术却一窍不通。即便创业者是个罕见的通才,但在很多细节上也是分身乏术。因此,建立一个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合作班子,对降低企业创办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一个技术平衡、能力相当的创业团队,应当包括有管理和技术经验的经理、财务、销售、工程以及软件开发、产品设计等其他领域的专家。当电子游戏公司活影于1979年开张时,它的主要创业人是来自唱片工业的吉姆·利维。他很快招来另外四个创办人合伙,他们是被阿塔里公司解雇的电子游戏设计师。活影公司得到了70万美元的风险资本,制作出一种影像游艺机,风靡一时,在1981年,其销售额迅速达到6000万美元。利维说,如果他的班子里没有那四个合伙创办人,他很难得到后来确保了活影公司开张的风险资本。

  “心”要素,全副武装

  做事“专注”对于成长型企业更加重要。你的竞争优势往往并不体现在你拥有多少资源、掌握什么独特的新技术,而在于你比别人多了一份执著、一份坚持、一份专注。在默默专注中,在富有远见但又脚踏实地的创造中,很多时候,奇迹就这样产生。

  惠鹏在这一点上也颇有体会,他说:“我的公司只从事人力资源方面的业务,可以说是做到了专注,但专注并不意味着没有创新,我们把人力资源具体到六大模块,并分别进行教育培训,这就是我们的创新。”

  “将心比心”的心态在创业中也不可或缺。做企业就要“把人当人看”,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奇难无比,没有人不把自己当人看的,也没有人不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当人看的。可是对于你的客户、员工,做到将心比心,太不容易了。

  海底捞餐饮连锁公司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他们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照顾员工,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充分信任,充分授权,给每个员工依靠个人努力争取工作升迁的空间和机会。员工们则以此为动力,亦做到将心比心,真心地服务顾客,甚至到了某种“变态”的地步。所以提升企业活力,降低企业运营风险,需要从企业顶层做起,做到将心比心。

  文/曹婷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