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仁喜:建筑的禅意
- 来源:艺术与设计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姚仁喜,建筑,禅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8-22 16:18
在7月份刚刚公佈的2013世界建筑奖(WAF Award)入围名单中,姚仁喜设计的乌镇剧院与水月禅寺两者都名列其中。姚仁喜是一位台湾建筑师,也是大元联合建筑师事务所的主持人,姚仁喜在早年就被认为是台湾现代主义的领军人物,曾一度改变台湾建筑界的思想观念。他涉猎的领域不仅在建筑方面,也参与电影製作、宗教文化传播等多种文化事业。乌镇剧院落成之后,获得外界不少关注,乌镇戏剧节的发起人之一,话剧导演赖声川说有姚仁喜设计乌镇剧院是我们的福气。那我们或许也可以从戏剧场景转变的角度,一窥姚仁喜的建筑天地。
乌镇,楚门的世界
青藤、白牆、黛瓦,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梦境总是沁人心脾。2002年,一部电视剧《似水年华》把江南水乡乌镇带进人们的视野。随后,乌镇成为当时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大批游客蜂拥而至,小镇也兴建了许多客栈酒肆来接待这些游人。老居民做起了小生意,总归是轻閒好赚钱,胜过种田打渔那麽辛苦。当然,乌镇也并非只是个例,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几乎所有的特色古镇都历经了商业、旅游业的侵袭,或主动或被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无论打开寨门是喜多是忧多,被逐渐展示在世人面前已经是这些文化遗存无可避免的命运。
乌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人称东南西北四栅。最早被开发的是东栅,而新近开放的西栅景区要比东栅大三四倍。按民间的说法,东栅是平民住家,西栅则是中产宅地。西栅由公司统一运营管理,场景是刻意营造的,却也营造得颇有情调:街坊邻居扮演的渔夫立在船头,河里虽少有鱼虾,但红灯绿瓦、鸬鷀昂然,也不失整洁典雅。置身其中,吃吃喝喝逛逛,看看戏听听曲,真是任谁也不忍离去。赖声川向姚仁喜邀约设计乌镇大剧院的时候,说乌镇就是“楚门的世界”,真是一语中的。
2013年5月9日,为期11天的首届乌镇戏剧节拉开帷幕。赖声川导演的《如梦之梦》作为开幕大戏在这个耗时3年建成的乌镇大剧院上演,“演员许晴绕着回字形的舞台,嫋嫋婷婷一圈一圈行走,8个小时演下来,许晴在台上走的路至少有五六公里。”戏里,许晴扮演的是上海滩名妓顾香兰。顾香兰的一圈圈行走,是《如梦之梦》主题最直观的表达:世上因果相循,我的梦境里嵌套你的梦境,你的人生里有我的人生。可能很少有建筑师会被赋予这样的要求——用一座现代建筑来修葺一个梦。于是这种独特的结合使乌镇变得更神秘梦幻。
乌镇剧院为戏剧节而建,就要为上演各种形式的创意戏剧和实验性戏剧做好准备。鉴于这点,建筑师姚仁喜为保证剧场空间有足够的灵活性,特意设计了两个可以打通的剧场:主剧场1200座,多功能厅600座,“背靠背”共用一个舞台。平时,两堵隔音牆把舞台一分为二;如有需要,隔音牆打开,两个剧场合二为一,观众从正反两个方向看向舞台。原本剧场设计在所有的建筑设计门类中,技术要求就很高,现在看似简单的概念无疑又提高了难度係数,建筑师需要在隔声、音效、灯光、舞台视野等多方面小心处理。
剧院选址在西栅主体街区之外的一片桃树地上,虽有水系植被的间隔,但现代剧场要求至少26米的挑高,对附近两层的江南砖木结构建筑来说,仍然是庞然大物。剧场被划分成两个剧场之后,才相对降低了高度要求。剧院外立面一实一虚,姚仁喜在材料肌理上花了不少心思:剧场的立面为实,用厚实的京砖砌成的若干片弧形的牆,每两片牆之间有落地的玻璃窗,近乎矩形的窗框,像一个个巨大的取景框;小剧场立面为虚,内层用玻璃幕牆,外面饰以木窗花。这些窗花都是业主多年从周边收集到的老船木。仔细看,上面有蛀孔。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夜晚的剧院透出斑斓的光彩。
从台湾来的现代主义领跑者
姚仁喜是台湾当代非常重要的一位建筑师,1985年成立大元建筑事务所后,独立开业至今近30个年头,也带领大元成长为亚洲最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回顾姚仁喜的从业历史,实践大学设计学院可以算是他设计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从材质上,实践大学设计学院以清水溷凝土营造,牆面范本拆除之后不再贴任何饰面,建筑厚重而粗野;从节能上,根据太阳高度角在水准竖直两个方向排列放置铝质遮阳板,有一种直接的现代工艺感。而到2003年姚仁喜再次设计实践大学图资大楼和体育馆时,建筑的体量明显变得轻盈通透许多——大量使用玻璃,有漂亮的夜景。近几年来,兰阳博物馆和乌镇剧院也都表现为简单的形式,呼应当地文化的材料肌理,“重”到“轻”,旁人看来,这也许是姚仁喜风格最显着的一个转变。
但姚仁喜自己回忆道,他在设计语言上倒没有刻意求变,这几个项目的不同是因为项目本身的文脉差异造成的。实践大学设计学院是实践大学的大门,是一个可以穿透的建筑,而且它所在的基地很不完整,溷杂在一堆高密度的建筑群中,建筑不得不与周边其它建筑对话,所以语言复杂,很难是一个独立的“宣言”;图资大楼和体育馆虽然也在校园内部,但占据了一块由绿地环绕的独立空间,所以形象本身就比较容易突出;兰阳博物馆就像是史诗电影中的小角色,周边环境有山有水有岛有平原,建筑要有一个明确的姿态与之相呼应;而乌镇剧院回到了江南水乡的烟雨氛围,只是剧场是现代的产物——水乡只有戏台。姚仁喜认为,植入新的建筑类别还要从空间和时间两个长轴上慎重考虑。不过,他的确也觉得,似乎随着时间的变化、经验的累积,他的设计越做越简单。他说自己内在是个喜欢复杂性的人——虽然有些矛盾,但他其实就是在试图把设计浓缩在简单的造型和词汇里,用简单来传达背后的复杂。
水月道场,宗教情怀
农禅寺是近年来姚仁喜另一个曝光较多的作品,位于台北市的北投,是一个禅宗道场。圣严法师请姚仁喜去做设计的时候,称禅寺应是一座现代的禅宗寺庙,于是建筑的时间性和精神性就有了源头。但圣严法师跟他提出具体设计要求时,却只有这样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描述——法师在入定的时候看到一座建筑,无法描述,唯一能说明意境的只有“空中花,水中月”六个字。又是一个以梦托梦。然而最终,姚仁喜还是成功地以水面为底、建筑为本,勾勒出道场微风轻拂、倒影漫动的精神氛围。
姚仁喜是学佛的,也翻译过不少佛学着作。佛教讲的智慧和自由的状态,姚仁喜认为对建筑创造同样很重要。自由不是外在的,而是没有造作,内在的无拘无束自在创作的状态。所以即使事务繁忙,姚仁喜说,公司95%的专桉依然是他在亲手设计。“当然,建筑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一定要仰仗分工明确的团队才行,小环节常常会是大麻烦,繁杂琐碎可能会慢慢淹没建筑师最初的热情。”说到职业感悟,姚仁喜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回归到中心,回归“为什么”要做。而他工作的中心——“做好的设计”,也要回归到“做自已觉得好的设计”。自己觉得好是件很难的事。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大部分时候都是自己跟自己对话,这种对话往往不是友善的,而是一种自我辩论、自我折腾、不断迷失的过程。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可能要修炼到一定程度,才会有一种自在的状态出现,随之出现自在的好设计。
“人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也有很多期待和恐惧,所有这些都会造成我们的困扰,使人心像一杯水溷浊、看不清。心是溷浊的,设计就不会好。佛家讲一个人的见地很重要,见地明晰了,零碎的东西就会归位,我们也就不会被很多事拖着走。至于这个见地是什么,是要随着时间调整的。”
文 Article>基卡 Jika 图 Pictures>姚仁喜 Kris Yao,大元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Artech Archit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