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起学生科学探究热情之火

  • 来源:当代教育界
  • 关键字:科学探究
  • 发布时间:2013-08-31 08:44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教师只要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探究内容及目标,组织引领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亲历过程,自主充分地开展活动,就能到达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现就如何引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谈谈点滴看法。

  1 有结构的材料引导探究

  探究活动的开展需要材料,特别是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实际的探究课题,提供或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探究材料,让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可以使探究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上《磁铁的磁性》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毛线、牙签等,学生任意准备两样物体,不料学生准备的材料都是一些学具和文具之类的物体。教学时,用自己思考的玩法尽情地用磁铁去玩这些物体,在玩的中,学生发现:磁铁有吸引金属的特性。如果老师在提供或布置学生准备材料时考虑充分点,在金属材料中不光是铁,还有铜、铝等物体,那就能顺利地引导学生发现磁铁能吸引铁的特性,何乐而不为呢。

  2 质疑中促使探究

  教学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的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可以使他们在探究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我在教学《浮与沉》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老师提供的泡沫、小卵石、空瓶子、木块等材料和学生自己准备的一些材料进行实验。观察有什么现象,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为什么泡沫、空瓶子、木块等会浮,而小卵石、小石子则会沉?空瓶子放入水底怎么会很费力?轮船是铁做的为什么也能浮的水面上,并且还能装很多的货物呢?……然而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解决的。

  3 猜测、辩论、倾听中启迪探究

  教学中,抓住相关的内容或有利的时机,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在猜测中互相启迪,可以使后面的探究更加科学、突出、深入。我在教学《周围的空气》时,出示一个空的烧杯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烧杯中有没有物质?有的学生说没有,因为烧杯是空的呀;有的学生说有,是空气。

  在他们相互争论不休的时候,有一位同学高高举着双手,迫不及待的喊:老师,老师!我来,我玩过空瓶子,把空瓶子口朝下按入水里,瓶子不会进水,再把瓶口歪一点,就会有许多气泡从瓶口跑出来,说明瓶子里有空气,我认为烧杯中也应该有空气。这样在他们相互猜测的争辩过程中,倾听他人的看法和见解,互相启迪思维,为后面探究泡沫、砖块、粉笔、小卵石、玻璃球等物体中的空气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课外延伸中深入探究

  教学中,从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出发,结合活动的实际情况,把课堂的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向课外延伸,把大量的探究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使探究活动不断的延续下去。比如我在教学完《改变物体沉浮》一课后,要求学生在课外去玩橡皮泥,运用不同方法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同学们的方法真多:有的做成船形,有的借助其他的物体把橡皮泥浮在水面上,还有的同学把橡皮泥做得很薄,轻轻地放在水面上也能浮在水面上,并提出塑料尺子、三角板等物体也有这种现象,随后同学们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仔细地观察探究,发现其中的奥秘是水表面张力的缘故,使探究活动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总之,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也不是通过一、两次探究活动就能培养起来。因此,要做一个点火者,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科学探究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引领他们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学生的探究性智慧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探究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明 丽

  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中心小学 (271606)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