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吹响“全网”时代竞争号角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1-28 09:18
1月13日,备受关注的“三网融合”终于有了重大进展。当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了“三网融合方案”。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提出了“两步走”的“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第一步,自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第二步,自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这意味着中国的三网融合终于有了自己的“路线图”。而“全程、全业务、全贯通、全光、全IP”的“全网”时代的开启,将对中国包含电信和广电的“大网络通信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局。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以后的新的网络形态,“全网”已经浮出水面。
广电全网运营商崛起
如今在中国,提到运营商,人们就会想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网融合表明,中国运营商数量会增加到5个甚至6个,产生来自广电系的电信运营商已无悬念。这或许将是未来几年“三网融合”带给中国通信业乃至全社会最明显的变化之一。
对此,众多来自广电和电信行业的业内人士都坚信不疑。据业内专家介绍,此次国务院通过的“三网融合路线图”虽然确定了双向进入的原则,但广电系运营商或许受益更大。
据透露,此次审议的“三网融合方案”明确给予了广播电视企业“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的权利。这等于给广电网络运营商开启了进入电信领域梦寐以求的绿灯。而电信可以做IPTV,却不能做播控平台,而且工信部主导的手机电视国标也没能抗住行标CMMB,因此电信停留在了既有格局。
一直以来,电话业务、宽带接入、IDC等基础电信业务都属于工信部管辖范围,需持牌照才能进行业务运营。宽带业务已由广电运营商运营多年,但从未涉及电话业务和IDC。虽然工信部在2009年明确了“双向进入、开展试点”八字方针,但实质性进展仍未获政策突破。
此次,据称经过13次易稿的“三网融合方案”首度从政策角度给予了广电系发展互联网业务的基础——获得“互联网国际出口”的权利。这也将使得广电系在未来的全网时代出现跨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全网运营商。而为了能与三家电信运营商竞争,广电计划通过“三网融合试点”扶植有实力的广电企业,整合广电资源。
事实上,早在2009年8月广电总局就印发了《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要求“加快有线网络整合步伐”并给出了覆盖全国网络的时间表:2010年底,全国大中城市城区有线网络的平均双向用户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2011年底,大中城市城区平均双向用户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其它城市平均双向用户覆盖率达到50%以上;2012年底,全国城市有线网络平均双向用户覆盖率要力争达到80%以上。
另据可靠消息透露,广电有意在数年内将广电运营商整合到8到10家,甚至最终整合到2至3家,进而形成与电信运营商实力相当的规模。
内容竞争即将开战
“受益最大的将是用户。”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认为,三网融合的实现将打破信息渠道的区隔,丰富的内容和充分的竞争将使广大用户受益。
确实,三网融合将改变普通用户的生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曾表示,在实现三网融合后,百姓家就不需要电视有条线、电话有条线,而是一种线路整合所有服务。除了可以节约资源,三网融合还实现了数据、声音、图像这三种业务用一个网络、一种平台进行服务,为业务创新提供了空间,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实现这样的要求,如何丰富内容将是关键。”一位电信运营商内部人士证实,虽然此次通过的三网融合方案原则上如许电信运营商可以“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但并未给予电信运营商最想要的播控平台,但肯定了“互联网电视”的合法身份,及电信运营商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这意味着电信运营可以通过合作大量获得内容,或是直接“买内容”。“很多互联网公司已经获得内容制作牌照,而且我们可以买国外的内容,甚至将来自己做也不是不可能。”这位电信运营商内部人士说。
似乎,电信运营商大量购买内容或筹划自建内容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前不久被炒的沸沸扬扬的中国移动收购腾讯的传闻,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并不是没有根据的“瞎掰”,引入腾讯合作对运营商来说意味着补足内容短板。而另据透露,一些广电企业的播控平台恰是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技术支持,而这些电信运营商也正积累技术和资源伺机待动。
“用户是很乐于竞争的,当然谁的节目好看,就看说的。”一位互联网专家指出,将来用户家里的电视、电脑等终端都可以接两根线,即可以看广电的节目,也可以看互联网或电信运营商提供的节目,谁家的便宜好看,就看谁家的。
博弈还有很多
“路线图出台并不意味着三网融合的实施障碍就全部消除了,接下来的问题还有很多。”业内专家表示,在各部主管门间、运营商间,甚至广电系和电信系内部还会有很多博弈。
首先,试点选择就将是很费脑筋的事。据悉,广电和工信部都想选自己强而对方弱的省市,比如广电就很看好北京、上海和杭州等地。而他们各自内部也将为试点选择做一番博弈。“工信部倒还好说,如广东移动这样的量级明摆着就得选它。而广电就是一盘散沙。”一位地方广电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当试点并不是件好差事,整合资源将很难,“老子整儿子好整,夫妻间整就难了。原来的国家有线模式的失败就是例子。”
北京歌华的内部人士也表示,由于过于敏感,北京应该放在三网融合的最后。但也有争先的。目前深圳天威、杭州华数等有线电视运营商,均已具备了三网融合的能力。尤其是杭州华数。杭州华数由杭州信息港转变而来,而杭州信息港早前则是杭州广电和早前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即“小网通”)合作成立,是中国目前业务最为全面的运营商,业务许可范围覆盖了所有的电信和广电系统,既有电信业务牌照,也有广电业务牌照,可进行固定电话、移动电话、Wi-Fi、WiMax、宽带业务、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地面广播电视等几乎所有业务。
对于广电的整合,杭州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高级副总裁励怡青认为“势在必行”。“早一天实现整合,对广电早一天有利。”励怡青表示,虽然整合并不容易,但杭州华数已经尝试做了广泛的“战略资源合作”。据了解,在杭州的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在去年就与江苏省广电网络签下同类协议,向江苏省广电网络提供数字化信息内容。而杭州华数也暗示他们可以实现江苏省的整合,但全国还很难。
另外,很多专家都曾指出,三网融合能否成功关键看管理部门的博弈。据称,此次方案几经易稿就是缘自主管部门利益冲突。甚至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次方案不公平,广电把电信运营商逼到了墙角,这将引发反弹,“电信运营商会运用市场手段整死广电运营商”。而“互联网国际出口未能向广电全部开放”和“电信没能获得播控平台”将为下一轮博弈留下伏笔。
对此,有人认为中国应该学习英、美,建议统一的主管部门。而此次试点阶段结束的时间也让人们浮想联翩。“2012年,将召开18大,以后政府进入换届,在大部制改革方针下,广电与电信进一步整合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曾剑秋却认为这只是一种巧合,中国可以有自己的管理方式。
一切问题的解答或许得看细则的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