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瑞茨:寻找互联网公司的DNA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2-01 11:16
当谷歌“退出门”事件甚嚣尘上之时,一位昔日谷歌的投资者、红杉资本合伙人迈克尔?莫瑞茨(MichaelMoritz)却悄然以讲师身份造访中国。
虽然曾经在谷歌身上大赚了50亿美元,这位华尔街的投资家却没有对谷歌事件做出点评,只是在清华大学畅谈了“创业者法则”。
在他看来,即便最初没有任何技术专利,没有任何商业模式可言的创业公司也可能大有造化,正如宝洁、新闻集团、联邦快递一样,“如果DNA是对的,它就是一块金子;如果不对,那就基本玩完。”
就是凭借着“创业者法则”,莫瑞茨用科技般的眼光发现了谷歌、雅虎、YouTube和PayPal等一系列互联网公司,并将他们送上资本市场的舞台,在新媒体的价值发现上,他似乎携带着一种超乎常人的基因和力量。
爱“唱反调”的记者生涯
1954年,莫瑞茨出生于英国加的夫一个难民家庭,那是威尔士的主要海港,在获得牛津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之前,他还参与编撰著名的文学杂志Isis,那时的他,几乎已经下定决心在英国的媒体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为了去英国《每日电讯报》工作,在1976年一个下着淅淅沥沥小雨的天气,他和《每日电讯报》的主编进行了半个小时的交流,而对方给他下的结论竟然是,“如果我是像你一样的年轻人,我会义无返顾去美国,不再回头。”
“没有风险,生活就很无聊”,这是莫瑞茨对生活状态的描述,他没有选择英国,而是像那位报社主编所激励的那样,来到了心中的胜地——美利坚合众国。
在这个国家,处处是机遇,处处也充满挑战,而他在没有掌控职业的方向盘之前,选择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在那里,他依旧研修着历史,如果算上在牛津大学的历史系生涯,他在这个行业里整整浸泡了七年。有人说,“历史就像一个档案馆,从来都是大人物的天空,而不会为小人物细细打量”,而这时的莫瑞茨还只是历史上的一个小人物,颇具文艺气质的历史小伙随后便转战于沃顿商学院,并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牛津历史系硕士、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按照常理,这是一条进入美国华尔街的绝妙通道。然而莫瑞茨却进入《时代》杂志当上了记者,那时的他,就好像1978年上映的电影《新绿野仙踪》里扮演布鲁克林学校老师的桃乐丝,在一场暴风雨中走入神秘的欧兹国……
而在《时代》杂志,他把自己牢牢地拴在记者的岗位上。其间,他被派往底特律当驻站记者,分析3家汽车巨头的财务状况,还协同记者站负责人,联合唱衰众人都看好的汽车巨头克莱斯勒,他们没有用零零碎碎的报道,而是用整书的形式将克莱斯勒的财务状况和市场窘境暴露得淋漓尽致,而《奔向破产》(GoingforBroke)这样的书名更是点中了汽车界的死穴。
“唱反调”就此成为莫瑞茨记者生涯的“神经中枢”,对于那些受到质疑的人物,纵然红遍半边天,也会成为莫瑞茨的“标的”。
1982年底,《时代》杂志正打算二度将苹果电脑创始人乔布斯评选为年度人物,莫瑞茨作为驻旧金山站站长,他正在乔布斯和一台苹果机器之间徘徊,最后他劝服编辑将乔布斯的头像换成了一台个人电脑。也正因为此,乔布斯从此拒绝莫瑞茨的采访要求,甚至号令公司内部,任何接受莫瑞茨的采访者都会被开除。
而据莫瑞茨调查,乔布斯并非是一位阳光而且充满创意的天才,只是狂妄自大的普通人,“不要迷恋乔布斯,乔布斯也只是个传说。”为了让更多人的认清乔布斯的真实面目,莫瑞茨将调查内幕编撰成册,讽刺地称作《小王国》,捍卫了作为记者的底线。
就这样,他在理智与现实存在纷争的记者生涯一干又是七年,而他未来成长的逻辑根源完全可以从这段记者生涯中追寻。
关注细节的投资家
在新闻生涯的七年中,他没有打高尔夫,只是业余时间拿起画笔,描摹事态万千。对于他来说,这些习惯很难改变。然而,却有一件事,让他对职业生涯的选择产生了质疑。
1984年,苹果早期的风险投资人,有着“风险投资业之父”的亚瑟?洛克因投资英特尔而再次浮出水面,在接受莫瑞茨采访中,莫瑞茨找到了英特尔成长的脉络,更看到英特尔在改写整个信息产业的历史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于是坚信,进入风投业应该是年轻人的选择。
几个月后,莫瑞茨离开《时代》杂志,琢磨着如何能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凭借着记者生涯的钻劲,莫瑞茨一步一步,从撰写风险投资简讯开始,发誓要攻下这块堡垒。
之后他便将目标锁定在由唐?瓦伦坦(DonValentine)创始的红杉资本,显然,莫瑞茨没有令人羡慕的投资经历,对于瓦伦坦来说,如果接纳这个年轻人就好像“第一次吃螃蟹一样,要么死去,要么免费”,但瓦伦坦在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一股“穷追猛打,刨根问底”的干劲,而这种精神正是风投行业所需要的。
1986年莫瑞茨加盟了硅谷最著名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开始寻找风险投资的“第一根桩”。其间,老天似乎对他特别眷顾,而记者生涯中所培养出的观察力和追问力更是助了一臂之力。
1993年,他看到个人电脑制造商外包业务的趋势,立马决定将资金投入新加坡的ODM厂商伟创力,风险投资首战告捷。1994年又在斯坦福大学比尔?盖茨楼后面的居所里,找到了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在那个摆放高尔夫球杆的房间他看到了创业者对互联网的狂热,更在隐约散落的灰尘中看到一幅媒体帝国的全景图,这一切再次激活了他心底沉睡的细胞。
100万美元换回雅虎25%的股份成为此行最大的收获,他相信,“伟大公司可以建立在不景气的时候”。回眸雅虎上市当天,股票从13美元一路飙升至33美元,那100万美元转眼像滚雪球般成了1.46亿美元的财富。
这样的上市充斥着一大串看上去确凿而又闪闪发光的数据,它曾引得数位投资人激动不已。而几乎就在大多数风险投资家对搜索引擎能成为一种商业模式说“不”的同时,莫瑞茨却坚定地选择了Google。尽管当时Google仅有12位员工,莫瑞茨却将一张价值1250万美元的支票仍给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因为他发现,这两位26岁的年轻人对技术细节如此熟悉,对科技前沿又如此敏感,从这两位年轻人身上,他看到另一个雅虎。
显然,莫瑞茨是一个善于在细节中挖掘真理的人,当Google在纳斯达克的舞台上实现资本与技术对接的时候,此前的投资又获得50亿美元的回报。这些经历的积累直接引领着莫瑞茨投资眼光不断前行,就好像余华在小说《兄弟》中写的那样,“他像野草一样被脚步踩了又踩,被车轮碾了又碾,可是仍然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
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总能逆风而上,然而莫瑞茨也有被大风吹到失败一边的时候,只是失败后的他并不沮丧,而是尴尬,在他看来,“风险投资需要的是乐观。”1997年至1999年间,互联网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莫瑞茨赶上了网络造福的末班车,斥资5350万美元投入Webvan,可惜2001年,互联网的破灭将Webvan赶向了破产的边缘,5350万美元由此化为灰烬,为此,他也曾感叹,“风险投资也是一个挫人锐气的行业。”
但是对他来说,只要能找到企业核心的DNA,比如宝洁追求最大化的市场潜力、沃尔玛谨慎控制成本、耐克改善现有市场中的产品等等,就能挖掘到“未来之星”。
寻找独特DNA公司
尽管莫瑞茨常常否认自己有“点石成金”的本事,但是他却有一双能够改变世人生活方式的传奇之眼。思科、甲骨文、Paypal、Youtube等等日后极具造化的公司都乃莫瑞茨“钦点”。
随着这些“钦点项目”的火热,莫瑞茨也不断被置于聚光灯下,然而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在生活上依旧如常,仍旧每天工作大约13、14个小时;仍旧每天早早地去上班,争取周末陪家人度过;仍旧接二连三遭到孩子们的抱怨;仍旧崇尚着简单而高效的生活,办公室甚至简单得只有一张桌子和几张椅子,古老得几尽风化的笔记本在桌上打着瞌睡……
他的生活看似简单而又平静,但是脑袋里充斥的却是那些囤积在海湾地区房屋里的藏书,那些才是他思想的源泉和灵魂的向导。
他的妻子常常把莫瑞茨称作“书中的伊梅尔达?马科斯”,据说,菲律宾第一夫人、绰号“铁蝴蝶”的伊梅尔达?马科斯收藏了3000多双华丽高跟鞋,莫瑞茨藏书的兴趣和这位夫人囤鞋的嗜好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莫瑞茨眼中,“书一旦进入家中,就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因为我从来没有和他们任何一个分开过,它们就这样逐渐积累,成为我心灵的沉淀物。”而在图书的摆放方式上,他打破了图书管理的传统,将那些藏书按照主题和兴趣进行分类,对于这样的设置,相信任何一位图书管理员都会束手无策。
然而,莫瑞茨在风险投资中的理念却来源于此,他沉思冥想的时间远远多于同外部竞争的时间,不过他知道,“自己正在做喜欢做的事情,所以并不抱怨。”他需要的只是耐心,当意识到长期的机会之后,耐心便成为最重要的美德。
而现在莫瑞茨对于科技的信心还是如同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对科技行业的投资热情一样,当美国政府将“哪里能产生新兴的就业岗位?”作为头等课题的时候,莫瑞茨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解释,“最具有创新精神的公司倒是会尽可能减少用工数量,致力于用最少的人力资源创造最大的效益。”
在他眼中,创新型企业才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而实际上,市场的力量就像水流,比水里的船要重要得多。纵然拥有世界上最豪华、最精美的大船,但如果在一条水流缓慢的河里,无论技术有多好,船依然行驶缓慢。而在水流湍急的河中,一条小船也能跑得很快,因而在莫瑞茨非常在意市场本身的前景。
由此,在市场的前行中,未来也不会出现下一个Google,下一个思科、下一个雅虎、下一个苹果……“而是要在一个高速成长的市场中第一时间找到那些在初期就形成DNA的公司,那些具有独特细胞的公司,然后进行安静地投资就可以了。”在宝洁、沃尔玛、新闻集团、联邦快递等等公司的DNA不断被大众效仿之际,莫瑞茨也只能将此作为对风险投资人的忠告。
因为现在,又是一个引领未来的新起点。正如诗人北岛在《岗位》中所写,“我的时代在背后,突然敲响大鼓。”
……
虽然曾经在谷歌身上大赚了50亿美元,这位华尔街的投资家却没有对谷歌事件做出点评,只是在清华大学畅谈了“创业者法则”。
在他看来,即便最初没有任何技术专利,没有任何商业模式可言的创业公司也可能大有造化,正如宝洁、新闻集团、联邦快递一样,“如果DNA是对的,它就是一块金子;如果不对,那就基本玩完。”
就是凭借着“创业者法则”,莫瑞茨用科技般的眼光发现了谷歌、雅虎、YouTube和PayPal等一系列互联网公司,并将他们送上资本市场的舞台,在新媒体的价值发现上,他似乎携带着一种超乎常人的基因和力量。
爱“唱反调”的记者生涯
1954年,莫瑞茨出生于英国加的夫一个难民家庭,那是威尔士的主要海港,在获得牛津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之前,他还参与编撰著名的文学杂志Isis,那时的他,几乎已经下定决心在英国的媒体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为了去英国《每日电讯报》工作,在1976年一个下着淅淅沥沥小雨的天气,他和《每日电讯报》的主编进行了半个小时的交流,而对方给他下的结论竟然是,“如果我是像你一样的年轻人,我会义无返顾去美国,不再回头。”
“没有风险,生活就很无聊”,这是莫瑞茨对生活状态的描述,他没有选择英国,而是像那位报社主编所激励的那样,来到了心中的胜地——美利坚合众国。
在这个国家,处处是机遇,处处也充满挑战,而他在没有掌控职业的方向盘之前,选择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在那里,他依旧研修着历史,如果算上在牛津大学的历史系生涯,他在这个行业里整整浸泡了七年。有人说,“历史就像一个档案馆,从来都是大人物的天空,而不会为小人物细细打量”,而这时的莫瑞茨还只是历史上的一个小人物,颇具文艺气质的历史小伙随后便转战于沃顿商学院,并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牛津历史系硕士、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按照常理,这是一条进入美国华尔街的绝妙通道。然而莫瑞茨却进入《时代》杂志当上了记者,那时的他,就好像1978年上映的电影《新绿野仙踪》里扮演布鲁克林学校老师的桃乐丝,在一场暴风雨中走入神秘的欧兹国……
而在《时代》杂志,他把自己牢牢地拴在记者的岗位上。其间,他被派往底特律当驻站记者,分析3家汽车巨头的财务状况,还协同记者站负责人,联合唱衰众人都看好的汽车巨头克莱斯勒,他们没有用零零碎碎的报道,而是用整书的形式将克莱斯勒的财务状况和市场窘境暴露得淋漓尽致,而《奔向破产》(GoingforBroke)这样的书名更是点中了汽车界的死穴。
“唱反调”就此成为莫瑞茨记者生涯的“神经中枢”,对于那些受到质疑的人物,纵然红遍半边天,也会成为莫瑞茨的“标的”。
1982年底,《时代》杂志正打算二度将苹果电脑创始人乔布斯评选为年度人物,莫瑞茨作为驻旧金山站站长,他正在乔布斯和一台苹果机器之间徘徊,最后他劝服编辑将乔布斯的头像换成了一台个人电脑。也正因为此,乔布斯从此拒绝莫瑞茨的采访要求,甚至号令公司内部,任何接受莫瑞茨的采访者都会被开除。
而据莫瑞茨调查,乔布斯并非是一位阳光而且充满创意的天才,只是狂妄自大的普通人,“不要迷恋乔布斯,乔布斯也只是个传说。”为了让更多人的认清乔布斯的真实面目,莫瑞茨将调查内幕编撰成册,讽刺地称作《小王国》,捍卫了作为记者的底线。
就这样,他在理智与现实存在纷争的记者生涯一干又是七年,而他未来成长的逻辑根源完全可以从这段记者生涯中追寻。
关注细节的投资家
在新闻生涯的七年中,他没有打高尔夫,只是业余时间拿起画笔,描摹事态万千。对于他来说,这些习惯很难改变。然而,却有一件事,让他对职业生涯的选择产生了质疑。
1984年,苹果早期的风险投资人,有着“风险投资业之父”的亚瑟?洛克因投资英特尔而再次浮出水面,在接受莫瑞茨采访中,莫瑞茨找到了英特尔成长的脉络,更看到英特尔在改写整个信息产业的历史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于是坚信,进入风投业应该是年轻人的选择。
几个月后,莫瑞茨离开《时代》杂志,琢磨着如何能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凭借着记者生涯的钻劲,莫瑞茨一步一步,从撰写风险投资简讯开始,发誓要攻下这块堡垒。
之后他便将目标锁定在由唐?瓦伦坦(DonValentine)创始的红杉资本,显然,莫瑞茨没有令人羡慕的投资经历,对于瓦伦坦来说,如果接纳这个年轻人就好像“第一次吃螃蟹一样,要么死去,要么免费”,但瓦伦坦在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一股“穷追猛打,刨根问底”的干劲,而这种精神正是风投行业所需要的。
1986年莫瑞茨加盟了硅谷最著名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开始寻找风险投资的“第一根桩”。其间,老天似乎对他特别眷顾,而记者生涯中所培养出的观察力和追问力更是助了一臂之力。
1993年,他看到个人电脑制造商外包业务的趋势,立马决定将资金投入新加坡的ODM厂商伟创力,风险投资首战告捷。1994年又在斯坦福大学比尔?盖茨楼后面的居所里,找到了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在那个摆放高尔夫球杆的房间他看到了创业者对互联网的狂热,更在隐约散落的灰尘中看到一幅媒体帝国的全景图,这一切再次激活了他心底沉睡的细胞。
100万美元换回雅虎25%的股份成为此行最大的收获,他相信,“伟大公司可以建立在不景气的时候”。回眸雅虎上市当天,股票从13美元一路飙升至33美元,那100万美元转眼像滚雪球般成了1.46亿美元的财富。
这样的上市充斥着一大串看上去确凿而又闪闪发光的数据,它曾引得数位投资人激动不已。而几乎就在大多数风险投资家对搜索引擎能成为一种商业模式说“不”的同时,莫瑞茨却坚定地选择了Google。尽管当时Google仅有12位员工,莫瑞茨却将一张价值1250万美元的支票仍给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因为他发现,这两位26岁的年轻人对技术细节如此熟悉,对科技前沿又如此敏感,从这两位年轻人身上,他看到另一个雅虎。
显然,莫瑞茨是一个善于在细节中挖掘真理的人,当Google在纳斯达克的舞台上实现资本与技术对接的时候,此前的投资又获得50亿美元的回报。这些经历的积累直接引领着莫瑞茨投资眼光不断前行,就好像余华在小说《兄弟》中写的那样,“他像野草一样被脚步踩了又踩,被车轮碾了又碾,可是仍然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
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总能逆风而上,然而莫瑞茨也有被大风吹到失败一边的时候,只是失败后的他并不沮丧,而是尴尬,在他看来,“风险投资需要的是乐观。”1997年至1999年间,互联网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莫瑞茨赶上了网络造福的末班车,斥资5350万美元投入Webvan,可惜2001年,互联网的破灭将Webvan赶向了破产的边缘,5350万美元由此化为灰烬,为此,他也曾感叹,“风险投资也是一个挫人锐气的行业。”
但是对他来说,只要能找到企业核心的DNA,比如宝洁追求最大化的市场潜力、沃尔玛谨慎控制成本、耐克改善现有市场中的产品等等,就能挖掘到“未来之星”。
寻找独特DNA公司
尽管莫瑞茨常常否认自己有“点石成金”的本事,但是他却有一双能够改变世人生活方式的传奇之眼。思科、甲骨文、Paypal、Youtube等等日后极具造化的公司都乃莫瑞茨“钦点”。
随着这些“钦点项目”的火热,莫瑞茨也不断被置于聚光灯下,然而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在生活上依旧如常,仍旧每天工作大约13、14个小时;仍旧每天早早地去上班,争取周末陪家人度过;仍旧接二连三遭到孩子们的抱怨;仍旧崇尚着简单而高效的生活,办公室甚至简单得只有一张桌子和几张椅子,古老得几尽风化的笔记本在桌上打着瞌睡……
他的生活看似简单而又平静,但是脑袋里充斥的却是那些囤积在海湾地区房屋里的藏书,那些才是他思想的源泉和灵魂的向导。
他的妻子常常把莫瑞茨称作“书中的伊梅尔达?马科斯”,据说,菲律宾第一夫人、绰号“铁蝴蝶”的伊梅尔达?马科斯收藏了3000多双华丽高跟鞋,莫瑞茨藏书的兴趣和这位夫人囤鞋的嗜好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莫瑞茨眼中,“书一旦进入家中,就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因为我从来没有和他们任何一个分开过,它们就这样逐渐积累,成为我心灵的沉淀物。”而在图书的摆放方式上,他打破了图书管理的传统,将那些藏书按照主题和兴趣进行分类,对于这样的设置,相信任何一位图书管理员都会束手无策。
然而,莫瑞茨在风险投资中的理念却来源于此,他沉思冥想的时间远远多于同外部竞争的时间,不过他知道,“自己正在做喜欢做的事情,所以并不抱怨。”他需要的只是耐心,当意识到长期的机会之后,耐心便成为最重要的美德。
而现在莫瑞茨对于科技的信心还是如同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对科技行业的投资热情一样,当美国政府将“哪里能产生新兴的就业岗位?”作为头等课题的时候,莫瑞茨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解释,“最具有创新精神的公司倒是会尽可能减少用工数量,致力于用最少的人力资源创造最大的效益。”
在他眼中,创新型企业才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而实际上,市场的力量就像水流,比水里的船要重要得多。纵然拥有世界上最豪华、最精美的大船,但如果在一条水流缓慢的河里,无论技术有多好,船依然行驶缓慢。而在水流湍急的河中,一条小船也能跑得很快,因而在莫瑞茨非常在意市场本身的前景。
由此,在市场的前行中,未来也不会出现下一个Google,下一个思科、下一个雅虎、下一个苹果……“而是要在一个高速成长的市场中第一时间找到那些在初期就形成DNA的公司,那些具有独特细胞的公司,然后进行安静地投资就可以了。”在宝洁、沃尔玛、新闻集团、联邦快递等等公司的DNA不断被大众效仿之际,莫瑞茨也只能将此作为对风险投资人的忠告。
因为现在,又是一个引领未来的新起点。正如诗人北岛在《岗位》中所写,“我的时代在背后,突然敲响大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