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灿烂
一个阳光灿烂的正午,20岁的程浩停止了呼吸。他的寿命比医生预计的长了15年。“我吃过猪都不吃的药,扎过带电流的针,练过神乎其神的气功,还住过全是弃儿的孤儿院……最寂寞的时候,我只能在楼道里一个人唱歌。”两个月前,程浩试图回答网站上“你觉得自己牛逼在哪儿”的问题,回忆起了自己那游历各大医院、收过“厚厚一沓”病危通知单、并一度保持每天十万字的阅读量的人生。他出生后从没下地走过路,身形只有十二三岁的孩子那么大。他用积极生活的劲头,驱散了生活里的阴霾。他说自己不是张海迪、史铁生那样的励志典型,最讨厌别人给自己贴“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这样的“狗屁标签”,可他一点也不怀疑自己的牛逼。
沉重童年
十岁的重庆女孩刘宛利和离婚的妈妈相依为命。因妈
妈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她承担了所有家务。为了扶妈妈起床,小宛利得用牙齿咬着妈妈的头发,两手拉着妈妈的手肘,“因为力气太小,有时马上就要拽起来了,半途又倒下去了”。她六岁就会一个人坐公交车去15公里外的外婆家,还懂得跟售票员讲价。每天半夜,她都会定时醒来,帮妈妈按摩,用脚踩背;学校里发的蛋糕和牛奶,她会省下来带给妈妈。如今,她被推荐去参评“巴渝爱老敬老道德风尚奖”。只是,感人的故事背后,总有哪儿不大对劲:女孩的父亲和其他亲人在哪里?居委会或是慈善机构的社工能否提供帮助?如此重担,真的就只能完全落在一个小孩身上?一句“孝顺儿女”的褒奖,能掩盖住周围成年人的失职么?
读书失落
九岁的纽约男孩泰勒·韦弗酷爱阅读,在哈德逊瀑布公共图书馆暑期“深入阅读”的项目中,他一共阅读了372本书,整整五年没有小朋友能撼动他“读书之王”的宝座。就在他母亲为此“极端自豪”的时候,图书馆主任玛利亚浇了一盆冷水:她建议韦弗退出读书比赛,因为其他小朋友都感到永远不可能赶超他,连参赛积极性都没了。“这里是一个读书俱乐部,不是一项竞赛,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机会。”
这位老太太甚至寻思着是不是能用抓阄的方法选出读书冠军。在她看来,比塑造一位读书小英雄更重要的,是保持孩子间的一种读书氛围。虽然抓阄也不是个多好的主意,但这位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在竞争到白热化的时候,她没有忘了教育孩子最初的出发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