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诀”上好公开课

  公开课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是每个老师教学生涯中无法绕开的一件事。如何上好公开课?

  教学设计有新意

  古人在谈文章“炼字”时,强调“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这个标准也可以移用到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中。

  公开课所上的内容源于教材,听课、评课者作为同一学科教师,大都教过同样的内容。面对这种情况,要想让公开课出彩,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上下一番工夫。

  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新颖别致?关键是“读”透教材,要想做到这一点,备课时必须做到“裸”备教材。即不参照任何现成的教案,不受任何已有的教学模式和框架的局限,通过自己反复研读教材,揣摩其中的“真意”,激发教学设计的灵感。一旦有了灵感就开始设计教学程序。思路和程序都清晰之后,就可以把它们变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涉及需要引用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及材料时,可以参阅相关资料,寻找教学资源。

  如果把教学设计的过程比喻成建造大楼,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就是施工图纸,而具体的知识内容则是砖瓦等基本建筑材料。

  课堂讲解需理清

  古人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每个部分虽然作用不同,但都不可缺少。课堂教学其实也有“起、承、转、合”的过程。

  教师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逻辑严密,不仅能充分体现自己的知识功底和对教材内容驾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清晰思路的引领下,学生能更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同时使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相反,教师上公开课时,如果不能理清教学思路、巧妙转换与过渡教学环节,肯定会让学生和听课的教师感到费劲,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教学知识深挖掘

  教材是编写者对教学内容的科学编排。每个章节、每篇课文都有各自的重、难点,并和前后的知识有一定关联。教师作为联系教材和学生的中介,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一定要深挖教材,找准重、难点,并想出巧妙的方法来突破重、难点,化繁为简,驾轻就熟。要想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必须站在教材之上立体化地观照、透视教学内容,理清来龙去脉,实现“四两拔

  千斤”的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要精当

  无论什么形式的公开课,教师都会花费很大精力备课,这样必然涉猎很多与所要讲授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有时让教师爱不释手,但教学时间有限,这就决定教师必须对所拥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大胆、合理的取舍,提炼出最重要的内容。

  有经验的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通常能依据学情特点较好地预测一节课所能讲授的知识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保证教学过程和环节的完整。

  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预测教学容量,会造成课堂容量过大,节奏过紧,甚至出现延时拖堂的现象,直接影响听课师生情绪。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公开课比赛中,评委要连续听很多节课,上课拖堂会导致评分受影响。

  文安徽省临泉县土陂中心学校 代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