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雕塑

  意大利都灵大学校门口有两尊英格兰黑色大理石雕塑,左边是一只鹰,右边是一匹马。多少年来,它们成了这所大学的标志。有人认为,“鹰”代表“鹏程万里”,而“马”则代表“马到成功”,这其实是对雕像的误解。

  原来,那只鹰是一只饿死的鹰。为了实现飞遍全世界的远大理想,鹰苦练各种飞行本领,却忘记学习觅食的技巧,结果它在踏上征途的第五天就饿死了。

  那匹马是一匹被剥了皮的马。开始时,这匹马的第一位主人给的活多,于是马乞求上帝把它换到马夫家;可马夫给的饲料不好,这匹马又乞求换主人。于是,上帝把它换到了皮匠家里。皮匠不仅给马的活不多且饲料又好,可是没过几天,这匹马就被皮匠剥了皮,做成了皮制品。

  学校之所以将这两尊雕塑矗立在校门口,旨在提醒在校的学生们:真正能把人们从饥饿、痛苦和贫困中解救出来的是劳动和生存的技能,而不是不切实际的知识。

  哈佛大学行政大楼前也有一尊立于1884年的人物铜像,上面写着:“约翰·哈佛”、“创建者”、“1638”。

  事实上,这座雕像上面的三条信息都是错误的———雕像刻画的形象并非约翰·哈佛本人,而是一位无名模特;约翰·哈佛也非哈佛大学创建者,只是早期捐款者;哈佛建校也不是1638年,而是1636年。校方早已知错,却始终未改,理由是:希望每个校友以此为鉴,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并永远保有这种精神。

  两所大学的“另类”雕像告诉我们:技能永远比知识实用,真理永远比权威重要!

  文 孟祥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