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民营银行改革的重点与实质

  银行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无可厚非,但是在行业过度保护的情况下,银行业对于上游资金提供者和下游资金需求者都拥有绝对的谈判优势,使其在获得额外“保护利润”的同时,却对实体部门和居民都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

  民营银行的热度继续上升。自9月以来,A股市场上民营银行概念股普涨。同样在9月,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了包括苏宁银行在内的5家民营银行。

  “激情”背后,更需要认清民营银行改革的重点与实质。

  宏观而言,民营银行改革的重点,是促使监管部门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度放开对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的过度行政管制,减少各级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潜在行政干预,割断政府与银行在人员、信用等方面的低效关联,从而解决金融供求的失衡与金融资源的浪费。

  实际上,现有金融资源的浪费是与金融垄断联系在一起的。金融资源掌握在有限的机构手里,无法在流动中更广泛地作用于实体经济,同时现有机构由于垄断成本较低而缺乏创新动力。这样的局面,唯有推进金融开放,才能使金融业有透明的、商业化的市场准入和退出规则,解决非正规金融问题,并将从根本上促进银行改革和金融体系活力。

  推动民营银行改革的关键,在于解决诸如“银行业暴利”之类的争议与矛盾,激励整个银行体系实现再次改革。

  2001年底中国入世后,境外媒体的大标题经常是中国国有银行“技术上已经破产”。而到了近几年,银行业不仅在国内业绩突出,在规模上也逐渐居于全球前列,并且由于国际化步伐有限,也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过多影响。

  从表面上看,进入新世纪以来,推动银行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不良资产重组、促进业务创新等措施,是促使银行业转变形象的原因。但从深层次来看,则是真正把追求利润目标融入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之中,并且也是以规模扩张的业务模式与银行高管业绩密切结合起来的结果。

  银行业为何会有现在的“好日子”?

  从根本上看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赶上了2003年到2007年左右的全球经济高增长周期,中国经济在此期间迸发出了较强的动力,即使是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也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中国经济基础;二是银行经营机制发生了一些切实转变,基本建立起了市场化运营框架;三是有全方位的行业保护,包括利率市场化缓慢、市场进入与退出受到严格控制等,这使得银行业能够在经济繁荣和低谷期都享受很大的“无风险利润”;四是在新的地方竞争格局下,银行业逐渐成为地方政府推动金融产业化运营的核心主体,其自身也成为GDP竞争中的主力贡献者。

  综合如上因素来看,第二个因素导致的银行利润增加显然是好事,但其他几个因素则值得深思。一方面,由于还没有真正经历一次深刻的经济周期波动,体会长期经济下滑的冲击,中国银行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还难以让人完全信服,在此情况下,快速增长的利润实际上掩盖了中国银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过分依赖银行业,银行更承担了诸多在国外是由政府财政承担的任务,且在改革中形成了强烈的利益格局,因此政府对于银行业的保护也日益加重。

  尽管在银行业内的竞争似乎逐渐加剧,但对于实体部门来说,银行业在给予其金融“输血”的同时,也在一些方面产生了“抽血”的弊端,典型的就是农村金融领域和中小企业融资方面。

  换句话说,银行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无可厚非,但是在行业过度保护的情况下,银行业对于上游资金提供者和下游资金需求者都拥有绝对的谈判优势,使其在获得额外“保护利润”的同时,却对实体部门和居民都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

  因此,以通过上市改制来强化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上一轮银行改革,需要进行新的反思了。为了避免各界对于“暴利”的质疑,解决其带来的潜在负面问题,应该改变银行现有业务模式,真正减少行政性干预。另外,推动利率市场化、完善银行业的有效竞争格局。进一步促进政府与银行的“显性”和“隐性”脱钩,这才是民营银行改革的最大意义。

  本刊评论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