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电影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 来源:电影中国
  • 关键字:徐克,电影
  • 发布时间:2013-10-24 10:45

  徐克,香港著名电影导演、编剧、监制、演员。生于越南西贡市的他,祖籍广东省海丰县,出身自华侨的大家庭,共有16名兄弟姐妹。1966年移居中国香港,后到美国学习电影课程。1977年回港后,在佳艺电视从事编导工作。佳视倒闭后加盟无线电视。后转入电影圈发展,凭借《蝶变》一片崭露头角。1984年与妻子施南生组建电影工作室。当代香港电影界的幕前幕后人物中,徐克是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近年作品《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龙门飞甲》。

  除了监制许多脍炙人口的电影如《英雄本色》系列、《倩女幽魂》系列等片,徐克导演更是执导出多部电影经典如《笑傲江湖》、《黄飞鸿》系列等,其创新风格,更奠定了往后多部武侠电影所欲超越的标竿。2011年6月,国际天文联会为表彰徐克在影坛的成就,将一枚距离地球三十五亿公里的小行星从此定名徐克,使他成为首位获得殊荣的香港导演。同年徐克使用最新立体拍摄术,制作的《龙门飞甲》成为华语电影史上第一部获得官方认证的IMAX 3D电影,并取得票房佳绩。今年国庆档,徐克携《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再战国庆档。

  制造前传

  问:为什么这次想拍《狄仁杰前传》而不是一个后续的故事?

  徐克:我觉得也没有前传跟后传,在谈这个剧本的时候,过程谈人物发展,变成狄仁杰怎么进大理寺,怎么第一次见到武则天,怎么样去经历一个让我们感觉他是一个神探的过程,所以变成他留下来的一个记录。拍完《通天帝国》之后,当时我也想说希望能够继续拍《通天帝国》的狄仁杰发展下去的一个故事,这个延续的故事有,其实狄仁杰这个属于年轻版的前传也有了。所以在选择这个过程中,华谊就觉得我们拍一个年轻版的狄仁杰吧,当时我在拍《通天帝国》的时候已经有这个故事,只是要不要拍而已。

  问:为何选择唐朝这样一个盛世?

  徐克:我觉得中国每个朝代都有很特别的、有趣的地方,特别是宋朝,南宋跟明朝,他有很多很特别的地方。唐朝吸引我的地方是因为它是一个很开放的社会,当时的文风很强,就等于我们现在看的是诗人特别多,写的诗都是流传这么多年,我相信那是一个相当浪漫的年代。唐代之后,我觉得中国人就开始在各方面,比如礼教或者是一些社会的风气都是比较拘谨,而且变成越来越拘谨,收到一个程度到现在觉得中国人就很比较放在里面都不会去表现出来。

  我觉得很有趣的对比是当时唐朝和现在中国的状况来比较,为什么变成这现在样子呢,我认为可以作为一种思考的题目,就好像我们常常会想起自己的童年,童年的性格好像跟现在的性格相差很远,也许有相同地方,也有很多地方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你考虑了很多,也许这些思考的过程中带来生活上的一些感觉,这方面是我觉得唐朝给我很特殊的一种因素。

  问:这次狄仁杰面对的案件可以说比上次更加复杂,而且更加的国际化?

  徐克:一个聪明的神探必须具备一个很拍案惊奇的案情、一个奇案。很吸引人的奇案都有一个很奇妙的故事让我好奇,它会让你觉得“这是世界上有这回事吗”,然后他能够在故事里面回应我的好奇,好与坏就在故事中。

  这次我们讲的是龙王奇案,世界上有龙王吗?我觉得这一点上就是电影的案情要追查出来的真相。某种奇案中包含着大自然里很多看不出来的一些未知因素,类似一些在世界某个角落出现过的人物,比如说有些人潜水很厉害的,可以在水下憋气很长时间,如果按正常的逻辑解释是不可能的,可是他确实能做到,所以狄仁杰世界里必须带有这种成分。除了逻辑之外,还有一些现实里面也许我们好奇的地方,两个因素加起来就变成每一次狄仁杰出现的一些奇案,都会让观众觉得故事很庞大,并且在别的故事里面未必会出现的故事。我希望这样来让狄仁杰更加在我们的世界神探的殿堂上更有一个位置,让他更有魅力。

  打造角色

  问:这次设定了故事之后,为何会选择启用年轻的演员阵容?你对他们满意吗?

  徐克:其实我不容易改变,虽然很多人说我常常会改变,但我不容易会改变。比如说我拍了《通天帝国》,里面有刘德华、刘嘉玲、李冰冰、邓超,再拍狄仁杰的故事时把这些人换掉的话我心里会有很大程度的自我说服,怎么去把那个事件变成这个事件。当时在想武则天到底要不要换人呢,武则天换人的话我不知道我的感觉会不会变化成另外一种东西出来。我们继续用刘嘉玲是因为《通天帝国》中唐朝的感觉有一部分是武则天的关系,所以我希望能把武则天作为一种基础,一种基调去发展另一种可能性。在狄仁杰、尉迟真金、银睿姬和沙陀几个人中,在狄仁杰的过程中是很困难的,跟我关系很好的一些演员中,都很想演狄仁杰,但也许我跟他们太熟了,我想再找一个比较不一样的状态中认识狄仁杰。狄仁杰这个人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自己也对他很好奇,找来找去的过程中有很多提议,用赵又廷的原因是因为他接近我的想法,接近我的想法之一是因为他有很多东西我不知道。

  对于尉迟真金,我一直在想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尉迟真金身上有狄仁杰的某种元素,很精明、很傲气、不好讲话、比较刻板,但又有很多幽默,很好笑,好笑不在于他的幽默内容,在于他讲幽默内容时的心态是比较好玩的,所以这一点上找演员也是很困难的事情。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找很会演戏的演技派演员,另外一种是找这个人就很像尉迟真金。找冯绍峰是因为陈国富跟我推荐他时,我看到一些片段就尝试把他变成我心目中的一个大理寺掌管。我上次创造裴东来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人物特点很明显,很容易给人是一个坏人的错觉,而这次怎么把小生冯绍峰变成让观众觉得很硬汉、很固执,而且武功很强的人物,这种很强表现在不妥协、追踪到底。在冯绍峰身上怎么找到他这方面的特点呢,我一直在设计,同时我还要把尉迟真金和裴东来分得很清楚。冯绍峰在其他戏中都挂了胡子,我想再挂胡子就变成没有变化了,尉迟真金不是中原人,我当时真的很想把他变成一个西域的人,把鼻子垫高等等,有过这样的想法,希望把他变得不一样。

  沙陀忠一出来就会让我觉得他是梁家辉的前身,因为在《通天帝国》中梁家辉饰演的沙陀忠是反派,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所以《狄仁杰前传》中沙陀忠出场会是什么样子,找这个演员就不容易找,而且这个人物夹在狄仁杰和尉迟真金之间,很多演员会觉得是吃力不讨好的位置。可是我觉得不是这样的,他存在让这两个人物更有意思,中和两个人很明显的冲突,所以我给他一个比较不一样的处理手法,常常带有某种喜剧的效果。我也不想他太喜剧,这样会与电影格调不统一,但我觉得一个很紧张的场景中,他会带给我们一种“沙陀忠又在搞什么”的感觉,在最后还是他在处理案情上做了很多贡献,如果没有他,我觉得狄仁杰和尉迟真金都破不了案,沙陀忠就是这种无形中的分量。

  问:狄仁杰是个神探,但角色上有缺陷,比如不会游泳,这方面是怎么考虑的呢?

  徐克:每个人物的有趣地方是因为他有很多缺点,可是缺点是带有一种对他的欣赏,对他有一种觉得这是很正常而且是一种很值得我们去尊重的东西。我讲过狄仁杰是一个完美的人,可是完美的人不代表你是什么东西都做对,完美的人是一种诚恳,让你觉得诚恳本来就是一种很原始的本性。完美是他让我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应该有的本质他都有,这是我觉得完美的地方。狄仁杰在来到洛阳城,没经历过这么多的大案情的时候,他还是有经历成熟之前的一个阶段,哪怕是他木讷一点,虽然狄仁杰他的家庭背景都是仕途,跟做官有关的,可是我觉得狄仁杰在我的心目中应该是比较接近我的一点,他出来的形象比较低调,而且带有很多我们现代人的某种缺点,可是故事里面的剧情尽量安排到他可以做到一些我们现在做不到的事情。

  问:如何指导赵又廷让他更有狄仁杰的感觉的?

  徐克:狄仁杰是个知识分子,我们把他改造成一个会武功的人,这点上在《通天帝国》中我就想过怎样去符合剧情的需要以及让观众接受。我常常觉得如果一个人很聪明但总让人保护会很惨的,不管是女性,男性也是,每一次出来都让人保护,至少聪明一点有方法去躲避这件事情,所以狄仁杰会武功在意愿上是合理的。赵又廷的状态中,知识分子的气质他一定有的,他还有一个东西是我觉得很重要,就是他自己的一些想法,他不是用很设计的方法去表现出来,这让我觉得他很接近我们生活中的人,我觉得狄仁杰很需要这点,因为狄仁杰不能看着很辛苦,很多演员太用力去演某种角色,这个人他本来就很沉重,有很多过去的经验、背景,还要面对武则天对他的怀疑,如果他用很沉重的方式表演的话看起来就不太舒服。赵又廷他有一种乐观、轻松的状况,这个气质是我们所需要的。我觉得他有点不适应的一种状态,这是狄仁杰很有趣的一点,他不是官场中很常见的一眼就能人看出来他是官的人,他其实在想法律怎样去帮人来作为自己的使命,他可能很不会把自己放在官场做事情,但他会尽量去适应,以他的语言和精神状态,很像刚到洛阳、到大理寺做事的执行法律的人,无论他跟他的上司、同事如何,他都像一个旁观者,这个点上我觉得赵又廷是有的,所以说赵又廷一直在找感觉,他在找的这个过程中已经是狄仁杰了,因为狄仁杰也一直在找自己,这一点上我就觉得他很像一个刚到洛阳城的人。

  问:那Angelababy和金范呢?

  徐克:《通天帝国》中,观众很希望李冰冰和刘德华有爱情关系,在剧情、篇幅的情况是没有空间去装得下他们两个人去发展感情的可能性,可是也因为是武则天派了上官静儿去陪狄仁杰,所以两个人有一天晚上有肌肤相亲的体验,有很特殊的感受,可是再发展下去两个人就没有篇幅再做进一步的发展了。

  在《狄仁杰前传》中银睿姬是一个花魁,看一下她的花容也好,去跟她接触也好,亦或是跟她有亲密的关系也好,这是每个人心态上有一种倾向的东西,狄仁杰去救她做任何事情的话,我觉得观众也是期待狄仁杰跟她产生某种情感上的东西,可是因为银睿姬是很单纯的女性,他对元镇,就是金范饰演的角色,是一厢情愿的把自己所有的爱情都付出给元镇,她对狄仁杰会是怎么样呢?这个也是剧情中很有趣的地方。我觉得三角关系中有人死掉,这个三角关系就解决了,但这是最懒惰的方法,所以我不让任何一个人死,让狄仁杰以处理事情的态度处理掉,这是最好的方式。因为篇幅长短问题,有些戏删掉了,这些戏都是狄仁杰对睿姬表达的一些自己的心意;银睿姬对狄仁杰也有一种关心的态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好感不只是因为他对自己做了很多有利益的事情,他本身还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我把我全部的感受都放到电影里面去了,就看观众看待人物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

  金范是怎样呢,《狄仁杰前传》初版中银睿姬是高句丽人,唐朝跟高句丽人有战争,造成很紧张的局面,将其这方面时就会想到银睿姬应该是韩国演员,我也找过韩国演员,韩国演员这么多戏在对白方面有困扰,所以我就改用中国演员。因为有高句丽人,所以就想元镇应该是韩国人,而且要找一个有经验,面孔又不太熟悉的男演员,金范比较接近我想要的东西,因为他和Angelababy摆在一起,真的很像。银睿姬是16岁,16岁在当时是很成熟的女性,在大唐那么开放的风气中,每个人对女性都有很多的幻想。她的对象应该是跟她很匹配的年轻诗人,找金范,两个人摆在一起我觉很像在一起的人。

  3D挑战

  问:这一次再拍摄3D想要带给观众什么新的东西吗?

  徐克:没有新旧的问题,每个故事都有它的特点,都有值得去看的地方,如果没有值得去看的地方就别拍了。由于这个故事中有一些东西在电影上体验起来是比较有意思的,所以我就把设计放在电影中。3D空间、深度的感觉比2D的效果要强,所以我们在想故事的时候就在想情节里面怎样处理画面,怎么讲才能让事件的立体感更强。

  有一次我坐飞机,在飞机上看闪电是很可怕的,闪电就在飞机旁边闪过,我当时觉得这个感觉在电影里面呈现会是怎么样的?所以在表现洛阳城下雨时,我就把机器放在高空去,让机器出现在闪电旁边,希望这个效果在电影里面有一个很不一样的体验,用3D的角度来讲也是比较不一样的效果。这种镜头设计我会去想,比如在场与场的交接,2D电影会有淡入淡出一些过场的效果,在3D电影中其实很少这种效果,我就与他们将我要去制造3D世界中比较有趣的过场效果,所以不是新旧的问题,而是与设计有关,这个不存在有没有人做过的问题,放在电影里会是很特别的处理。

  换句话说从第一部3D电影到这部电影,我没有想怎样去超越第一部3D电影的手法,我只觉得对我自己来讲,怎样更准确的把握技术的同时更去发挥好它的特点,我们应该从这个方法去表现,去做,希望出来的效果会特别。

  问:这次是第一次挑战水下3D?

  徐克:我一直都在水下拍3D。3D在火里也好在冰里也好,去试一下拍出来到底是什么效果,我拍水里面的一个骑马的镜头,很早以前就在想骑马下水的马会是什么样子,这个戏就把我多年来想试的画面放进去,那当然就会出现很多水底的镜头了,水底的镜头怎么处理呢?我就用电影中的设计把工作人员带到水底拍一次吧。

  问:开机前关于水下3D的测试就已经很充分了?

  徐克:水底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面是很不一样呢?机器下去并不是困难的事,在水里要打灯、做绿布景的才是很困难的事。因为机器放在那里就拍了,其实要让机器拍的环境要花精神去做。我觉得这次拍完之后更有经验了,下次拍就不会有太多的未知数。

  解决问题

  问:哪一场戏你觉得拍摄难度比较大?

  徐克:战船吧,这些东西都是在我们平时制作中没有出现过的。船我拍过,但战船摇来摇去、遇上海难我是第一次拍,还不止一场。这次的预算也限制了我们不能用好莱坞的人员,所以我们自己设计水炮和水的一些效果,特殊道具的人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怎样做出水的效果,而且还不能花很长时间把水储存起来再拍第二次,我觉得要把握技术上的问题,拍过一轮之后得到不少的经验,可以让我们的置景师开一个拍海难的特级公司了。

  问:你说过电影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徐克:是的,比如我们在街道拍,有一场戏感觉不太够,我就让一个人坐在屋顶上去做这个镜头,要拍的话机器要够高,我就问摄影师蔡崇辉镜头够不够高,他说够,镜头摇下去一看,很多道具都不够,因为是补戏,没想到准备很多。道具组就去找高架,我以为就是找普通的,原来找了两个大高架,运过来挺辛苦的,因为也是最后一天,道具人手不够,拍摄点还分了三个地方,一个在影棚,一个在影棚外,一个在街道,所以我昨天说够了,不要再陈设下去了,镜头在拍之前他们还在改陈设,很用心,超出了我的要求来拍。

  问:你在现场还教过他们走路。

  徐克:对。因为他们穿着现代衣服走路跟穿着唐朝衣服走路不太一样,所以让他们穿多点那种衣服生活一段时间他们才知道走路、抖袖、上下楼梯、拿东西或是去做任何事情应该怎么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