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影星美国际影城总经理:雷红琼

  • 来源:电影中国
  • 关键字:电影,好莱坞
  • 发布时间:2013-10-24 12:46

  雷红琼 女士

  职位:华影星美国际影城总经理

  星座:白羊座

  何时从事此职务:2012年1月

  主要成就:在任期间,多次刷新影城日票房、月票房纪录

  喜欢的电影:飞屋环游记

  讨厌的电影:十分钟还不能让观众想继续往下看的电影

  最喜欢的演员:詹妮弗.安妮斯顿、周迅

  最喜欢的导演:冯小刚

  最看好的电影技术:IMAX巨幕、全景声

  “在‘天时地利’不好的局限性,在人和上下工夫”

  您因何原因进入电影行业?

  一个很偶然的原因,以前从没来想过会从事电影行业。在智联网上投了一个简历,收到公司电话,当时已经拿到很好的offer了,抱着玩一玩的心态过来面试,没想到被公司的文化吸引,最后选择了电影行业。

  工作中最关注的是哪些问题?

  与电影相关的,与影城经营相关的,事无大小均关心。近期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华影星美国际影城建设成一个社交型影城。

  谈谈工作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影城地理位置并不是很好,在片源不好的淡季,这时候就要想办法突破在“天时地利”不好的局限性,在人和上下工夫,带领团队开拓业务,增加票房。

  对于4 K、高帧频、3D音响、巨幕等技术,你是否关注此类设备在院线中的使用情况,并谈谈你对电影产业的新技术有什么看法?

  非常关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尤其当前电影行业的新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千变万化,从2D电影到3D电影、从平面电影到立体电影、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这些新技术都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发明,而且从未有间断,比如IMAX、DMS、NOC,以及现在大家都在说的X—LAND。每一项新技术的面世都是电影时代的进步,尽管这些技术从研发到应用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被适应和被修复的过程,但无疑它们推动了电影行业朝着更先进、更现代的方向发展,因此技术革新是电影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电影产业市场,您对建立影院品牌价值,可持续发展有什么计划和宏伟蓝图?

  我们一直致力研究和实行如何与顾客交朋友这个课题。一个影院的成功,硬件设施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也不是绝对的、唯一的。我们要让影院成为能给顾客一个美好回忆的枢纽。装修上的华丽,就像烟花一样,只有短暂的风华,总有一天会老去、过时。可给顾客好的回忆,却是永恒的、刻骨铭心的美丽。因此今后我们市场的定位就一个字:人。一切建立在以人为根本这一条路上。我们要摆明自己的特色跟风格,明确自己的定位,同时得到顾客的喜欢和认可,那就成功了。

  谈谈影院的资源支持(首映礼、明星见面会、演唱会等)?

  先引用一下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与鲁肃有一次在讨论何为将帅这个问题。鲁肃说:就是带领士兵保卫国家,或者帮助国家扩大领土的人。而诸葛亮说:但是真正的将帅不但要注重兵的质量如何,还要懂得利用周边的环境,知道阴阳变化,便胜于百万雄兵。回到影院资源这个问题上,现在首映礼、明星见面会这些都只是常规手段,有明星来固然是好,没有明星来我们可以走一些与明星相关性的东西,如果做好了也许能以最少的成本换最大回报。例如,可以找一些与明星相近的人,然后让他模仿一些片中的动作台词等等。其实,影院目前是一个朝阳事业,可利用的资源其实很多的,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慧眼。

  对比国外电影产业,你认为有什么是影院可以借鉴或合作的?

  国外的电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产业链,他们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轻小说---漫画---电影(电视剧)---周边衍生品等等环节组成。就目前我国而言,也正在非常努力的朝这个方向发展,但是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目前我国电影的大部分收益都只是盯在票房上,这样也造成了一个电影的生命周期不长的现象。反观国外的电影,由于它是一个完整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能产生可观的效益,所以它不用只盯着票房。因此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我们要善于从电影里面发掘商业元素,或者把商业元素融入到电影里面,进行相关性开发。例如哆啦a梦这形象除了在银幕上出现,还可以用它的样子做成各种产品,像存钱罐、气球之类。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电影产业,可以和外国电影产业学的,就是这个相关性的开发。

  最近国产电影暑期票房超过进口大片破纪录狂赚31亿,比去年同比增长迅速,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这会否成为一种趋势吗?

  原因有很多,这里就列举四个。第一由于进口大片的份额有所增加,在2011年时广电总局决定,给进口片增加14个份额。以前的进口片是以“精英”的身份进入,而增加指标后就变得良莠不齐。所以这个政策就是告诉大家,好莱坞也有烂片。第二承接第一个原因,就是长期的好莱坞模式,给观众带来了一定的审美疲劳。在剧情上也许有差异,但又殊途同归。除非质量很好,否则也不能引起观众们的兴趣。第三是我国的观影人群心态已经改变,变得更加年轻,对影片的口味不但只是造梦,还有需要贴近生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接地气。《致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成功就说明一切。第四国产片井喷现象也代表着中国人对自身文化自信的回归,月亮并不都是西方的圆,不再唯进口大片与港产片是瞻,中国人重拾对自己文化的自信。这必定会成为一种趋势。

  好莱坞时电影,如《环太平洋》这类大制作,在美国本土票房不佳,却在中国等国外市场受追捧,墙内开花墙外香,你认为好莱坞电影应该如何迎合市场需求?

  该片之所以在美国不红的原因,主要是营销方向的问题。现在是全片营销的时代,早在《失恋33天》就可以看到营销的力量。但是该片在美国本土的宣传对象不对,他们注重女性,而忽略了男性与儿童。片方后来也发现这个问题在上映后作出补救,但为时已晚了。而在中国红火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当时中国市场没有太火爆的大片,《速度与激情6》由于之前在网上播出所以对票房有一定影响。而其他《小时代2》、《一夜惊喜》等新片也都是同质化彼此消耗的爱情类型片,因此好莱坞市场想要赢得中国市场,我认为必须要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无论是档期还人们喜好,都要进行仔细的研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