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来的上海新地标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2-09 15:19
历届世博会都非常重视物质遗产,建造一个地标,可以供大家在世博会结束之后瞻仰,同时物质的地标也代表了一种时代的精神和创新的欲望
文|本刊记者鄂璠上海报道
这是发生在上海图书馆世博信息中心的一幕真实场景。
当1851年首届世博会展馆水晶宫的历史资料向公众展示时,一个男孩看到油画家笔下的水晶宫,便睁大眼睛,若有所思地拉了一下妈妈的手,大声说:“这和我们学校的玻璃花房很像。”
听到小孩子的话,周围的参观者都善意地笑了,母亲有些不好意思,连忙制止儿子别再说话了。这时,一位著名的建筑学教授走过来,和蔼地对孩子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小朋友,你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穿越时空的感知
正如小男孩所说,水晶宫的设计者约瑟夫·帕克斯顿正是采用了花房式框架玻璃结构设计了首届世博会的陈列大厅。
1849年,英国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建筑委员会向全世界征集展馆的设计方案,但200多个应征方案无一令主办方满意,服务于英国贵族的园艺师帕克斯顿听说此事后便毛遂自荐。在这之前的有一天,他把7岁的小女儿抱放在王莲的其中一片叶子上观赏花朵,水上飘逸的绿叶居然能承载起一个孩子的重量。
粗壮的筋脉纵横呈环形交错在巨大的王莲叶子背面,构成既美观又可以负担巨大重力的整体,这个发现激发了帕克斯顿的灵感,他首创了温室,并创造了建筑的独特构造方式。
水晶宫从动工到完成仅用了短短5个月时间,中国清朝官员张德彝在参观后用“一片晶莹,精彩炫目,奢华名贵,璀璨可观”来描绘它,有人说:“它的贡献在于满足了人类的精神梦想,它以一种暂新的空间形象将人类未来的憧憬与过去的文明结合起来。”
一个半世纪以后,拥有159年历史的世博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大幕尚未开启,但世博会的影子在这座城市中已经无处不在。而《小康》杂志记者的世博采访之旅就从聆听这个美妙的故事开始,如今,水晶宫作为建筑实体已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了,但它不仅成为了引领19世纪博览会建筑空间形式的先驱,而且永久地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被放弃的上海地标
历届世博会都有一个标志性建筑物。著名的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世博会留给人类的最璀璨杰作,历经百年风雨,如今的埃菲尔铁塔仍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地标。太阳塔则承载着人们对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美好回忆,那是世博会第一次在亚洲举行,日本现代艺术大师冈本太郎设计的太阳塔成为了当年一座新潮的地标性建筑,转眼40年过去了,矗立于万博纪念公园内的太阳塔每年仍会吸引150万左右的游客观光。
“历届世博会都非常重视物质遗产,建造一个地标,可以供大家在世博会结束之后瞻仰,同时物质的地标也代表了一种时代的精神和创新的欲望。”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中国馆部副部长毛竹晨说,“在为上海世博会做总体规划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提议建一个物质的地标,作为上海世博会的象征,我们曾经在总体规划过程当中组织了一轮国际招标,选取了10个地标性建筑的建设方案,但是最后放弃了。”
在上海世博局的很多工作人员看来,世博会历经一个半世纪多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商品交易会逐渐演变为展示国家实力,国际社会共同对话交流,大家共同参与的盛会。“而且这个盛会比较注重的是文化间的交流以及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探讨。”毛竹晨说,“即将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以城市为主题,更多的是要对人类今后的城市发展方向,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怎样走城市化道路的问题,做出一个‘里程碑’式的探讨。”
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单纯地建造一个上海地标的想法被放弃了,“因为我们觉得,城市化道路的抉择中,我们邀请全世界人民一起探讨现实,这个就是我们留给世界的最好的精神遗产。”
梳理城市遗产
改革开放之初,上海百废待兴,全中国知道世博会的人也很少,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汪道涵提出两大战略设想:开发浦东、申办世博会。“通过举办世博会能增强上海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以便为上海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在汪道涵的积极倡议下,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决定正式申办2010年世博会。
吴志强非常幸运,在1994年上海城市发展战略优秀青年论文颁奖仪式上,年轻的他得到了汪道涵亲自赠送的礼物--一本《辞海》,“你是学规划的,可关注一些世博会的情况,收集一些资料,为将来上海举办世博会做些工作。”现在,50岁的吴志强在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的同时也成为了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
世博园建设,历来是一个国家城市规划能力的体现。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招标时,来自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10所著名院校组建了精英团队,同济大学也集结了一支由吴志强领衔,汇聚土木、交通、机械、环境等方方面面专家的队伍。经过角逐,2004年7月26日,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规划范围为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规划用地,最终交到了吴志强团队的手中。
按照吴志强的设想,以28根构筑物编织而成的“世界眼”把黄浦江两岸连成一片,“我们要通过‘和谐城市’这个理念贯穿所有意象,让世博把上海串起来。”但是,错落在规划区内的象征着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的历史遗迹数不胜数,给吴志强团队出了一个极大的难题。
“江南造船厂等老工业建筑不仅仅是上海的遗产,也是咱们中国人现代化的遗产,是中国人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中国现代精神的载体,我有责任去保护这些老建筑。”吴志强坚持对城市遗产进行梳理,编列出它们的年史,然后再根据历史价值和展览需要选择有必要保留下来的建筑。然而,最初的方案提交后,却被国际展览局的专家全盘推翻。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毫不留情地说,“要用旧建筑太荒唐,世博会一贯的建筑风格是越新越奇越怪越吸引人,假如你们在上海的世博会上用老建筑的话,是没有这种先例的。”“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还举例说,在汉诺威世博会上,德国人用一幢半新不旧的建筑物改造成为办公楼,结果是失败的,“所以你们现在就放弃,把世博会的土地就作为黄浦江两岸一块新的土地来做。”
一向好脾气的吴志强也拍起了桌子,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保护老建筑,假如要拆除那片建筑,他就当即辞职。接下来的半年,吴志强团队经过不分昼夜的辛勤劳动,终于把所有的建筑都整合到了世博会的规划里面去,一个个老厂房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再次向国际展览局专家汇报时,洛塞泰斯竟带头鼓掌,“这是最好的方案、最好的设计。”
于是,对华纶印染厂的改造,成为了上海世博会更新城市遗产工作的先锋,“原来这里有个大烟囱,我们搬进来的时候,把它给炸掉了。”昔日的老厂房经过改造,现在已成为上海世博局的办公楼,毛竹晨和同事们就在这里办公,“在11栋楼中,只有9号楼媒体服务中心是新建的,这也体现了在筹办世博会过程中,我们对城市遗产的保护。”
“借”给世博会的场馆
上海世博会闭幕后,根据规定,大多数建筑将被拆除,仅留下一轴四馆,即世博轴、中国国家馆、世博会主题馆、世博中心和世博会演艺中心等五个上海世博会标志性的永久建筑保存下来。其中,黄浦江畔耸立起的那座高63米,凝聚着中国气韵的宏伟建筑--中国馆,无疑是整个世博会园区的点睛之笔。
在中国馆设计方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倪阳看来,中国馆等永久性建筑只是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借”给世博会的场馆,因为“在规划之初就已经确定了将来的使用方向,我们是将永久的、现代的建筑和临时性建筑功能合二为一了。”
也就是说,早在世博会场馆规划、设计之初,上海这座城市,就考虑到了“如何让上海世博留下遗产”这个问题。100多年来,世博会举办地都要修筑大量展馆,其中大部分是临时性建筑,展会结束后便被拆除,而场馆本身作为展览内容和最吸引参观者眼球的建筑之一,常常令主办方大伤脑筋。
2006年,在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吴建中主持的一个国际论坛上,有些人主张上海世博会在会后不应留下任何建筑,但世界著名的法国夏邦杰建筑事务所合伙人夏邦杰却建议,上海是一个超大型城市,还缺失许多城市功能,要抓住举办世博会的大好机遇,保留一些美观且具有实用价值的世博建筑。吴建中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便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最终,上海世博会确定保留一批标志性建筑。
在倪阳看来,在为世博会服务的同时,更考虑到将来的需要,这种设计理念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接受了,“西班牙为了一个区域的旧城改造,举办了以‘水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萨拉戈萨世博会,借此改造了一条很漂亮的河,从另一方面看,这也非常环保。”
“设计永久性场馆和设计临时性场馆,要考虑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这么一个重要的场馆,起码要考虑到100年的使用问题。”倪阳在设计中国馆时,力求“建筑要体现城市文化的多元性,表现社会的丰富性和层次性,用不具象的形式诠释中国建筑与文化的联系,最重要的是让百姓喜欢。”
世博会经典建筑
原子塔
建成于1958年,原本计划只保留6个月的原子塔是比利时政府为当年在布鲁塞尔举办的世博会而兴建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现在已是布鲁塞尔十大名胜之一。
太空针
提起以“太空时代的人类”为主题的1962年西雅图世博会,人们首先会想到太空针,从外形上看,它就像一个飞碟架在高高的塔针上,充分而直接地表达了人们的太空理想。
……
文|本刊记者鄂璠上海报道
这是发生在上海图书馆世博信息中心的一幕真实场景。
当1851年首届世博会展馆水晶宫的历史资料向公众展示时,一个男孩看到油画家笔下的水晶宫,便睁大眼睛,若有所思地拉了一下妈妈的手,大声说:“这和我们学校的玻璃花房很像。”
听到小孩子的话,周围的参观者都善意地笑了,母亲有些不好意思,连忙制止儿子别再说话了。这时,一位著名的建筑学教授走过来,和蔼地对孩子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小朋友,你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穿越时空的感知
正如小男孩所说,水晶宫的设计者约瑟夫·帕克斯顿正是采用了花房式框架玻璃结构设计了首届世博会的陈列大厅。
1849年,英国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建筑委员会向全世界征集展馆的设计方案,但200多个应征方案无一令主办方满意,服务于英国贵族的园艺师帕克斯顿听说此事后便毛遂自荐。在这之前的有一天,他把7岁的小女儿抱放在王莲的其中一片叶子上观赏花朵,水上飘逸的绿叶居然能承载起一个孩子的重量。
粗壮的筋脉纵横呈环形交错在巨大的王莲叶子背面,构成既美观又可以负担巨大重力的整体,这个发现激发了帕克斯顿的灵感,他首创了温室,并创造了建筑的独特构造方式。
水晶宫从动工到完成仅用了短短5个月时间,中国清朝官员张德彝在参观后用“一片晶莹,精彩炫目,奢华名贵,璀璨可观”来描绘它,有人说:“它的贡献在于满足了人类的精神梦想,它以一种暂新的空间形象将人类未来的憧憬与过去的文明结合起来。”
一个半世纪以后,拥有159年历史的世博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大幕尚未开启,但世博会的影子在这座城市中已经无处不在。而《小康》杂志记者的世博采访之旅就从聆听这个美妙的故事开始,如今,水晶宫作为建筑实体已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了,但它不仅成为了引领19世纪博览会建筑空间形式的先驱,而且永久地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被放弃的上海地标
历届世博会都有一个标志性建筑物。著名的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世博会留给人类的最璀璨杰作,历经百年风雨,如今的埃菲尔铁塔仍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地标。太阳塔则承载着人们对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美好回忆,那是世博会第一次在亚洲举行,日本现代艺术大师冈本太郎设计的太阳塔成为了当年一座新潮的地标性建筑,转眼40年过去了,矗立于万博纪念公园内的太阳塔每年仍会吸引150万左右的游客观光。
“历届世博会都非常重视物质遗产,建造一个地标,可以供大家在世博会结束之后瞻仰,同时物质的地标也代表了一种时代的精神和创新的欲望。”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中国馆部副部长毛竹晨说,“在为上海世博会做总体规划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提议建一个物质的地标,作为上海世博会的象征,我们曾经在总体规划过程当中组织了一轮国际招标,选取了10个地标性建筑的建设方案,但是最后放弃了。”
在上海世博局的很多工作人员看来,世博会历经一个半世纪多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商品交易会逐渐演变为展示国家实力,国际社会共同对话交流,大家共同参与的盛会。“而且这个盛会比较注重的是文化间的交流以及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探讨。”毛竹晨说,“即将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以城市为主题,更多的是要对人类今后的城市发展方向,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怎样走城市化道路的问题,做出一个‘里程碑’式的探讨。”
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单纯地建造一个上海地标的想法被放弃了,“因为我们觉得,城市化道路的抉择中,我们邀请全世界人民一起探讨现实,这个就是我们留给世界的最好的精神遗产。”
梳理城市遗产
改革开放之初,上海百废待兴,全中国知道世博会的人也很少,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汪道涵提出两大战略设想:开发浦东、申办世博会。“通过举办世博会能增强上海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以便为上海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在汪道涵的积极倡议下,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决定正式申办2010年世博会。
吴志强非常幸运,在1994年上海城市发展战略优秀青年论文颁奖仪式上,年轻的他得到了汪道涵亲自赠送的礼物--一本《辞海》,“你是学规划的,可关注一些世博会的情况,收集一些资料,为将来上海举办世博会做些工作。”现在,50岁的吴志强在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的同时也成为了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
世博园建设,历来是一个国家城市规划能力的体现。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招标时,来自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10所著名院校组建了精英团队,同济大学也集结了一支由吴志强领衔,汇聚土木、交通、机械、环境等方方面面专家的队伍。经过角逐,2004年7月26日,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规划范围为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规划用地,最终交到了吴志强团队的手中。
按照吴志强的设想,以28根构筑物编织而成的“世界眼”把黄浦江两岸连成一片,“我们要通过‘和谐城市’这个理念贯穿所有意象,让世博把上海串起来。”但是,错落在规划区内的象征着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的历史遗迹数不胜数,给吴志强团队出了一个极大的难题。
“江南造船厂等老工业建筑不仅仅是上海的遗产,也是咱们中国人现代化的遗产,是中国人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中国现代精神的载体,我有责任去保护这些老建筑。”吴志强坚持对城市遗产进行梳理,编列出它们的年史,然后再根据历史价值和展览需要选择有必要保留下来的建筑。然而,最初的方案提交后,却被国际展览局的专家全盘推翻。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毫不留情地说,“要用旧建筑太荒唐,世博会一贯的建筑风格是越新越奇越怪越吸引人,假如你们在上海的世博会上用老建筑的话,是没有这种先例的。”“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还举例说,在汉诺威世博会上,德国人用一幢半新不旧的建筑物改造成为办公楼,结果是失败的,“所以你们现在就放弃,把世博会的土地就作为黄浦江两岸一块新的土地来做。”
一向好脾气的吴志强也拍起了桌子,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保护老建筑,假如要拆除那片建筑,他就当即辞职。接下来的半年,吴志强团队经过不分昼夜的辛勤劳动,终于把所有的建筑都整合到了世博会的规划里面去,一个个老厂房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再次向国际展览局专家汇报时,洛塞泰斯竟带头鼓掌,“这是最好的方案、最好的设计。”
于是,对华纶印染厂的改造,成为了上海世博会更新城市遗产工作的先锋,“原来这里有个大烟囱,我们搬进来的时候,把它给炸掉了。”昔日的老厂房经过改造,现在已成为上海世博局的办公楼,毛竹晨和同事们就在这里办公,“在11栋楼中,只有9号楼媒体服务中心是新建的,这也体现了在筹办世博会过程中,我们对城市遗产的保护。”
“借”给世博会的场馆
上海世博会闭幕后,根据规定,大多数建筑将被拆除,仅留下一轴四馆,即世博轴、中国国家馆、世博会主题馆、世博中心和世博会演艺中心等五个上海世博会标志性的永久建筑保存下来。其中,黄浦江畔耸立起的那座高63米,凝聚着中国气韵的宏伟建筑--中国馆,无疑是整个世博会园区的点睛之笔。
在中国馆设计方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倪阳看来,中国馆等永久性建筑只是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借”给世博会的场馆,因为“在规划之初就已经确定了将来的使用方向,我们是将永久的、现代的建筑和临时性建筑功能合二为一了。”
也就是说,早在世博会场馆规划、设计之初,上海这座城市,就考虑到了“如何让上海世博留下遗产”这个问题。100多年来,世博会举办地都要修筑大量展馆,其中大部分是临时性建筑,展会结束后便被拆除,而场馆本身作为展览内容和最吸引参观者眼球的建筑之一,常常令主办方大伤脑筋。
2006年,在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吴建中主持的一个国际论坛上,有些人主张上海世博会在会后不应留下任何建筑,但世界著名的法国夏邦杰建筑事务所合伙人夏邦杰却建议,上海是一个超大型城市,还缺失许多城市功能,要抓住举办世博会的大好机遇,保留一些美观且具有实用价值的世博建筑。吴建中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便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最终,上海世博会确定保留一批标志性建筑。
在倪阳看来,在为世博会服务的同时,更考虑到将来的需要,这种设计理念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接受了,“西班牙为了一个区域的旧城改造,举办了以‘水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萨拉戈萨世博会,借此改造了一条很漂亮的河,从另一方面看,这也非常环保。”
“设计永久性场馆和设计临时性场馆,要考虑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这么一个重要的场馆,起码要考虑到100年的使用问题。”倪阳在设计中国馆时,力求“建筑要体现城市文化的多元性,表现社会的丰富性和层次性,用不具象的形式诠释中国建筑与文化的联系,最重要的是让百姓喜欢。”
世博会经典建筑
原子塔
建成于1958年,原本计划只保留6个月的原子塔是比利时政府为当年在布鲁塞尔举办的世博会而兴建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现在已是布鲁塞尔十大名胜之一。
太空针
提起以“太空时代的人类”为主题的1962年西雅图世博会,人们首先会想到太空针,从外形上看,它就像一个飞碟架在高高的塔针上,充分而直接地表达了人们的太空理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