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的力量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二维码,虚拟超市
  • 发布时间:2013-11-26 14:24

  二维码能够得到普及,主要得益于其对个人和企业的“双三角价值”,对个人而言,它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对企业而言,则是营销的出口。

  如今,不论是超市还是地铁站口、公交站旁,拿出手机拍下挂于墙上的产品图片,在你步入家门时,这些所需的商品便会出现在你眼前。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而在这背后却蕴含着巨大的整合力量以及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从二维码、订单系统到手机支付、物流配送追踪,原本隶属不同行业的服务提供商正在通过IT技术实现无缝对接,对他们来说创新已经没有“底线”可言。

  一切变得触手可及

  二维码作为一种老技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新焕发了青春,能够给广大商家带来丰富而高效的营销应用。可以这么说,小小的二维码无所不能,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业内人士认为,二维码应用和前景非常广泛,能够给企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增值效应,这种优势将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深入发展而更加明显和清晰。

  以目前较为流行的扫码购物来说,它采用了二维码识别等新技术,是最新的移动购物方式。用户只需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并安装指定软件,便能够通过手机的摄像头刷取“二维码”,然后通过手机下单购物(类似超市结款时刷条形码)。也就是说,今后的网购已经不再局限于电脑显示器,地铁、商场、小区、电梯等任何可以悬挂LED屏幕的地方都可以进行商品展示,只要有“二维码”,用户打开手机一刷就可以直接购物。

  通过小小的二维码,用户可完成从线下到线上购物的转换,这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了,在国内也有不少例子。

  贵阳,可二维码购演唱会门票;广东,可二维码看房找房;苏州,计划在轨交站布上虚拟超市;上海,不少地铁站挂着“1号店”的购物墙;北京,一些商铺门口早已贴上了二维码的优惠信息。越来越多的新鲜商业应用,正在通过二维码这个小小的方块展现在我们面前。杭州自然也有不少,在中秋时节,月饼就与二维码购物擦出过火花。一些知名杭州月饼商家都在淘宝网提供的平台上卖过月饼。当时的月饼广告被挂在不少公交站台的LED屏幕上,市民只需拿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终端,如手机、iPAD,即可扫下二维码,在连接互联网的情况下,能方便地完成购买。

  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推出二维码服务,只需用手机扫一下即可实现轻松购物,可以说,二维码的黑白格子越来越深入消费者的生活中。但在2012年也有业内人士担心,二维码很难以单独的形式生存,这个时代能否继续,还要看其能否找到独立的盈利模式。

  那么二维码购物到底受不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从淘宝网的两个数字中便可参透:从今年3月份至今,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宝贝页面的移动买家已达313万人次,通过二维码带来的订单数量已超过3万单。

  总之,通过二维码,商品销售方将线下的需求转移到线上,或者通过网络推送更多的内容,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的确有效,而且已经给互联网格局带来一些新的变化。比如微信与商户的二维码优惠合作,对于走餐饮优惠路线的大众点评网和丁丁来说,便是一个强劲的对手。当这种线上和线下的O2O模式真正磨合后,人们还需要提前团购或打印优惠券吗?或者如支付宝和聚划算联合推出的团购活动,看好商品后,二维码拍摄,便可下单,这种便捷性大大刺激了冲动型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对于品牌商而言,电子商务不再是唯一一种新媒体渠道,任何一个地方刊载的二维码,都可能为其带来销量。

  火爆源于移动互联

  2002年,二维码技术在日本开始商业应用,2003年二维码在韩国商业应用。日韩在全球范围都是二维码应用最早且最成功的国家。2006年中国移动率先在国内推出二维码业务,通过手机上网的WAP方式应用二维码业务。

  据了解,日本的二维码商业模式采用开放码型+开放运营的模式,二维码成为手机的基本功能,这是因为日本的运营商实力比较强,运营商可以直接定制带有二维码应用的手机;相比之下,中国采用的是开放码型+平台运营的模式,但由于中国手机品牌比较多,运营商的掌控力比较弱,很难大范围地做到在运营商定制的手机中带有二维码软件。

  不过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上述问题已经得到很好解决。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运营商、电商企业、二维码的创业公司、500强企业纷纷加入到推动二维码的市场应用中,连百度、新浪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也加入到了这个阵营中,这就促成了二维码的全面爆发。

  总体来说,二维码之所以能大面积地普及开来,在于其对于个人和企业的“双三角价值”,即对于个人而言,二维码是移动互联网的三大入口之一;而对于企业而言,则是企业营销的三大出口之一,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应用二维码上网,企业也认识到二维码营销在企业营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营销费用短缺的情况下,二维码可以作为企业的基础营销工具。申请码资源是免费的,借助免费的二维码可以引导用户访问广告;电商企业现在越来越多地利用二维码来进行移动支付,当消费者看到商品旁边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拍下来,进行移动支付。

  此外,利用二维码企业可与后台联动,进行数据库收集与营销。当收集和积累的会员信息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再经过分析筛选,有针对性地使用电子邮件、短信、电话、信件等方式进行客户深度挖掘与关系维护。同时,也与顾客建立一对一的互动沟通关系,建立全新的传播渠道和促销手段、与新的用户沟通之间搭建新的桥梁,进而提升服务水平和品牌形象。相比较过去的手段,通过二维码打造的营销方式更简单、方便、高效、安全。

  其实,二维码的本质是解决信息化的问题,作为信息的载体,引导信息从线上到线下的一种入口方式,应用范围没有任何限制,无论是大企业、小企业还是商户都可以采用二维码。

  对于企业而言,二维码是新的营销通道,更加精准,也是消费者行为导向,能提高互动;对行业而言,公共服务更全面更快捷,例如食品监管、城市服务,都可以用二维码来提升服务的效率;对于消费者而言,则可以随时随地地快速上网,成为一个新的上网入口,更方便地掌握娱乐资讯,提升消费便利。

  目前,国内的二维码产业链正在形成,运营商、平台运营商、内容服务商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以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为代表的运营商负责业务规划、终端软件的规范和品牌推广;平台运营商则负责平台运营、产品规划和终端软件管理;内容服务商则负责平台和产品的开发、软件开发和开放营销渠道。而政府、行业、企业、个人都可以成为二维码的服务目标。

  本报记者 陈巍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