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家新三板企业符合转板条件政策细节待落实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新三板
  • 发布时间:2013-12-23 08:46

  国务院关于新三板扩容的决定于近日出台,令新三板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未来,除了新三板扩容潮将汹涌而至,新三板企业的转板机制也成为一大看点。

  哪些新三板企业有望率先转板?根据《投资者报》研究院的统计分析,在35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中,有45家的财务数据符合创业板上市的基本条件。其中,中科软有望成为新规后“首吃螃蟹者”。

  不过,未来这些企业能否成功转板,还需等待转板制度细则的出台。同时,这些企业也需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其发展的板块。

  此外,新三板扩容,对主板市场短期影响有限,而对券商和PE来说则是明确性的利好,这些机构将从扩容潮中获得更多真金白银。

  12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除了将新三板扩容至全国外,《决定》中新三板企业的转板制度也成为一大看点。今后新三板挂牌企业只要符合相关上市条件,可以直接转入中小板或创业板,甚至主板。

  《投资者报》记者采访到中关村管委会金融处负责人,他表示:“转板机制的确立是利好消息。但对于企业来说,不管在哪个板块挂牌,优秀的企业都能脱颖而出。而做得差的企业,不管在哪个板块,市场都不会认可你。”

  对此,上海的一位投行总监刘先生对记者称:“这是 ‘狼来了’的节奏,未来能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优胜劣汰将是资本市场必然的趋势。”

  在当前新三板挂牌的351家公司中,哪些已具备转板条件?本期《投资者报》研究院按照创业板发行上市的财务要求,筛选出有转板条件的4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这些公司包括中科软、海鑫科金、天房科技等。

  挂牌企业转板直接向交易所申请

  新三板,学名“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作为上交所、深交所的胞弟,新三板是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两者的区别在于,新三板所服务的是非上市公司,为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份提供公开转让、融资并购。

  去年8月,新三板覆盖范围从中关村扩容到上海、武汉和天津三地的国家级高新区。经过首次扩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数量快速增加。

  在新三板首次扩容后,市场对于其扩容至全国就有预期。

  近日,新三板扩容至全国的决定靴子落地之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利好消息。新三板可以直接转板,可以债权融资,可以并购重组,给中小微企业带来曙光。

  此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总经理谢庚指出,新三板挂牌企业拟转主板的,在达到上市要求的基础上,无需重新排队进行发行审核,而可直接向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

  记者采访到浙江蓝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董宝军,他表示:“《决定》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打通便捷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企业将趋向规范化成长。不规范的企业变得规范起来,对于已经规范成熟的企业来说,它们能够更便捷地到新的平台上进行融资。”

  他解释,“对于资本市场体系,新三板并不会对资本交易有特别大的推动作用。它更大的作用在于促进企业发展。新三板承担起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和产业资本之间提供服务媒介的角色,它为产业资本和企业发展投入和退出提供渠道。”

  中信建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总监表示,“总的来说,业内对《决定》的反响还是很不错的,身边不少投资机构的朋友对新三板抱有很大期望。对于券商和PE来说肯定是利好消息。”

  45家企业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

  新三板承载着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梦想,还有人期盼它能成为中国版“纳斯达克”,真正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孵化器、加速器。

  新规则实施后,究竟有多少现存新三板挂牌企业符合转板的基本财务要求?

  按照创业板上市的相关财务条件,《投资者报》以2011年年报、2012年年报以及2013年中报财务数据为标准,对新三板挂牌的351家企业进行筛选,选出了45家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公司,约占比13%。其中,属于北京中关村园区的有32家,上海张江园区5家,武汉东湖园区5家,天津滨海园区3家。

  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45家企业中,22家来自于信息技术行业,约占一半。其他主要来自于工业和医疗保健行业。这些企业的最新市值平均为5708万元,净资产平均为1.3亿元。

  在筛选的45家企业里,我们发现有的企业从财务数据上看起来并不漂亮。例如中兴通和科曼股份2012年的营业收入同比有下滑的情形。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创业板发行上市需要通过证监会发审委进行审核,实际财务指标审核标准远高于深交所对外公布的最低标准。但是预计未来,如果证监会发审委不再审核,深交所只做形式上的审查,这类企业完全具备上创业板的条件。

  董宝军表示:“已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它本身的成长性和创业板的企业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新三板的企业直接转板创业板,无非是程序上节省了,不应该是企业质量上有差别。”

  实际上,对于非财务指标,新三板挂牌企业与创业板要求相差并不多,大多数属于定性分析性质,如果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并经过挂牌后的持续规范运作,转板成功的障碍并不大。

  由于此次国务院明确了新三板和沪深交易所之间的转板机制,而且新三板挂牌采取了注册制的方式,所以在悄然之间启动了中国资本市场最重大的改革。

  企业需考量“适合”发展的板块整体而言,《决定》的发布意味着新三板市场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针对中关村园区的企业如何确定上市板块,中关村管委会金融处负责人提到两个字“合适”。他解释,“一方面,企业应该有资本市场的意识,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大。另一方面,针对不同企业的类型和阶段,选择适合的板块。资本市场是多层次的,意味着多重选择。”

  什么才是适合企业发展的? 该负责人认为,“市场需要对企业有综合的考量,反之亦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规范程度、经营情况,包括盈利模式、发展趋势、技术含量、知识产权、人才储备、国际化、所处行业情况等,选择适合企业当前发展的板块,才是重要的。企业不论适合新三板还是创业板,应该进行动态评估。现在高新技术的企业发展很快,半年时间就会是一番新景象。”

  他还强调:“对于企业,创业板或者是新三板不是好与不好,高与低的区别。而应该是适合与不适合的问题。企业应该根据自身规模、成长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决定在哪个板块融资。也许对某些企业来说,境外的市场更适合。”

  “从目前的资本市场来看,转板还有三个问题。”他表示,“第一,转板制度的细则还没有出台。第二,仅仅以财务指标来恒定是否转板并不全面。财务指标是评选指标里相对重要的一个。第三,就算新三板中的挂牌企业符合了创业板的上市条件,也不等于它们会转板。目前众多企业在排队上市,新三板企业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等待业绩和产品销售有爆发的时候,再做选择。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新三板无法承载下这些公司,到时再做选择。”

  转板对于目前创业板的企业来说,是否也会形成一定的压力呢?

  董宝军提到:“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将由制度的改革引起一系列变化。未来从审核制到注册制的变化,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肯定会下滑,原先已经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过高的市盈率会出现回归或者下降的情况。而新三板的企业只要足够优秀,未来的成长性足够好,行业的发展前景好,它们会成为创业板的项目来源很好的补充。”

  庞大的中小微企业有着巨大的融资需求,新三板的扩容无疑令不少正在高速发展期资金短缺的企业看到了曙光。■

  《投资者报》记者 江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