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是套生态系统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电视,贾跃亭,乐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2-10 09:49
乐视的“超级电视”为什么值得关注?
消费者不妨先看看价格。低价是乐视TV超级电视在行业的一大“标签”,60英寸的乐视超级电视只卖6999元,39英寸的普及型产品只有1499元,较同行都低出不少。传统电视厂商的定价模式多采用成本加成法,厂商根据成本价确定零售价,比如,根据品牌价值以及渠道、推广费用等,一般成本价加上100%或200%;乐视超级电视则采用网上预售的模式,省略中间渠道环节,尽可能压低零售价。
更重要的,则是商业模式的颠覆。贾跃亭不指望卖硬件赚大钱,从设备上赚取刀片利润,他不屑做传统电视厂商的事情。凭借其背后的整个生态系统,他准备将单一的硬件销售获利升级为“硬件收入+内容收入+终端广告+应用分成”的多重收入来源,其商业模式有点类似乔布斯的“终端+APPStore”。
贾跃亭真正兜售的不是电视机,而是内容渠道。网络视频正在由PC端向移动端迁移,但最大的广告预算依然在电视端,网络视频只有100多亿元的广告存量,而电视广告有1000多亿元。即便广告形态呈现“一云多屏”,但要将电视广告向互联网视频转移的话,最好就是从电视机下手。
贾跃亭认为,互联网一大重要的趋势就是网络视频化。互联网内容的展现形式从文字发展到图片,再随着光纤到户的进程推进,视频电解码技术的提高,未来将会以视频为主,图文为辅,视频服务成为网站的一项基础功能。
贾跃亭告诉《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传统电视终端达到百万台,实现整合就有广告价值。据说,2013年,他的超级电视以及乐视盒子出货量就能达到百万。“一线的卫视台平常的覆盖人群在400万到500万个家庭之间,当超级电视卖到500万台的时候,其终端价值几乎可以等同于一个卫视台。”贾跃亭曾憧憬说。
广告其实只是乐视未来的盈利模式之一,付费视频内容的想象空间同样巨大。广告市场是B2B的,并不为用户创造直接价值,用户反而付出了高昂的时间代价,广告的规模只有千亿左右。反观用户付费属于B2C业务,基础规模数量非常巨大,只要能做好,理论上讲是无限的,核心在于内容和服务的吸引力。
倘若一台超级电视可以搭售一个乐视盒子C1,那么,假设电视一年售出100万台,贾跃亭仅收付费内容就能收到4.9亿元。
乐视凭什么颠覆传统的电视行业?
国内视频网站中,乐视网的地位较为特殊,率先在A股创业板上市,其市值已与优酷土豆不相伯仲,但多数人将其归类于二线视频网站。2012年9月,乐视宣布进军电视产业伊始,业内多是嘲讽、质疑,甚至内部都有异议,乐视TV高级副总裁梁军告诉《21CBR》记者:“起初一提起进军电视机,全公司所有人都反对,感觉不务正业,2012年底才基本达成共识。”至2013年5月,超级电视正式发布,在资本市场引发震动,国内一电视龙头的股价次日直线跌停,颠覆性的“鲶鱼效应”才开始被认可。
互联网江湖上,素来低调的贾跃亭身上,一直笼罩着些许神秘色彩,乐视网股价高企后,资本运作频繁,贾跃亭又有“故事大王”之称,其“产品经理”的一面往往被忽略。“超级电视”的创意即来自于贾跃亭,其实,其创办乐视网之初,就有直通终端的设想,希望利用互联网的发行模式取代碟机、光盘,与电视终端相匹配,提供高清的观赏体验,只是受制于全国带宽、电解码技术,只能提供低码流的服务,无法将产业链条延展至电视端。
2009年,贾跃亭开始设计乐视盒子,并专门成立了乐视TV事业部,在四年时间里,潜心研究机顶盒技术。2012年,贾跃亭通过猎头从盛大挖来一个十几人的手机系统团队,研发大屏软件系统,并注册成立了经营电视终端的公司——乐视致新,而且成功游说了郭台铭,让富士康为其电视的品质背书。
此外,早在美国hulu网站出现前的2005年,贾跃亭即开始坚持正版内容,乐视网在行业中是最早开始进行正版内容版权储备的视频网站,利用云技术,乐视构建了中国最大的云视频内容平台。在内容版权上,贾跃亭现拥有10万集电视剧、5000多部电影,每年制作和发行近30部大片。
在“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电视全产业链上,贾跃亭在每一环都早有布局,一直坚持推进,乐视超级电视比较难以复制的原因,就在于基于垂直整合的系统安排。
贾跃亭如何设计“超级电视”?
在产品形态上,乐视超级电视已经具有鲜明的互联网化特点,电视屏幕像一个电脑界面,除了普通的有线电视,还有乐视轮播频道、Android桌面、相册、浏览器、系统升级等目录;乐视的Android桌面如同智能手机一样,可随意在LeTVStore下载应用;在应用中心里,已有愤怒的小鸟、微信、当当网等各类应用超过3000多个。
其中,设置了贾跃亭扩展收入的众多服务端口,比如,收看乐视的TV版内容就要缴纳“内容收入”,内容全部由乐视自身提供;LeTVStore如果能够成气候,未来也能够贡献可观的“应用分成”收入。
但是,超级电视只是“乐视生态”中的组成部分,只有从版权内容、版权渠道直到家庭娱乐终端整条完整生态链的角度,才能理解“超级电视”的价值。
相较传统电视玩家,乐视的一大优势即在于内容。近年来,贾跃亭不断对上游的内容资源进行布局,希望打造内容生态圈的“护城河”。2011年3月,贾跃亭邀请原光线影业总裁张昭加盟,创办乐视影业,将其定位为“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公司”,乐视影业每年预计将有10-20部作品;2013年,乐视网又并购了花儿影视,在自制影视内容方面的行业话语权,有助于其整合大量外部的内容资源。
在贾跃亭的构想中,未来,内容和终端会相互借力,相得益彰。“超级电视”因海量内容具备了“异质性”,而终端产生的渠道力量为内容制作方提供服务,推动上游资源整合,比如,推出电影的付费首播等服务,举办直播的赛事或者现场歌迷会,等等。
“产品经理”贾跃亭如何持续改进“超级电视”?
传统的经济理论或产品理论多认为,专注各司其职再加上匹配组合才能成功。贾跃亭则更相信,创新多来自于跨界的结合点,强调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协同,而且不遗余力地推进内部协作。改进“超级电视”,要点不在于终端,而是全产业链的系统整合。
在乐视公司,贾跃亭非常喜欢把完全不搭界的人聚在一起讨论。乐视的高管实行六天工作日,周六休息一天,周日所有和乐视生态相关的负责人(总监级别以上)坐在一起开会,共同解决跨界的问题。每个周末,从云视频平台、电商网站运营直到产品终端、LeTVStore,一个产品,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负责人都要参与讨论。贾跃亭要求研发人员不能简单堆砌产品功能,需要将自身产品与合作伙伴的产品进行对应测试,产品务必达到适配一致。在乐视,来自硬件、操作系统以及核心应用的研发工程师或者产品设计人员,经常需要协同办公。
现在,每天一早,贾跃亭来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在他的办公室里,摆放着四台不同尺寸的超级电视,设置在不同的轮播栏目,以便检测后台系统的运转,每天从早上9点播到他下班为止,以此实时感知超级电视的用户体验。
此外,乐视TV超级电视,属于轻资产运作,其制造业务由代工商富士康承接,而物流配送、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服务环节,90%的工作由第三方服务商完成,乐视只有少量的售后团队,主要服务于少量的VIP用户。早在发布之初,就有人当场提出质疑:乐视的品牌用户认不认?产品的服务体验能否得到保障?据贾跃亭透露,用户现在最不满物流的效率以及安装调试的服务品质,而且,超级电视的销售区域也受限于物流配送能力,在2013年底能够送达的城市大概200个。因此,电视终端的服务能力也有待提升。
2013年,三款“超级电视”成功吸引了大众眼球,但是,其理想的商业模式如何在百万的数量级里得到验证?多屏互动的时代,客厅的先占优势如何迁移到移动端?乐视“颠覆者”的姿态若要持续下去,相信贾跃亭2014年的新花招肯定不会少。
贾跃亭 乐视网董事长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