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了,我一直担任某“体育风云人物”的初评评委。所谓“初评”,就是媒体投票。到“终评”阶段,还有专家评委,那是来自体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所谓“初评”和“终评”,当然是为了凸显评选是个严肃的事儿。评委们会收到一个厚厚的花名册,介绍当年各领域的突出运动员,今年拿到花名册,隐隐觉得不妥,最佳男运动员选项里少了孙杨的名字,照常理来说,孙杨在201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上的表现,足以证明他是今年最佳运动员的热门,但他不在候选人行列中。
没过几天,又收到某媒体“运动榜样”的选票,回避了“最佳男女运动员”的说法,而是把广州恒大、山西女篮这样的团队,丁俊晖、李娜等等混合在候选名单里,评委从中选出三个榜样即可。组织者特别说明,“候选人在公众和道德领域应该拥有较好的口碑”,“候选人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方面做出过努力,其场内外言行应成为年轻人效仿的榜样”。照这个标准来看,孙杨不在候选人名单里倒也不出乎意料。
据说,曾经有过一项调查表明,80%的受访者认为孙杨在过失的情况下,还将他作为职业精神的楷模推荐,有悖奖项的内涵。有意思的是,远在美国的《游泳世界》杂志不管孙杨进了拘留所,把他选为“年度最佳运动员”。上述两个评奖,评委都有权利提出自己的人选,也就是说,我可以填上孙杨的名字;当然,主办方把孙杨的名字拿下来,已经表明了人家的态度,惹事的运动员就没资格入选“风云”或者“榜样”。
我总觉得,运动员隐隐地在跟某种东西较劲,李娜曾经较劲,王濛曾经较劲,孙杨表面温顺,但隐隐是个“不服”的角色,他们在跟什么东西较劲呢?有时候是一个大词,名曰“体制”;有时候是天下悠悠之口,名曰“公众人物的形象”。
一个运动员要成为最佳,不仅成绩要好,还不能有什么显而易见的毛病。要会“做人”,你或许对这种氛围不以为然,但这种中庸之道的文化绵延数千年,谁也不能违背。
我们也希望看到姚明这样的运动员:成绩好,形象好,谈吐好,所作所为符合国际规范。你要乖巧,你要听话,这种为人处世之道我们耳濡目染,渐渐融化到血液中,继而被“体制化”和“系统化”了,你若不服,总有一天,这套系统会把你收拾服贴。王濛2012年不断有麻烦,2013年短道速滑拿了好几个冠军,大家都说“她成熟了”。
任何一个评奖,都会有自己的倾向性,有自己的立场。《游泳世界》那样的单项奖好办,一个运动员破掉世界纪录,拿的奖牌多,自然得分就高。把不同项目混杂在一起,评选标准就有点儿含糊了,再加上道德评判,这标准就更含糊了。像孙杨这样成绩突出的选手,在最佳运动员和运动榜样的候选名单中根本就不出现,多少让人意外。他出现在名单中,评委将其划掉,这是一种评判。他不在名单中,评委非要把他提出来,这只能说明,这个评委也不太“懂事”。我们都要懂事,彼此默契于心,孙杨也就很快“成熟起来了”。
文/网易副总编辑 颜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