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是一个人三分之一的生活。你为什么工作?是为了基本的生存?为了家里的期待?为了与他人保持一致?为了获得名声地位和尊重?为了实现理想?为了心中的指引?还是为了什么特别的原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而我们工作的原因,其实也可以对应到这些类别里面。
基本生存需要
“维持生计”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需要,比如能不能吃饱穿暖,有没有房子住,生病了有没有条件去看等等。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大多数人去工作最基本的以及最初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
安全感需要
对于比较关注安全需求的人来说,可能就会更关注于这个工作能不能让自己拥有一个稳定的生活,固定的资产,以及有保障的未来。安全需要比生存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去满足这个需求,应该也是目前大多数年轻人在努力的方向。
社交需要
当一个人已经不担心自己的生存和安全问题了之后,他就会把关注更多地投放到去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这个时候他去工作的目的可能就是想要满足自己在一个团体中的归属感,与人的合作、交往中的温暖会成为他选择工作时的考虑的重点。
被尊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也有不少人为了寻找被尊重的感觉而去工作,这样的人可能会喜欢比较体面的、有权力工作,以及会比较愿意追求事业上的成功。
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会渴望有一份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在工作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个时候工作对于他的意义可能和整个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他会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不过具体到每个人,我们对于去工作的理由,以及在工作的选择上,并不是只有先把上一层完全满足,才去满足下一层的需要,而是多数时候都在同时顾及这些需要,只不过可能暂时偏重于某一种。
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必须工作,而是我们需要工作。
编辑:晓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