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云引爆创新激情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全云,微软,云创益大赛
  • 发布时间:2014-03-04 12:57

  ——微软Cloud OS第二届云创益大赛Deep Dive Lab活动现场见闻

  为强化云技术,落地云应用,彰显云价值,微软再次举办了微软Cloud OS第二届云创益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大赛于2013年12月5日至2014年3月27日在全国范围内举行。

  为了给参赛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使每支参赛团队都能提交出最优秀的作品,微软从实战角度出发,有效组织微软技术团队与参赛团队进行纵深式技术性研讨活动——Deep Dive Lab。2014年2月20日下午,位于中关村丹棱街的微软大厦一层1103A室内,微软Deep Dive Lab北京站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来自微软的8位资深技术专家和参加大赛的十多支参赛团队,共同参加了活动并在现场进行沟通。与此同时,微软为参赛团队开放了免费的Windows Azure账户和空间,参赛团队上传作品到Windows Azure平台上进行调试,遇到问题可以随时请教导师。

  参赛团队踊跃分享创意

  此次大赛将参赛团队分为企业组和创业组分别给予辅导。微软Deep Dive Lab北京站活动现场,微软导师一番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到场的十多位参赛团队负责人陆续开始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作品的创意和进展情况,其中不乏一些非常有亮点的作品。

  “SVOVS”队的参赛作品——“儿童趣味编程”,其创意得到了微软导师们的一致好评。“儿童趣味编程”意在为儿童打造一个界面生动、操作简捷的图片编程学习环境,在学习和游戏中,激发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SVOVS”队的负责人,儿童趣味编程的联合创始人范蕊指出,目前,“趣味编程”已于上周末正式搭乘“趣味宝船”,所提供的培训将不局限于为8岁以上小伙伴们提供信息技术学习机会,还融入了包括思维方法、综合能力等多方面的培训。

  一个致力于为盲人提供有声书的公益项目——“心目有声图书馆”,也受到了微软导师的关注。心目有声图书馆的创意在于,将现有的文字作品制作成为音频文件,分享到网站上供盲人收听。

  “心目有声图书馆”负责人之一,负责项目后端开发工作的周越强调,自己要感谢微软免费为项目提供的Windows Azure账户,让项目团队减少了很多运维工作,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在开发产品上。

  北京易维清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楠博士介绍了“北京易维清”队与北京大学合作的国家环保部“重点流域水文预测预报系统构建”项目情况。作为导师之一的微软资深技术专家翟爽比较看好这个作品。翟爽认为这个作品准备充足,还具有实际的应用场景,而且还能够与微软Cloud OS拥有很高的结合度。

  “无忧云之队”的负责人、易纵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刘海峰参赛的项目是51Aspx。51Aspx的亮点在于他们能够以“专业 开放 负责”的运营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地为.Net开发人员提供专业的微软代码服务。

  寻找与Cloud OS的结合点

  在微软Deep Dive Lab北京站活动之后不久,各支参赛队员的作品就要开始正式上传了,随后将接受专业评委老师的评分。

  因此,在此之前,大赛的主办方和微软导师都希望各支参赛团队能够高效地利用微软Deep Dive Lab北京站活动这个难得的机会,与微软的导师进行深入沟通。

  最关键的一点是,参赛团队要能够结合项目的特点,积极体验微软全云平台,寻找与Cloud OS最适合的结合点。

  刘海峰则希望通Deep Dive Lab活动推动整个云端迁移的进程。除了常用的Websites/SQL Database/Storage之外,51Aspx还用到了Windows Azure的功能和VSO(Visual Studio Online)服务。VSO服务不仅使得51Aspx整个架构体系和承载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还帮.Net开发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范蕊也指出,他们当时在寻找一个灵活开放、扩展性好的云平台。2013年年底,范蕊的技术团队开始使用Windows Azure。

  范蕊表示:“我们的系统跑在这个云平台上,几分钟就完成资源设置,加速了团队的开发进度。”

  李楠则透露,“北京易维清”队的技术团队原本就是Microsoft MSDN订阅用户。他们在两年前就已经获得了微软东亚云平台的使用权。当微软中国云平台还处于测试阶段时,他们已经成为了第一批试用者,未来将进一步走向商用。目前,“北京易维清”队的作品已经部署在微软国内的云平台上,在之后的赛程中他们会使用云平台上的系统进行调试和完善,以求更符合此次大赛的要求。

  同时,几位微软导师也希望记者帮忙强调一下,如果参赛团队寄希望于短期的参赛就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工具并开发出一款优秀的作品那是不现实的。

  微软导师倾情辅导

  对于微软导师给予参赛团队的指导,参赛团队也给出自己的评价。周越表示:“我们团队报名后不久,董乃文导师就与我们取得了联系,耐心地询问我们项目情况,给网站的建设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对团队启发很大。例如,网站对视障人士的可访问性、网站架构、多媒体在线播放技术等方面的问题。”

  此次活动现场,刘海峰除了向导师们请教新技术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在大赛活动的注意事项方面得到了导师们的一些指点。

  范蕊表示,此次“零距离接触”微软Cloud OS的机会让他们的团队受益匪浅。通过使用微软的云平台,他们的技术团队既合理地降低了研发成本,又有效地提升了解决兼容性问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提高了“趣味宝船”开发的迭代速度,使技术团队能够更专注于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品质。

  如何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可能是所有参赛团队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翟爽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参赛团队:“体验微软Cloud OS只是第一步,微软导师在大赛中考核的两个重点,一是作品的创意,二是作品与微软Cloud OS的结合。”

  同时,翟爽也坦言:“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大赛吸引来用户更多的场景和案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去发掘和放大一些微软云平台的真正价值”。

  本报记者 涂兰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