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云存储练成记

  2013年,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科)主要围绕云存储、统一存储、应用存储三条产品线开展业务,其中最年轻也是发展最快的业务当属云存储。创新科总工程师徐永锋向记者介绍说,虽然创新科的云存储业务是2013年才开始推广的,但在智慧城市、视频监控、媒体等领域发展势头迅猛。2013年,创新科的整体收入增长30%~40%,利润也大幅提升。

  与许多供应商提供的云存储服务不同,创新科提供的是面向企业的云存储整体解决方案,包括IaaS层的分布式集群存储、PaaS层的云平台和SaaS层的企业网盘等。创新科基于分布式集群技术构建的云存储解决方案性能更优,成本更佳。

  现在,基于开源分布式集群文件系统技术构建云存储是一个趋势,创新科却反其道行之。早在2008年,创新科已经在关注云存储。创新科早期开发的云存储系统也基于开源架构,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发现这其中有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比如,云存储系统必须与行业应用紧密结合,而不同行业的用户对云存储的需求大相径庭,有的关注带宽性能和低延迟,比如高清媒体非线编;有的关注高性价比的海量数据共享处理,比如视频监控;有的关注高效的大数据分析,比如智慧城市应用等。如果在一个开源的架构之上,底层代码难以修改,很难针对不同应用进行性能优化,云存储的优势无法体现;开源固有的Bug使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难以保障。“最终,我们决定放弃开源平台,云存储平台全部由自己来开发。”徐永锋说。

  徐永锋回忆说,2008年,创新科已经开发出基于开源架构的分布式集群存储系统1.0。当时南方有一家电视台要建设一套非线编和媒资工作站共享存储系统,欲寻找一个高性能、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创新科的这套分布式集群存储系统正好派上了用场。但是后来经过半年时间,无论如何进行优化,这套系统就是无法达到用户需要的性能。创新科内部经过激烈而认真的讨论,最终决定摒弃开源架构,重新开发一套新系统。经过一年左右时间,全部由创新科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存储系统2.0不负重望,在性能方面达到了客户的要求。如今,这套系统已在该电视台得到部署,受到用户好评。“我们自主开发的分布式集群架构云存储解决方案实现了客户所需的标准化和开放性。”徐永锋说。

  从2013年开始,创新科的产品研发和销售策略都在调整。比如,针对传统企业客户的统一存储产品线全部由创新科自己研发,销售模式则转变为由OEM渠道推广;在云存储方面,创新科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一方面提供企业级云存储整体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支持合作伙伴提供云计算和云存储服务。

  在“棱镜门”等一系列安全事件爆发后,中国存储行业对自主可控的呼声越来越高。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创新科,不仅在软件方面全部自主研发,而且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积极与国防科大在硬件方面进行合作。“我们将国防科大自研的新一代CPU与我们自己的软件结合起来,构建新一代的存储系统。”徐永锋介绍说。

  除了云存储和统一存储之外,创新科还在应用存储的开发上酝酿新的变革。创新科的应用存储是基于x86架构的存储服务器,这种架构在低端存储市场上很流行。但考虑到用户对存储性能、可靠性等指标的需求,创新科准备将应用存储慢慢转换成企业级存储才使用的存储控制器架构。“存储服务器的最大卖点是价格低,但随着数据价值的提升,存储服务器在数据保护能力和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都不能满足企业客户对数据共享、分析和挖掘的需要。我们要发挥在存储专业积累上的优势,基于存储控制器技术满足用户对简化、标准化的要求,并实现更优的性价比。”徐永锋表示。

  当年在FC SAN盛行时,创新科另辟蹊径,以IP SAN闯入存储市场并取得一席之地。如今,开源、x86架构逐渐兴起,创新科又一次反其道行之。创新科的这种探索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郭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