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周作民
- 来源:英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周作民,辛亥革命,人际关系,银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3-05 08:16
在近代中国历史尤其金融史上,周作民是一位重要人物。一些文章称其为“金融奇才”、“诡才”,也有一些文章说他是“不倒翁”、“沉默的伪善者”。
在《创造财富的经济名家:中学生不可不知的历史人物》一书中,周作民名列其中,跟管仲、老子、孔子、韩非子等并列,且被称为“爱国金融专家”。
“人际关系最重要”
周作民是江苏淮安人,周恩来在这位老乡面前自称“小弟”。周的父亲是一个落魄的举人,在乡里开学馆为生。因为家教、幼学的幸运,周作民竟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即使后来工作忙得通宵达旦却不中断,偶遇重病,过后也要补写。他的日记,一气呵成,文不加点,极见其古文功夫之深厚。
用周作民自己的话,“我这点小本事四分之一得益于家父;五分之一得益于乡人王仲书;剩下的一多半儿得益于恩师罗振玉。罗老先生竭尽全力地教导栽培资助扶持我长达八年之久,这是我人生旅途中最关键的八年啊!他对我恩重如山,没齿不敢忘怀!我写日记,就是要日日鞭策自己,不负恩师厚爱厚望,时刻想着为民族振兴为国家昌盛竭尽绵力。”
周作民本名维新,在光绪皇帝等人的“百日维新”遭到慈禧太后镇压后,他就改名为作民。由此可见,他们父子并不想触犯时忌。
27岁那年,辛亥革命成功,周作民做了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库藏司科长,他也没有成为革命者。
这一原因大概跟周作民的婚姻状态相关。周妻为同乡的何三小姐,何父赏识周作民的才华,但何三小姐脾气大,从不同意亲事,到新婚之夜不让周入洞房,一再不肯顺从周作民。周作民“惧内”后来为朋友周知。
这种婚姻状态使一个男人不会走得太远,尤其是在革命路上。借用胡适的话,怕老婆的人都是改良主义者。
民国政府迁到北京,周作民跟着到了北京。到财政总长周学熙宣布任免名单时,周作民只是被任命为“主事”的小吏,他以辞呈相威胁,才被重新任命为科长,后来成为库藏司司长。但周学熙就是不愿重用他,他后来再度辞职,离开财政部去交通银行工作。
在财政部的经历,让周作民意识到,千重要万重要,人际关系最重要,只有把处好人际关系当作第一关键,才符合中国的国情,才有可能有所作为。纵观周作民的一生,他真正的第一桶金就是他创造条件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游说安徽督军倪嗣冲。
当时,交通银行总理(1928年改为总经理)梁士诒想在安徽芜湖设分行,发展皖南茶叶贷款与押汇业务,但受阻于倪嗣冲没能实现。周作民毛遂自荐。
周作民先从倪嗣冲周围的人入手。他设法见到了安福系骨干徐树铮,请徐函介倪嗣冲及其亲信王郅隆、女婿王普。在“二王”引介下,周作民在蚌埠见到了倪嗣冲。周作民陪倪搓麻将,当晚便“输”了5000多元。周作民的豪爽举止,以及对金融、财政和实业的见解,深得倪嗣冲之心。周作民在蚌埠活动了20多天,多次与倪交谈,始终没提设分行之事,直到离开时才提出。倪嗣冲当场答应:“请转告梁老总,我只欢迎你来此办行,别人不行。”
自此,周作民跻身上层,他身任四职:中国交通银行总行稽核课主任、国库课主任、芜湖分行经理、蚌埠分行经理。
拿钱磨刺刀
在倪嗣冲和王郅隆的资助下,周作民决定集资办银行,并且拉来了陆军部次长徐树铮、经理司司长陈国栋、财政部次长吴鼎昌、山东省财政厅长曲卓新、长芦盐运使段永彬等人当股东。
1915年5月15 日,金城银行在天津正式成立。因为有股东们的政治势力可资运用,业务发展异常迅速。10年中两度增资达700万元,获利1409万元。
周作民实施手腕、苦心经营,将名不见经传的金城银行,办成了北方金融界著名的商业银行。金城银行一度被北洋军阀官僚们视为“自己的银行”。
支持和投资民族工商业是周作民的重要经营思想,在其指导下,金城银行投资了100多家企业,重点是扶植纺织业、化工、面粉、煤矿四大工业,被称为金城放贷的“三白一黑”工程。
1926年,周作民被奉军张学良部绑架,尽管有熊希龄、赵尔巽等大人物前往周旋,周作民还是付出40万现洋的代价才获得自由。周作民说:“我从刺刀上读到银行家也要遵循的原则——利润必须分拨部分打磨刺刀。”
在北伐胜利前夕,周作民看好蒋介石,募集了40万元,派钱新之去劳军。蒋介石说:“周作民不错,我会记住他的。”
深谙“关系学”的周作民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有人说,金城银行周作民手下有吃、喝、嫖、赌、玩古董五种人才,针对要敷衍逢迎的人物的爱好,他就用擅长那一方面的人才投其所好,以拉拢关系。
在抗战期间,为了谋取金城业务上的便利,他在沦陷的北平、天津配备了留日学生出身的杨济成、王毅灵担任两个分行的经理。1943年3月,陈公博、周佛海等人约周作民出面担任在上海成立的伪“全国商业统制总会”(即商统会)主席,他拒绝出山,但却保持了与陈、周的私交,并频繁往来。金城银行因此被称为“灰色”银行。
但周作民的灰色仍有底线,在敌伪时期,“不论和汉奸来往也罢,和日本人士来往也罢,绝不是个人交际,主要是担负着蒋介石交付的使命。”
在国共内战后,他“深感共产党办事气魄之大”,毅然回到大陆,成为金融界第一个回归大陆的人。周恩来说,“新中国百废待兴,像周先生这样的理财专家是有用武之地的。”
1951年,金城、盐业、中南、大陆、联合五家银行实行公私合营,周作民任董事长。1952年,全国60家合营银行和私营银行成立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时,他出任联合董事会副董事长。跟朋友卢作孚在“五反”运动高潮中自杀的结局不同,周作民平安度过了“五反”运动。1955年,周作民去世,享年72岁。
周作民做事用人是有些魄力的,对他所经营的银行,是起早睡晚全力以赴,使50万元资本的小银行,成为国内有数的商业银行。他绝不小家子气,不穷酸。有人说,“拿上海总行来说,私人汽车就有20多部,都是依靠银行出钱,换一个人做总经理,看到这许多坐汽车的开支,一天都受不了。他大体是有饭大家吃。几个最高管的吃用最好,其余职员吃用中等(只缺汽车洋房),一般都能过得去,因此能号召2000多人糊里糊涂替他出尽气力。”
可见,周作民有其人格的魅力。只是他周旋于众多的关系中,不免有藏晦的一面,与少数亮色相比,他的人生更多灰色。
(作者系自由作家,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文|余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