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保障:“兜底”措施密集出台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就业保障,市场调节,优先战略
  • 发布时间:2014-03-06 09:32

  百姓声音

  中国社科院任钟君:当前的中国就业形势是三荒(民工荒,女工荒,技工荒)+一难(大学生就业难),荒情+难情=苦情。

  网民史中坤: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当务之急是改变就业观,应把眼光放在中西部基层、中小企业,而不要死死盯住大中城市有编制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外贸企业等!

  改革路径

  2013年9月18日

  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的通知》。

  2013年11月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进一步对新形势下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作出一系列部署,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2013年12月6日

  教育部召开了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要求消除就业歧视,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拥有众多劳动力的同时也亟需众多的就业岗位,确保就业局势稳定已然成为一种政治责任。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就业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不仅要有饭碗,还要有更好的饭碗,这是每位劳动者的愿望。

  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解读到,“从宏观层面讲,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就业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还要注重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自此,国家“保就业”的政策战略更加完善。在2013年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包括减免小企业税收、开发公益性岗位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优先对困难群体进行就业扶持。而多项“兜底”就业的措施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出台并完善,社区里、高校中,涌现出多渠道多样式的就业帮扶平台。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对新形势下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作出一系列部署,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其具体表述为:“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建立促进就业公平的体制机制。创新扶持创业的体制机制。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服务体系。”

  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认为,经济发展能否拉动就业同步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布局结构等紧密相关。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在不同的机制体制下,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各异。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应当以充分就业为目标,选择合适的经济发展模式,避免出现高增长低就业的情况。

  谈到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他进一步说道,政府应不断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等。

  除此之外,《决定》还强调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

  本刊记者 陈沙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