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建桥涵 险川变通途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农副产品,春耕物资,民营企业
  • 发布时间:2014-03-06 09:55

  初春的准格尔旗,阳光和煦,天空湛蓝。《民生周刊》记者一行前往沙圪堵镇塔拉沟门村,汽车临近小沙日塔社,远远就能看见一座刚竣工不久的桥涵。这个用了48个昼夜完成的工程,在当地村民心中有着无比重要的分量,因为它终结了村民“每逢雨季寸步难行”的历史。

  没人敢修的桥

  准格尔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端,北、东、南三面被黄河环绕,过境长度197公里。作为黄河支流的黄甫川由北至南流经沙圪堵镇最终注入黄河,在塔拉沟门村百姓眼中,黄甫川大、猛、险,多年来阻碍着两岸村民的出行。

  “汛期水涨,孕妇临产过不去河,不得不将孩子生在河岸上……”塔拉沟门村村民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当地村民说,每到下雨天,人动都不能动。年轻人回村,打雷下雨都不敢停留,要赶快跑到对岸去,否则水涨起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过河了。

  春耕物资运不进,秋后的农副产品运不出,老百姓着急却无计可施。一条河,隔断了村民们与外界的联系,医疗、教育、经济、交通都要受制于这一条河。

  当地村民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前些年,相关部门也曾有过在黄甫川上修桥的想法,但是,因河流宽、淤泥厚、水势猛、难度大等诸多因素,修桥的想法也就此搁浅。

  2013年农历八月十五,在鄂尔多斯兴誉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的会议室里,大家开完会坐在一起闲谈。公司董事长的张志刚得知,在准格尔旗沙圪堵镇塔拉沟门村还有一些村民为河所困,他立即要求下属带他去村里看一看。

  作为一个不上规模、仅靠技术吃饭的民营企业来说,要为百姓修一座大桥,这在当地是从来没有的事。一些人不敢相信,张志刚看了现场后当即决定在黄甫川流经的小沙日塔社修桥,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村民至今还感慨,“黄甫川是准格尔旗最大的一个川,河宽300多米,一般的桥遇到洪水下来很快就会被冲垮,还从来没人敢在这里修桥。如果老张能把这桥修起来,那可真是了不起的事!”

  攻坚克难48天

  在张志刚眼中,办法总比困难多。张志刚说,大家不妨换个角度,不要顶着河水干!对于黄甫川这个工程,可以做一个漫水桥!张志刚说完,其他人都不敢言语,这么难的一个工程说干就干?大家心里都没底。

  在小沙日塔社,张志刚实地考察后设定了具体的方案和施工图。面临着难度大、水流急等施工难题,他苦心琢磨,并逐一找到了解决方案。张志刚对《民生周刊》记者说,他的设计方案很可靠,基础坚固,设计合理,桥涵与河床形成一体,急流推不动,洪水压不垮,结构上能有效克服水阻。

  张志刚介绍,施工区域有深水区和浅水区,要用不同的设计方案,他用了4天的时间完成设计,之后就马上开工建设。张志刚把这个工程定义为“漫水桥涵”,大水来了从桥上面走,大水过后水从桥下面流。张志刚说,基础牢靠是桥涵建设成功的关键,河水来了不会将桥“连根拔起”。在技术上,张志刚避开施工难题,巧妙进行方案设计,他在深水区的桥下加了4个涵洞,使得整个桥涵承受河水冲击的能力强,同时能有效减少河水阻力,大水过后,小水长流。

  张志刚一个人指挥着两台挖掘机和4台装载机,开始施工。从开工、建设到桥涵完工的48天里,张志刚一天都没离开过工地。在工地坚守的48个日日夜夜,令他难忘。张志刚回忆,开工之初就面临着清理淤泥的繁重任务,他用两台挖掘机进行上下接力式清淤,共清理3000多立方米的淤泥,两台挖掘机工作16天才完成。

  这期间,由于任务繁重,机械化工作任务少,大多依靠人工,施工队曾几次想要放弃,张志刚都耐心说服,一会儿给挖掘机师傅递烟,一会儿给工人们倒水,张志刚说自己这个工程师还从来没有这样低三下四过。

  他语重心长地和大家说,这是为老百姓做好事,修的可是爱心桥,他还发誓“干不完活我绝不回家!红旗不倒,我老张不倒”。张志刚当时在工地上插了12面红旗,这一举动感动了村里人,村民们把自己种的红薯和大葱送给老张,葱辣得老张眼泪直流。

  11月下旬,准格尔旗气温降至零下,没有取暖设备,张志刚就靠烧麦秆取暖,工地距离老乡家比较远,他有时就住在车里,老乡时不时会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张志刚手上。他说,能得到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他浑身就充满了干劲儿。张志刚胰腺不好,还有高血压,他硬撑着一直到竣工那一天。

  竣工后的老张和乡亲

  漫水桥涵工程耗时48天,按照张志刚的估算,工程如果招标设计施工没有500万元下不来。而这个工程由他自己设计,就免了设计费,检测和监理也由兴誉工程检测公司完成,这也省了一大笔费用。整个桥涵和辅路用了160万元,除了社会捐助和企业帮扶,有100余万元都是张志刚自掏腰包。

  张志刚的善举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解,“有人说这个时代怎么还会有这种人,不图名不谋利,这究竟是为个啥!”张志刚说不管别人怎么说,他就是一心想把桥修好,桥修好了他才能安心。

  工程竣工那天,村委会杀了两头羊,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竣工答谢会。当天,所有人都在庆祝桥涵畅通为百姓出行带来的便利,唯有张志刚在宴席上一口饭也没吃,他说不知为什么,心里有点不好受。这么多年了,为什么才把这个桥修好!

  现在走进小沙日塔社,村民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张志刚对大家说:“你们好走了,我就放心了。”村民们说,现在桥修好了,雨季时也就不担心了,孩子们能过桥上学了,农产品也能运过河了,在外面工作的年轻人也能常回家看看老人了。

  本刊记者 于海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