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面瘫的临床分型及治疗

  杨葵花 王波

  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辽宁省辽阳市 111000

  【摘 要】面瘫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及体征,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中常有发生,其属于神经系统疾病范畴,会对人的面部表情活动造成直接影响,从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针对面瘫患者,我们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作为临床医生,应首先鉴别面瘫患者是中枢性面瘫还是周围性面瘫,再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本文分析了面瘫的临床分型,并提出了面瘫的具体治疗方法。

  【关键词】面瘫;临床分型;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常能见到一些面瘫患者,他们常因患有这种疾病而心理压力增大,影响正常的人际交流活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面对面瘫患者,我们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作为临床医生,则首先要鉴别面瘫患者是中枢性面瘫还是周围性面瘫,再根据具体的病因及其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1 面瘫的临床分型

  从面瘫的临床分型来看,发生面瘫的成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中枢性面瘫,另一种为周围性面瘫。

  其中,中枢性面瘫主要是因核上组织(包括皮质、内囊、脑桥等)受损,而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而形成。其由上至下主要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侧,即瘫痪面肌对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炎等。眼裂及额纹不受影响,这也是与周围性面瘫的主要区别。另外除面瘫表现以外,中枢性面瘫还有其它表现,如脑血管疾病的肢体麻木、活动障碍、饮水呛咳,失语等。

  周围性面瘫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最常见是面神经麻痹。从上到下表现为额纹消失不能皱额、皱眉、眼裂闭合不全、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等表现同中枢性面瘫。病因不明,多见于受寒、病毒感染等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若此外还可出现同侧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外耳道疱疹,即Ramsay-Hunt综合症。

  周围性面瘫通常急性起病,常见于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或进食发现流口水及掉食物。症状可在数小时到数天达到高峰。部分患者在起病前1-2天有病侧耳后疼痛及乳突压痛。

  2 面瘫的治疗方法

  面瘫常会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尤其周围性面瘫发生年龄较小,除面瘫外无肢体表现异常。周围性面瘫常被人们称为“毁容病”。得此病的患者心理会表现自卑,不敢见人等。缩短病程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关键,临床上常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控制炎性反应,减轻水肿等。并予抗病毒治疗,辅以神经营养药如维生素B12及理疗。

  针对面瘫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激素、B族维生素、理疗等方法治疗,西医学治疗表现出以皮质激素类药物、病毒抑制剂、影响血液流变学的药物、神经营养药、手术等为主要手段。但现代临床普遍认为中西医结合特别是针灸合并理疗治疗该病为首选疗法。这与李氏的报道是相吻合的。

  早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10-20mg/d,常使用7天左右,并逐渐减量。使用激素期间需预防性使用H2受体拮抗剂,并适量补钙等防治激素副作用。

  抗病毒治疗时,在Ramsay-Hunt综合症,阿昔洛韦用量为0.2g,日5次口服,连用服用7天。

  神经营养药B族维生素,常用B12500ug-1000ug静脉入,需避光。维生素B1100mg肌肉注射,促进神经髓鞘恢复。理疗急性期可予红外线照射,局部热敷等,可减轻水肿改善循环。3天后可电针治疗,7天后予针灸治疗。

  对于眼睑闭合不全,可戴眼罩防护,眼干涩可以滴眼药水保护角膜。面瘫患者平时要减少光源刺激,少看电脑和电视,出门戴墨镜以减少紫外线照射;不用冷水洗脸,遇到寒冷天气时,需要注意头部保暖;避免身体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及身体不适等情况;积极预防病毒感染。

  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面神经瘫痪患者,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康复效果明显。

  年轻患者预后好,一般1-2 月可恢复或痊愈。老年患者合并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预后较差。少部分患者遗留面肌痉挛、联带运动等合并症后遗症期指大于2个月未痊愈,多见于顽固性面瘫患者,常遗留后遗症。临床观察多见于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完全性面瘫患者,该期治疗难度大、见效慢,主要采用透刺针法,并多用补法和灸法,对于疗效一个月仍不理想者,要抱有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有的患者甚至治疗长达1~2年之久,但只要坚持治疗,面瘫后遗症患者仍会逐渐恢复的。在针灸和中药治疗同时,我们还可以合并使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等西医疗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佳。注意原发病,针对病因治疗是非常可取的。

  面瘫是临床症状,需根据病因治疗。脑血管疾病所致面瘫,需治疗脑血管疾病本身。脑炎患者所致面瘫,首先控制脑炎进展,减轻炎性反应,根据脑炎类型选择治疗方案,并辅以对症治疗面瘫,还有表现双侧面瘫,如吉兰-巴雷综合症。该病可表现对称性四肢迟缓性瘫痪,脑脊液检查蛋白-细胞分离。

  参考文献

  [1]Wolf SR.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J].HNO,1998,46(9):786.

  [2]李瑛,梁繁荣.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J].中国针灸,2002,22(4):266.

  [3]罗伟中.高压氧治疗贝尔面瘫患者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导报,2010,(11):147-147.

  [4]马的峰.四联外治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机制分析[J].四川中医,2009,27(4):117-118.

  [5]吴虹辉.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5):322-323.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