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
-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金融,银行拆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6-05 09:0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金融市场扭曲的原因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风险,相当部分是实体经济转型风险的反映。中国金融改革和转轨过程中的不协调,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不合理的损失承担机制,是导致金融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的根本原因。为此,应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非完全市场化的处置方案,事先明确房地产的政策选择,并在建立多部门应急预案基础上,有序打破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刚性兑付预期,重建合理的稳定机制,真正发挥市场秩序的作用。
陈道富:《重建市场秩序,突破资金困局》
中国社科院:
收紧银行间拆借业务
基于同业业务的信用扩张机制是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的关键环节。在同业业务高速扩张的背景下,影子银行风险首先表现为资金市场的流动性危机。由于银行体系内的非传统信贷融资更加依赖于批发性银行间拆借市场,一旦批发性资金市场爆发风险,依赖性高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遭遇流动性危机,进而引发违约及信用危机,最终可能导致银行体系危机。
《金融监管蓝皮书》
安邦咨询:
政府融资能力应弱化
各级政府实际上都是在一个错误的债务经济模式下狂奔,而这种模式的本质在于大政府体制,过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干预经济牟利的欲望,在继续扭曲政府与市场关系。十三五规划编制讨论中透露出弱化政府干预、强化市场自主调节功能的政策信号。长期来看,当市场发育成熟之后,今后政府的融资能力不是要强化,而是要弱化。
《长期看,政府融资能力应该弱化》
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中国爆发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小
中国的大量借款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是用于基础建设等投资,这些资产能创造直接或间接的收入,直接收入如票价、租金、过路费;间接收入则是投入的基础建设投资能促进经济增长及由此产生的收益税,还有众所周知的能提高土地价值。仅陈述债务数据而不谈及与负债相对应的资产,就认为中国“债务乌云”盖顶是毫无意义的。
罗思义:《中国会遭遇西方式金融崩溃吗》
渣打银行:
中国信贷增长状况
2013年中国未偿信贷总量占GDP的比重估计达到221%,另外离岸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总计占GDP的10%。地下钱庄、担保行、P2P借贷企业和典当行等业务总量约为5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8%。预计2014年整体信贷平均同比增速为16-18%,但名义GDP增速应会稳定保持在10%。也就是说,整体杠杆增长率将继续上升。
《对中国整体信贷衡量的思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减少行政开支应压缩政府层级
中国行政开支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接近50%。要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应当压缩政府层级,从五级政府向四级政府过渡,对中国现有的省(区、市)进行重新划分,使重新划分后的省(区、市)达到50余个。与此同时,严格控制副职人数,尤其是中央国家机关严格控制正部级的副部长人数,应当成为行政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内容。
《第三轮改革——中国改革报告2014》
经济学人智库:
中国零售业增速在放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杂货市场、奢侈品市场和电子商务市场。但是中国零售业市场正在放缓,预期在接下来的五年中消费量将平均增长8.4%,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市场。不过到2018年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将下降到2009年15.6%的一半,而到2030年私人消费增长率将放缓至4%左右,约为现今水平的一半。
《中国零售业报告》
长城战略咨询:
社交化时代的三大特点
社交化时代有三大规律:(1)人的三大行为准则——分享、集聚、链接,分享信息的形式是微博,集聚知识的形式是博客,链接人脉的形式是微信;(2)手机成为人的第六感官,大脑功能从存储器变成处理器;(3)社交化企业的三张网——内部网、伙伴网、外部网重新定义了企业与员工、伙伴和消费者的关系。
《社交化六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