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在苏州日,
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
炙脆子鹅鲜。
--自:《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节气解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意指最热的夏天行将到来。
物候
一候鹿角解: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
二候蝉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养生食谱:
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古人对于夏季的养生也是很有讲究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 夏季养生法重点在“心静自然凉”。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夏至九九气候歌》说:“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雪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出汗如沐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上床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文武百官要放假三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
端午节过后应该多吃素食,多吃清淡、清爽的食物,有助于消暑及夏季保健。冬瓜、西瓜、丝瓜、苦瓜、芹菜、黑木耳、西红柿、胡萝卜、薏米、绿豆都是很好的选择。多喝水,多喝绿豆粥、荷叶粥、薏米粥,绿豆粥可以清热解毒、防暑降温;荷叶粥是芳香化湿的,食欲欠佳时也可以喝;薏米粥可以清热。要少吃油腻的食品以及生热、易上火的食品,如生姜、生葱、牛肉、羊肉等。
食谱推荐:冬瓜排骨汤
原料:冬瓜200g,猪排骨100g,香油、葱、姜、花椒、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冬瓜去皮,洗净,切块;
2、猪排骨洗净,剁块;
3、葱洗净,切段。生姜洗净,切片,花椒研细;
4、将猪排骨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去浮沫,下冬瓜及葱、姜、椒等调味品;
5、煮至排骨、冬瓜熟后,下食盐,味精,再煮一二沸即成,最后淋上香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