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上的世界杯

  1978年,中国人第一次通过黑白电视收看到了世界杯,至今已经历了9个轮回。在这36年里,球迷们经历了报纸、录像实况、直播、互联网时代的新闻轰炸、社交时代的洗礼……。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用户观看习惯的改变,世界杯的观看史其实也正是一部资讯平台的变迁史。

  世界杯的记忆

  中国人首次接触世界杯是1978年,正是这个国家打开国门融入世界的开始。那一年,宋世雄在香港的一个酒店房间里完成了三四名和冠亚军决赛的转播。虽然在那时,中国职工家庭的电视机拥有率才不过13.8%,但布宜诺斯艾利斯漫天飘飞的纸屑和激情却第一次点燃了中国球迷们的世界杯梦。

  1994年可以算是中国球迷了解世界杯的转折点,因为在那一年里,球迷们终于有机会完整地收看了世界杯的全部比赛。罗伯特·巴乔等球员也成为一代中国球迷的偶像,那时的很多报刊只用印刷带有罗伯特·巴乔照片的海报就能被一抢而空。世界杯和明星们的影响力有多大,由此可见而知。

  1998年的浪漫之都法国,可能对于很多70和80后的球迷来说,关于世界杯的记忆大多都源自于这一年。这一年除了有央视的全程直播、齐达内的逆天表现、各种报刊纸媒的全程跟踪以外,还有一个媒体界的初生牛犊正在以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席卷着世界杯—网络媒体。相比传统的电视和报刊,网络几乎有着近乎无穷的资讯数量和传播速度。当电视观众还在查找直播时间和对阵场次的时候,有些人已经拿到了出场名单和战术安排分析;当传统观众还是等待刊登有昨天比分结果和最新射手榜报纸的时候,有的人已经将昨日赛况、比赛统计完整的展现在了你的面前。当年的法国世界杯,不但成就了齐达内的辉煌,揭露了罗纳尔多的稚嫩,还造就了后来赫赫有名的第一新闻门户网站新浪网。

  在接下来的几届世界杯里,互联网凭借着其先天的优势,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世界杯上的主角。人们看球、侃球和获取资讯的方式都发生了质的转变。同时,互联网的出现也让许多人有了借世界杯出名的机会,彭久洋、沈冰以及各种足球宝贝,世界杯上的明星除了球员、解说和主持人之外,还多了若干的草根。就连黄健翔这种样式的当红主持人,也忍不住借着网络炒作了自己一把,让自己顺利的从主持人跻身到娱乐明星的行列里。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互联网的出现让世界杯的从球迷的节日转变成为了全民狂欢的节日。

  移动互联时代,没有观众,只有参与者

  如果说互联网时代给世界杯带来的改变是属性和质量上的,那么从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开始,一种个人属性更为强烈,传播速度更快的资讯承载体—移动互联网就给世界杯带来了多元化和全方位的改变。

  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大家看球的方式都是被动式的—比赛开始时,我们就必须坐在电视前观看,否则就只能看看新闻或者重播了。但这样的事情对于当今这个快节奏,时间碎片化的时代来说,未免显得有点太过于奢侈。

  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上,有超过10个移动电视广播网络对那届赛事进行全程直播。而ESPN更是通过AT&T和Verizon的网络,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手机体育电视节目。但对于当时的国内用户来说,由于网速和资费的限制,大家并没有太多的机会享受移动互联带来的便利,至多是通过手机观看电视直播信号来聊以慰藉。但在今年,这样的情况将发生改变。

  2014年是中国4G元年,用户的激增、速度的提升和资费的降低,使得国内球迷使用手机视频全程关注世界杯动态也成为可能。移动互联厂商的世界杯争夺战早已打响,各个视频网站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世界杯专区,其中腾讯视频更是早早地获得了2014年巴西世界杯所有场次的视频点播权和直播权,搜狐视频紧跟其后获得点播权,它们都将24小时不间断的推出世界杯内容。而乐视网则另辟蹊径,与比利时足协合作,成为了后者的官方网站,同时还签下C罗和贝克汉姆等球星在世界杯期间为其代言。另外,爱奇艺和PPTV等视频平台也推出了自己的移动端栏目,将在世界杯期间为广大球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视频内容。

  另外,很多运营商也借势世界杯,大打体育营销牌。比如虚拟运营商苏宁互联就推出了抢购靓号,猜世界杯胜负的活动。用户通过挑选的球队若顺利晋级,用户将可以获得不等的流量奖励。如果64场比赛均猜中的“互联帝”,还可获得苏宁互联提供的终极大奖—特斯拉电动汽车的终身使用权。而联通和京东通信等运营商也在世界杯期间推出了各种适合球迷的流量套餐包。

  一直以来,新闻资讯都是世界杯上最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但在以前,新闻只局限于赛事比分、球队官方资讯和发布会等固定内容,各家新闻媒体发回的资讯都类似,只是评论和观点有所不同。但在移动互联时代,这样的情况也会发生一些多方位的改变。

  首先是传统新闻媒体的定位更加精准和多元化。比如网易新闻就成为了巴西国家队和西班牙国家队两只夺冠大热门的世界杯独家中文合作媒体,如果你是西班牙或者巴西队的球迷,那么在这里你将获得除赛事资讯、发布会消息之外的更多独家和周边的内容。新浪则请来了黄健翔、詹俊、张路、米卢、郝海东和范志毅等豪华阵容,想听专家的点评,来这里准没错。而腾讯则将梅西和卡卡请来当自己世界杯期间的代言人,其豪华程度让人咋舌。虽然中国足球队没有机会在世界杯赛场上大展拳脚,但中国移动互联行业的运作绝对都是世界级的。

  其次就是朋友圈和微博等自媒体的兴起。其实不只是世界杯,自从微博诞生开始,这个人人都是媒体人的平台就成为了众多一手资讯的发源地。试想一下,每一个到巴西现场观战的球迷都是“记者”,他们会第一时间公布自己的所见所闻。在这个资讯瞬间就可以产生核裂变的年代,你还怕会错过任何信息吗?即便你没有机会前往巴西,一样可以跟随这些人的视线了解完世界杯的盛况。

  在世界杯期间,除了视频和新闻之外,社交方式也是会被移动互联网所颠覆的领域之一。在若干年前,如果你想跟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侃球,那必定得打上几通电话,约上一个地点,而且大家还必须得在同一个城市才行。但现在,作为球迷的你,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是出差、加班还是陪老婆看肥皂剧,只要打开《微信》、微博或QQ,就能跟朋友侃个痛快,完全没有地域或时间的限制。另外,以前结交球友的方式不外乎只有酒吧、论坛和球场上。但现在只要摇一摇手机,或者加个微信群,就能找到一大批志同道合的球友。

  除了前面提到的视频、资讯和社交之外,在世界杯期间,移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改变还有很多。如果你喜欢竞猜比赛比分,以前只能跑投注站或叫朋友帮为下注,现在,只需点开某个APP,比如《网易彩票》就能办到。以前,你想买一件自己喜欢球衣,还得跑体育用品商店。现在,打开淘宝或京东,卖家就会送货上门。如果你还玩点小个性,还可以试试《Snaptee Team》和《懂球帝》等APP,能迅速地将你武装成高端球迷。以前,一时技痒的你想玩个足球游戏,还得跑游戏室或花时间下个客户端。现在,只用打开手机的应用商店……,满屏关于足球的游戏争破头地供你挑选,只怕你选不过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不但方便了球迷们获取资讯、观看比赛、结交朋友的需要,也更加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让世界杯真正地成为了一个轻松的节日。

  前面我们提到了很多移动互联改变球迷生活的例子和可能。但实际上,移动互联改变的可不只是球迷,还有球场上的球员以及教练们。这其中最为常见的可能就要算将大数据引入绿茵场了。以前,在看足球转播时,大家看到的数据统计只有角球、任意球、红黄牌和射门次数,现在人们还可以看到球员单场跑了多少米、移动轨迹还有速度等。以体育数据公司OPTA为例,他们在每场足球赛中记录的数据多达1500项。如今,英超联赛的所有20家球会都有专门的技术分析人员来处理这些新的数据信息,其中,光曼城一家就聘请了11个这样的人。这些研究人员会参与赛前布置和赛后总结,他们会帮助管理层鉴别和选择转会目标,甚至还会给年轻球员提出营养建议。在本次世界杯上,很多欧洲球队都会使用这项技术来统计数据。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虚拟的主教练和训练师出现在球队的管理层中,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写在最后

  电视直播时代,能跨越地域的限制,让身处地球另一端的你也能在同一时间观赏到比赛。互联网时代,能打破资讯传输的瓶颈,即便你远在他乡异国,也能跟东道主一样,获得各种第一手资讯。而移动互联时代,则可以拉近世界的距离,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巴西,都能感受到当地的热情和魅力。从电视直播到移动互联网,资讯传输方式的变革一次,全世界人民的距离就被拉近一次。

  文|泰勒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