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电视,路在何方?

  随着乐视、小米等非传统电视品牌杀入4K电视领域,让我们不禁感觉4K电视离我们又近了一步,但即便如此,横亘在用户和4K电视之间的鸿沟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消除,而这个鸿沟就是4K片源。

  恐重蹈3D电视覆辙?

  没有片源意味着什么?历史是一个好老师,让我们回顾下才过去炒得火热的3D电视就能看出些端倪。

  追寻3D电视的发展轨迹,你会发现3D电视推出至今,一直就没走出片源短缺的尴尬。不是说3D电视不好,而是3D影视的生态圈压根就没人去搭建。毫不夸张的说,当前你可以看的华语3D影片不会超过100部,这是一种无谓的尴尬。再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相当于你买了辆法拉利,在“首堵”驾驶一样。

  现如今的4K电视行业现状(即分辨率达到3840×2160,就是超高清),恐怕是在重蹈3D电视的悲催覆辙。与3D电视当初一样,4K电视也拥有惊艳的硬件配置、近乎完美的设计工艺。甚至将这些电视圈的新贵们称之为鲶鱼更合适,它们还颠覆了以往电视产业的价格规则。

  动不动就3000元的价格买个50英寸的“新概念”电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摆在以前不加价就不错了,更何况还是降价。可惜的是,3D电视曾经遭遇的片源短缺尴尬,4K电视如今也正遭遇这样的尴尬。除非推广4K电视的厂商可以为大多数导演提供商业化(资金、艺人、发行等方面)的支持,否则导演们根本不会无故提升自己的拍摄成本(4K摄像机及后期制作成本很高),来服务一个当前小众的市场。

  解决片源问题,是4K电视发展方向

  厂商发展新技术和用户需要更好体验之间本来并不存在矛盾,但在4K上,由于用户对其需求远没有厂商强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个矛盾—用户希望买到便宜又实用的4K电视,而厂商为了激活市场,则更看重对4K本身的发掘,而不会太顾及用户购买后的实用性,在4K生态环境未发展成熟的情况下依然会力推4K。对于4K电视而言,这样的操作所造成的结果就是4K电视和4K内容发展不同步,在众多国产厂商进入使得4K电视价格下滑的同时,4K内容尤其是4K片源依然是4K电视发展的最大阻碍。

  可以想见,4K片源成了决定4K电视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各大电视厂商在填补4K片源的这个鸿沟方面所采取的做法各不相同,索尼、乐视等极少数厂商采取的是自上而下自建的方式,三星、联想等大多数厂商采取的是和内容分发商合作的方式,小米采取的则是第三种方式—给4K电视配个路由器,请君自行下载!

  只有索尼和乐视自上而下推4K

  索尼从一开始就是4K的坚实拥趸,一方面,索尼虽然自己不生产面板,但是画质调校方面一直领先业界。业界也有公认的说法,同样的面板,索尼做出来的电视画质会更好。而4K是从显示效果出发的卖点,索尼驾驭起来更得心应手,因此一开始在大家主攻智能的时候索尼主攻4K是有充分理由的。另一方面,4K并不仅是4K电视这么简单,4K电视只是4K产业链中的一环,此外还有拍摄、传播与放映等诸多环节,而索尼几乎在每个环节都是上上之选甚至是唯一的选择。业界最主流的4K摄影机F55、F65、4K放映机SRX-R510、R515P和4K播放机FMP-X1都是出自索尼之手,索尼还拥有4K电影出品公司Sony Picture,拥有这样的产业链优势,索尼几乎没有理由不选择4K作为突破口。

  除了索尼之外,另外唯一一家选择自上而下方式推广4K的厂商是乐视,国内首部4K影片—张艺谋导演的《归来》正是出自于乐视旗下的乐视影业,但乐视的雄心远非一部《归来》,乐视也不想把X50 Air只做成一台4K电视。乐视要做的4K是“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4K生态链,甚至就连4K视频转码环节,乐视都有专门的一个团队在做,乐视创始人、CEO贾跃亭认为,有生态环境支撑的4K才有价值。

  除了索尼和乐视,其他电视厂商基本都是采用合作的方式来获取4K片源,其中联想相对突出一些,联想和百事通合资成立了视云科技,在内容建设上相对有一些优势,而且他厂商基本都是和iCNTV、芒果TV等内容分发商合作,这样虽然在后期不会缺乏4K内容,但很难获取到独家的4K片源,在内容竞争上也并无太多优势可言。

  小米电视想靠路由战略走捷径

  小米在内容建设方面一向较弱,即便是搭载4K面板的小米电视2,更多也只是硬件方面的升级,在系统及内容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提升。在产品发布会上,雷军对4K内容建设几乎只字未提,唯一一次提及4K则是和时尚集团联合打造的4K时尚画报。难不成在其他用户用4K电视看视频的时候,小米用户只能用4K电视看画报吗?显然不是,小米在发布小米电视2之前,曾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发布会,发布了内置1TB硬盘的小米路由器,小米电视的4K内容建设就是靠它。

  当其他电视厂商都在费尽周折做内容建设时,小米却并不愿意在这方面花太多精力,其实雷军是深谙用户心理的。中国市场缺乏正版内容发展的土壤,长期以来用户也没有使用正版内容的习惯,当电视厂商一边做电视硬件一边费力做视频资源建设的时候,用户可能却只是安装一个《VST全聚合》或《泰捷视频》就让厂商的心血付诸东流了。

  也正是深知中国用户这样的心理,小米才在推出小米电视的时候搭配推出了具有存储功能的小米路由器,不要用“远程下载、回家看片”的说法当托辞,小米路由器真正方便的正是习惯于下载盗版视频的用户,小米这样的策略不仅是适用于1080p全高清视频,也适用于4K超高清视频,这就是小米电视为自己内容建设找到的“捷径”。

  文|程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