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不用说再见

  • 来源:新潮电子
  • 关键字:互联网,拨号上网,网民
  • 发布时间:2014-07-28 16:16

  拨号上网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上海电信在其网站上发布《关于窄带拨号上网业务下线的通告》,7月1日0时起停止在上海地区范围内提供部分窄带拨号上网业务。届时,16388主叫与注册业务、96550主叫等窄带拨号上网相关业务将正式关闭下线。

  从目前来看,上海是国内第一个全面下线窄带拨号上网的城市,这或许也意味本已少得可怜窄带拨号上网业务将彻底成为历史:一年前的2013年8月17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要求到2013年底,固定宽带用户超过2.1亿户,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55%和20%,城市地区宽带用户中20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0%,农村地区宽带用户中4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5%。这意味着,几乎没有家庭用户再使用拨号上网的方式。这个相对于硬件发展和用户需求已经非常落后的互联网接入,也到了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小水管”的历史意义

  回溯全球互联网的历史,业界公认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而国内认可的中国互联网的元年在1994年。当年4月,中国与国际的两条64K Internet信道开通,不过,当时的互联风主要用于科研,普通大众几乎无法与之接触。直到21世纪初,一种被当时一代人称“猫”的设备出现,才开始让互联网成为公众服务,进入到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并慢慢在家庭用户中开始使用。

  现在的不少80后网民或许还记得,刚刚开始上网的时候,需要通过电话线和调制解调器来实现。当时的调制解调器被称为“猫”,取之于调制解调器的英文名Modem,这个称呼也一直沿用到现在。当时的上网需要从运营商处取得账号和密码,再通过家中已有的电话线拨叫特定的号码,接通之后即可上网。从技术上来说,拨号上网就是通过普通电话线音频波段进行数据通信,“猫”的作用就是将数字信号调制到模拟载波信号上进行传输,并解调收到的模拟信号以得到数字信息。最早期的电话拨号上网接入带宽从9600bps到56Kbps(V.92标准),期间还包括14.4K、28.8K、33.6K等等。

  虽然当时最快的56K“猫”理论上可以达到上传速率48Kbps和下载速率56Kbps,但绝大多数时候根本无法达到峰值。不过,即便这样窄的带宽,也满足了当时网民们收发邮件,浏览新闻,甚至是进行软件下载的需求。此外,当时在国内高昂的网络使用费,也让它更多地成为身份的象征,而非信息获取的途径。根据1999年10月期刊《中国无线通信》中《中国电信资费的国际比较》中所记录的数据,当时上网费用包括网络使用费与通话费两部分,上网使用时间分两档计费:1至60小时部分,每小时4元;超过60小时部分,每小时8元。通话费分为三档计费:1至15小时及超过80小时部分,按现行电话资费标准计收;15小时至80小时部分,按现行电话资费标准减半计收。也就是每小时上网使用费用至少是6元每小时或是10元每小时!现在看来,可谓天价。不过,无论如何,它仍然标志着国际化的信息开始流向中国—尽管“水管”很小。

  竞争中胜出的替代品,ADSL

  电话拨号上网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其缺点比较明显,就是在上网的时候家里电话就无法使用。也有弊端,而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在上网时,电话就无法使用了。因此,很多当时的网民只能在深夜家里无需使用电话的时候上网。在电话拨号流行的后期,出现了一种当时被称作“专线”的上网方式—ISDN,在运营商的业务体系里被称作“一线通”。通过ISDN上网时,用户不仅可以拨打电话、发传真,同时还可获得更好的语音和数据的传输速率和质量,而且接入带宽已提升至64/128Kbps,而且传输更加稳定。不过,由于ISDN的部署比拨号上网复杂得多,除了需要外置设备(例如终端适配器)外,电脑里还需要安装ISDN适配卡,并不适合普通家庭用户,也没有能够成为拨号上网的接班人。

  随着互联网服务的增加,越来越多网民开始对拨号上网的网络传输速度有更高的要求,ADSL由此进入市场,也正是因为ADSL的出现,网民开始逐渐告别了窄频接入时代,步入到了宽带时代。

  ADSL的优势没能挤死拨号上网

  从技术上来看,ADSL的原理和拨号上网类似,只是因为其采用了技术手段,把电话线分成了多个独立信道,单独处理电话信号和数据信号,从而避免了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最早的ADSL下行带宽只有512Kbps,但这个速度比起拨号上网和ISDN可以说是实现了速度的飞跃,也让更多大数据量的互联网业务,例如网络游戏等等产品有了用武之地。

  随着P2P下载的兴起以及网络视频的流行,ADSL也开始逐步升级,从1Mbps到2Mbps,再到4Mbps,经过运营商几年的努力,目前80%以上的ADSL接入用户的下行带宽已经超过4Mbps,这已经可以承载包括高清在线视频在内的绝大部分网络在线业务。但即使如此,拨号上网仍然有着存活的空间。因为ADSL采用DMT即采用语音传送以外的频率,其有效传输距离在3~5km,在其泛围之外有基站必须中继。而传统拨号上网使用的是电话线系统,即铜线的低频部分(4kHz以下频段,这也是拨号上网在打电话时不能上网的原因)。只要有电话线的地方就可以拨号上网。因此,在一些比较偏僻,人口数量比较少的地方,通过拨号上网更为经济(也只能拨号上网)。可以说,在ADSL时代,拨号上网仍然利用着它的先天优势,发挥着余热。

  此外,ADSL自身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其上行速率一直保持在512Kbps,未能实现大幅度的提升,这对于已经到来的社交网络时代来说,严重限制了网民分享内容的积极性。于是,具备自身传输容量大、传输质量好、损耗小、上行速率快、中继距离长等先天优势的光纤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宽带发展历程中最新的介质。

  光纤,最后的终结者

  目前,光纤宽带在几大运营商的努力下已经铺设进了大批新建的小区,一些相对较老的小区也开始实施改造,实现光线直接到楼。光纤传输的数据信号是光信号,因此光纤两端都需要有一台解析光信号的“光猫”。最近两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光纤速率陆续提升到10M和20M,让网民可以拥有更加精彩的网上生活。

  根据《“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其中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bps和4Mbps,部分发达城市要达到100Mbps;而到了2020年,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将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Gbps。等到宽带全面普及的时候,一个庞大的宽带服务市场或将就此诞生。

  光纤宽带有种种有优势,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其传输距离长。单模光纤的传输距离普遍超过5km,最长可超过80km,而且中间还不需要中继器来扩大信号。也正是因为光纤在传输距离的优势,从而彻底割断了拨号上网业务最后一条命脉,翻开了网络时代的新篇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