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魁之“谜”
- 来源:综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夺魁 “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5-07 16:39
除了最佳影片和影帝影后等奥斯卡的例行大奖外,最近十几年来,最佳外语片的争夺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在美国本土,这仍然是一个比较鸡肋的奖项——颁奖晚会每年为最佳外语片奖安排的时段夹在一大堆技术奖项之间,基本属于供观众换台的时间。不过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电影界与观众而言,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可说是关注度最高的奖项之一。毕竟相比最佳影片,最佳外语片的小金人还没有那么遥不可及。
另一方面,就参赛者的质量来说,该单元每年都会云集全球各地的重量级制作和各大电影节的获奖影片,加之“每个国家或地区只能选送一部影片”的规则限制,最佳外语片堪称是奥斯卡上含金量最高、竞争最激烈的奖项。在很多新人一步登天的同时,大师落马也屡见不鲜,例如老牌名导阿尔莫多瓦的新作《破碎的拥抱》今年甚至没有获得入选资格。
就业内的影响而言,随着近几年电影的制作、发行更趋国际化,最佳外语片的号召力也与日俱增。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该奖项在很大程度上等于海外市场的通行证。去年的《入殓师》就是在获奖之后才得以在众多欧美市场发行的——所以说,虽然这个奖评的是外语片,但显示的还是好莱坞的国际影响力。其实国际上的很多电影奖都设有类似环节,比如日本的《电影旬报》除了知名的“日本年度十佳电影”外,每年还要评一个海外十大佳片,但由于日本电影在海外影响有限,因此该榜单的关注度并不太高。
此外,在文化取向上,作为以商业为主的奥斯卡对自身的重要制衡,最佳外语片奖近年来也与戛纳、威尼斯等艺术电影节遥相呼应。最直接的表现是在选片上:今年奥斯卡提名的5部外语片中有3部是2009年戛纳和柏林电影节的大奖得主。
和好莱坞的美女们一样,奥斯卡其实也很迷信品牌。伯格曼、费里尼等殿堂级人物都获得过好几次最佳外语片奖,同级别的导演至少也被提名过。实际上,一位导演在国际上获得了公认的大师地位之后,其得到最佳外语片的几率是相当大的——只要别太极端,毕竟奥斯卡评委口味的宽容度还是相对有限。
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的最佳外语片之前被普遍认为非《白丝带》(The White Ribbon)莫属。
这部代表德国参赛的黑白影片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法西斯主义的萌芽为题,格调深沉优雅。作为当今“戛纳系”的代表人物,该片导演迈克尔.哈内克以2005年的《隐藏摄像机》奠定其当代大师的地位。影片之前已斩获包括戛纳金棕榈、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以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在内的众多殊荣。加之其在本届奥斯卡上还“染指”了最佳摄影提名所以《白丝带》事前被视为大热门。
之前外界认为惟一对《白丝带》构成明显威胁的是来自法国的《预言者》(A Prophet)。同前者一样,这部黑帮电影也是去年欧洲各大电影奖的宠儿。此外,《阿亚米》(Ajami)虽然在主创品牌和既有荣誉上不及上述两片,但作为一部阿拉伯语电影,能够挤掉威尼斯金狮奖得主《黎巴嫩》而代表以色列参赛,本身就说明了影片的品质。另一部提名电影《伤心的奶水》(The Milkof Sorrow)也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一方面有去年柏林金熊奖得主的头衔,另一方面,秘鲁电影与女性主义的文化身份也是潜在加分点。
不过,遵循既定的方针结果注定只能是中规中矩,而要想彰显自身的独特眼光,奥斯卡就得另辟蹊径,发掘一些别人没选过的“千里马”。在最佳外语片的评选中,国际政治热点和所谓的文化扶贫心理往往是制造冷门的主要因素。例如在2001年的奥斯卡上,众望所归的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就最终败给了讲述前南问题的《无人之地》。类似的黑马在今年再度出现:相比其他提名作品,阿根廷电影《谜一样的双眼》(The Secret in Their Eyes)无疑是声势最弱的一部。该片讲述了一个退休检察官通过一桩25年前发生的命案,重新体验业已逝去的爱恨、生死和友谊的故事,也透出了阿根廷当时的官僚斗争和军政府对司法的干涉。恰恰就是这样一部看似最没有特点的影片,最终摘得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桂冠。这也是继1986年路易.普恩佐的《官方说法》(The Official Story)后,阿根廷电影再度获此殊荣。
《谜一样的双眼》的获奖是本届奥斯卡的最大冷门。事实上,即使是从“爆冷”的角度出发,很多业内人士选择的也是《伤心的奶水》而非本片。到底幕后发生了什么?其实最佳外语片一直是奥斯卡饱受争议的环节,学院近年来也在努力修改规则,力图使评选更公正客观。从上届开始,最佳外语片就启动了新的评选流程:初选,先由学院在洛杉矶地区的几百名成员从符合要求的报名影片中选出6部,再加上奥斯卡专门设立的外语片执行委员会从余下影片中投票选出的3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那些过于尖锐、私人或是先锋的作品得到入围的机会),从而得到一个9部的大名单;复选,由学院从纽约和洛杉矶地区挑选部分学院成员组成一个新的评委会,他们将以每天3部影片的速度三天集中观摩这9部影片,并选出最终的5部提名影片;再由全体评委从中选出最后的获奖者。
理论上说,外语片近年来实施的这套新规则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爆冷的可能。新规则其实是把提名的确定权交给了一个范围更小、相对更固定的团体,这就避免了往年出现过的由于大多数评委无暇观看所有报名电影,导致最终的提名、获奖者仅凭少票当选的情况,但另一方面这又给北美大公司的运作留下了更多空间——毕竟前期需要公关的对象少了。此外,外语片的新规则在客观上似乎也加强了学院对于提名影片质量的把控能力。然而,理论上的设计能否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实际上,新规则这两年饱受批评的一点恰恰就是因为提名中出现了漏网的“大鱼“,例如2008年在全球范围赢得盛赞的意大利影片《格莫拉》(Gomorra)最终就未获最佳外语片的提名。而今年《谜一样的双眼》的意外胜出,同样意味着最佳外语片的新规则中仍有些东西需要进一步研究。
当然,相对评选规则的变化,评委们的口味也是重要变数。其实奥斯卡的口味每年都不太重合:评委们有时并不特别排斥商业片,近年来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合拍片多有提名、获奖纪录,例如《卧虎藏龙》;但有时他们又偏爱风格四平八稳的电影,比如《入殓师》。所以除非是一边倒的众望所归,否则获奖还真有点可遇不可求。
相比之下,今年的提名电影中,战争、暴力等冷硬题材的电影偏多,这可能会使评委们本能地更倾向于刺激度最轻的作品。这似乎能解释《谜一样的双眼》的意外胜出,但却不能解释为什么同样走温情路线,且导演名气大得多的《巴阿里亚》(Barria)却连最初的大名单都未进入。
规则与口味变数既给每年的奖项制造了悬念,同时也给事后诸葛亮们留下无数谈资。不过总的来说,虽然曾选过不少中庸甚至平庸的电影,但最佳外语片中基本还是没有特别跌份的作品,这说明其评选体系还是比较成熟的。至于华语片近年来在外语片单元习惯性的落选,更多还是需要从影片自身好好找找原因。
……
另一方面,就参赛者的质量来说,该单元每年都会云集全球各地的重量级制作和各大电影节的获奖影片,加之“每个国家或地区只能选送一部影片”的规则限制,最佳外语片堪称是奥斯卡上含金量最高、竞争最激烈的奖项。在很多新人一步登天的同时,大师落马也屡见不鲜,例如老牌名导阿尔莫多瓦的新作《破碎的拥抱》今年甚至没有获得入选资格。
就业内的影响而言,随着近几年电影的制作、发行更趋国际化,最佳外语片的号召力也与日俱增。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该奖项在很大程度上等于海外市场的通行证。去年的《入殓师》就是在获奖之后才得以在众多欧美市场发行的——所以说,虽然这个奖评的是外语片,但显示的还是好莱坞的国际影响力。其实国际上的很多电影奖都设有类似环节,比如日本的《电影旬报》除了知名的“日本年度十佳电影”外,每年还要评一个海外十大佳片,但由于日本电影在海外影响有限,因此该榜单的关注度并不太高。
此外,在文化取向上,作为以商业为主的奥斯卡对自身的重要制衡,最佳外语片奖近年来也与戛纳、威尼斯等艺术电影节遥相呼应。最直接的表现是在选片上:今年奥斯卡提名的5部外语片中有3部是2009年戛纳和柏林电影节的大奖得主。
和好莱坞的美女们一样,奥斯卡其实也很迷信品牌。伯格曼、费里尼等殿堂级人物都获得过好几次最佳外语片奖,同级别的导演至少也被提名过。实际上,一位导演在国际上获得了公认的大师地位之后,其得到最佳外语片的几率是相当大的——只要别太极端,毕竟奥斯卡评委口味的宽容度还是相对有限。
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的最佳外语片之前被普遍认为非《白丝带》(The White Ribbon)莫属。
这部代表德国参赛的黑白影片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法西斯主义的萌芽为题,格调深沉优雅。作为当今“戛纳系”的代表人物,该片导演迈克尔.哈内克以2005年的《隐藏摄像机》奠定其当代大师的地位。影片之前已斩获包括戛纳金棕榈、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以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在内的众多殊荣。加之其在本届奥斯卡上还“染指”了最佳摄影提名所以《白丝带》事前被视为大热门。
之前外界认为惟一对《白丝带》构成明显威胁的是来自法国的《预言者》(A Prophet)。同前者一样,这部黑帮电影也是去年欧洲各大电影奖的宠儿。此外,《阿亚米》(Ajami)虽然在主创品牌和既有荣誉上不及上述两片,但作为一部阿拉伯语电影,能够挤掉威尼斯金狮奖得主《黎巴嫩》而代表以色列参赛,本身就说明了影片的品质。另一部提名电影《伤心的奶水》(The Milkof Sorrow)也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一方面有去年柏林金熊奖得主的头衔,另一方面,秘鲁电影与女性主义的文化身份也是潜在加分点。
不过,遵循既定的方针结果注定只能是中规中矩,而要想彰显自身的独特眼光,奥斯卡就得另辟蹊径,发掘一些别人没选过的“千里马”。在最佳外语片的评选中,国际政治热点和所谓的文化扶贫心理往往是制造冷门的主要因素。例如在2001年的奥斯卡上,众望所归的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就最终败给了讲述前南问题的《无人之地》。类似的黑马在今年再度出现:相比其他提名作品,阿根廷电影《谜一样的双眼》(The Secret in Their Eyes)无疑是声势最弱的一部。该片讲述了一个退休检察官通过一桩25年前发生的命案,重新体验业已逝去的爱恨、生死和友谊的故事,也透出了阿根廷当时的官僚斗争和军政府对司法的干涉。恰恰就是这样一部看似最没有特点的影片,最终摘得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桂冠。这也是继1986年路易.普恩佐的《官方说法》(The Official Story)后,阿根廷电影再度获此殊荣。
《谜一样的双眼》的获奖是本届奥斯卡的最大冷门。事实上,即使是从“爆冷”的角度出发,很多业内人士选择的也是《伤心的奶水》而非本片。到底幕后发生了什么?其实最佳外语片一直是奥斯卡饱受争议的环节,学院近年来也在努力修改规则,力图使评选更公正客观。从上届开始,最佳外语片就启动了新的评选流程:初选,先由学院在洛杉矶地区的几百名成员从符合要求的报名影片中选出6部,再加上奥斯卡专门设立的外语片执行委员会从余下影片中投票选出的3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那些过于尖锐、私人或是先锋的作品得到入围的机会),从而得到一个9部的大名单;复选,由学院从纽约和洛杉矶地区挑选部分学院成员组成一个新的评委会,他们将以每天3部影片的速度三天集中观摩这9部影片,并选出最终的5部提名影片;再由全体评委从中选出最后的获奖者。
理论上说,外语片近年来实施的这套新规则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爆冷的可能。新规则其实是把提名的确定权交给了一个范围更小、相对更固定的团体,这就避免了往年出现过的由于大多数评委无暇观看所有报名电影,导致最终的提名、获奖者仅凭少票当选的情况,但另一方面这又给北美大公司的运作留下了更多空间——毕竟前期需要公关的对象少了。此外,外语片的新规则在客观上似乎也加强了学院对于提名影片质量的把控能力。然而,理论上的设计能否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实际上,新规则这两年饱受批评的一点恰恰就是因为提名中出现了漏网的“大鱼“,例如2008年在全球范围赢得盛赞的意大利影片《格莫拉》(Gomorra)最终就未获最佳外语片的提名。而今年《谜一样的双眼》的意外胜出,同样意味着最佳外语片的新规则中仍有些东西需要进一步研究。
当然,相对评选规则的变化,评委们的口味也是重要变数。其实奥斯卡的口味每年都不太重合:评委们有时并不特别排斥商业片,近年来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合拍片多有提名、获奖纪录,例如《卧虎藏龙》;但有时他们又偏爱风格四平八稳的电影,比如《入殓师》。所以除非是一边倒的众望所归,否则获奖还真有点可遇不可求。
相比之下,今年的提名电影中,战争、暴力等冷硬题材的电影偏多,这可能会使评委们本能地更倾向于刺激度最轻的作品。这似乎能解释《谜一样的双眼》的意外胜出,但却不能解释为什么同样走温情路线,且导演名气大得多的《巴阿里亚》(Barria)却连最初的大名单都未进入。
规则与口味变数既给每年的奖项制造了悬念,同时也给事后诸葛亮们留下无数谈资。不过总的来说,虽然曾选过不少中庸甚至平庸的电影,但最佳外语片中基本还是没有特别跌份的作品,这说明其评选体系还是比较成熟的。至于华语片近年来在外语片单元习惯性的落选,更多还是需要从影片自身好好找找原因。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