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心灵的感冒

  近日,一则《清华女硕士抑郁跳楼》的报道引发读者极大关注。一家四口,竟有三口人因抑郁症先后自杀!抑郁症究竟有多可怕?自杀难道是抑郁症患者唯一的解脱方式吗?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抑郁症患者张阿姨,希望通过她的经历,带您了解这一疾病——

  事件

  被儿子数落后母亲自杀

  张阿姨今年58岁,退休前是大学老师,为人较内向,遇事喜欢憋在心里。她老伴早逝,儿子小张和儿媳小路在合肥工作。今年4月,小路生下一对龙凤胎,张阿姨便来到合肥帮忙带孩子。她跟小路有个大体分工,她带孙女,小路带孙子。两个孩子都是早产儿,体质虚弱,张阿姨对孩子非常紧张,总是担心他们生病。渐渐地,张阿姨总是感觉全身发冷,还有恶心呕吐等不适,两个多月下来,她瘦了10多斤,整个人情绪很差,有时整晚整晚睡不着觉,除非吃安眠药才能勉强睡几个小时。

  一天,孙子有点发烧。到了夜里,张阿姨放心不下,便去儿子屋里,摸摸孙子的额头还热不热。不料一不小心吵醒了熟睡的孙子,小家伙大哭大闹起来,刚睡下的小路只好起来哄孩子。儿子小张心疼媳妇累了一天,夜里还睡不着踏实觉,就对母亲说:“你别管恁多闲事了,看好孙女就行了,来回跑,麻烦不麻烦?”

  张阿姨的脸色刷地变白了,但她没吭声,扭头就走。当天夜里,她就从楼上跳了下去。

  点评:不要放过抑郁症的“蛛丝马迹”

  这是一个没有被重视的抑郁症的早期表现,而最终造成严重后果的典型抑郁症病例。早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张阿姨过分关心、焦虑,以及要吃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等症状已经显示出她的抑郁倾向。但她和家人却忽略了这些现象,没有考虑到这可能是疾病的信号,与儿子的争吵就成为其发展到自杀的直接“导火索”。

  事件续:住院治疗抑郁症初显成效

  发现母亲自杀后,小张和小路火速把母亲送往医院,经过一番抢救,张阿姨总算脱离了危险,只是她的一条腿从此落下了残疾。

  捡回一条命的张阿姨并不欣慰,反而整日唉声叹气,对所有事情都失去了兴趣。尽管儿子一再向她道歉,尽管小路另请了一个保姆照顾孩子,还天天把孩子抱到她面前逗她开心,但张阿姨的脸上还是像一汪死水,再暖的风也吹不起一丝笑的涟漪。

  在一次收拾房间的时候,小路无意中发现,婆婆的枕头下居然藏着一把锋利的水果刀!这是要干什么?夫妻俩紧张地商议后,把张阿姨送进了医院精神科。张阿姨被确诊为抑郁症。

  但当医生给张阿姨开药并要求其住院治疗时,张阿姨却大为光火,说自己不是“精神病”,坚决不吃药。小张起初也怀疑母亲只是有点心理问题,不是真的有“病”,做点心理疏导就可以了,还要吃药吗?但一想到母亲枕头下那把刀,他不寒而栗,于是极力劝说母亲,在做心理治疗的同时,接受药物治疗。

  服药后半个月,张阿姨有了很大的变化,肯主动跟人说话了,还时不时喊儿子推她出去到医院花园里转转。考虑到张家经济不宽裕,而张阿姨康复情况也不错,医生同意张阿姨出院,在家继续服药治疗。

  点评:抑郁症也是病,不应拒绝药物治疗

  很多患者将抑郁症看成一种单纯的心理疾病,以为靠自己就能“走出来”,拒绝精神科医生和药物的帮助。实际上,抑郁症可以说是一种身心疾病,性格不好、受过刺激,或者是家庭教育、背景有问题,往往都是抑郁症的诱发因素之一。影像学提示,抑郁症患者的脑部和正常人有不一样的地方。已经有很多证据证明,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中,一种或多种神经递质系统的活性有改变,比如5-羟色胺在减少。简单地说,健康人大脑中帮助我们产生愉快、积极性等情绪的物质,抑郁症患者无法得到。

  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抑郁症这种病也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据临床统计,抑郁症的完全治愈率可达60%~80%,关键在于发现有关症状后及时到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就诊。

  事件续:与保姆起摩擦,抑郁复发

  回家以后,在儿子和儿媳的精心照顾下,张阿姨渐渐燃起了生活的热情。看到小路的产假休完必须上班了,一个保姆照顾俩孩子很吃力,家里的经济情况也不允许再请一个,张阿姨自告奋勇又开始接手带孩子。她瘸着一条腿忙里忙外,冲奶粉、买玩具、教孩子说话……有时忙得忘了吃药。小张和小路起初还想着提醒她,后来见她不吃药也情绪平稳,也就由她去了。

  保姆是个性格活泼的人,爱说爱笑,做事也干净利落,深得小张和小路信任,连俩孩子似乎也对她格外亲近,有时孩子哭闹张阿姨哄不好,保姆接过来逗弄一会,孩子就眉开眼笑。张阿姨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保姆俨然有代替自己位置的趋势,于是开始挑保姆的茬儿,菜烧得咸啦,衣服上的奶渍没洗干净啦……态度很不客气。保姆倒是大度地忍着没吭声,小张听不下去了,偶尔批评母亲几句,张阿姨就很不高兴,觉得儿子向着外人。她又开始失眠了,渐渐地又感到整天疲惫不堪,看什么都不顺眼。

  这天,保姆带孩子出去玩。十分钟后,张阿姨不放心,跟出去找,正好听见邻居跟保姆在说她的“坏话”:“你家老太太得过精神病,她儿子怎么放心把孩子给她带哟!”保姆答:“可不是?听说这病还会遗传……”

  张阿姨听不下去了,气得直哆嗦,回家就把自己反锁在屋里。吃晚饭时,小张叫了母亲好多次她都不肯出来,小张实在放心不下,一脚踹开母亲的房门,却发现母亲正在写遗书……

  点评:随意停药——抑郁症治疗的大忌

  张阿姨病情复发,是因为她犯了一个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会犯的错误:自行停药。

  须知,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临床一般将其分为3个阶段:

  1.急性治疗期:目标是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痊愈。一般药物治疗2~4周才开始起效,不要过早地认为无效而停药。

  2.巩固期:目的是防止症状复燃,一般需要至少3~6个月。

  3.维持期:抑郁症是高复发性疾病,因此需要维持治疗来防止复发。维持时间一般是2~3年,多次复发者主张长期维持治疗。

  在达到维持治疗时间后,就涉及到停药的问题。虽然抗抑郁药没有成瘾性,但是长期使用会使体内的受体敏感性发生变化,故不宜突然减量或中断用药,而应缓慢停药,以使体内受体恢复到一个平衡状态。总之停药时仍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应擅自突然停药。

  那么,保姆说的话有道理吗?抑郁症真的会遗传吗?

  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但抑郁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据调查,抑郁症患者的亲属患抑郁症的概率远高于一般人,约为10至30倍,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另外研究也发现,女孩受父母抑郁症影响要比男孩大一些。就如本文开头提到的清华女硕士一家,母亲患抑郁症自杀后,姐妹俩先后步其后尘。所以家有女儿的抑郁父母,要格外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事件续:坚持治疗让她“重生”

  张阿姨抑郁症复发,所幸被儿子及时发现,重新开始药物治疗,并接受了心理医生的疏导,配合放松法、宣泄法、音乐法、催眠法等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张阿姨的病情已明显好转,她感觉自己“像是再世为人”。

  点评:抑郁症患者不应受到歧视

  心理治疗是战胜抑郁症的好帮手。通过消除自卑心理,提高自信,采用社交技巧训练、人际关系指导,可帮助患者学会与人交谈和交往,减轻抑郁症状。药物治疗和仪器治疗(主要包括电休克和经颅磁刺激)也被证明对治疗抑郁症有效。

  作为精神疾病的一种,抑郁症被一些人视为精神病——在中国的语境中,这和“疯子”没什么区别。所以抑郁症病人宁可自己熬着,甚至自杀,都不愿意去寻求帮助。

  社会上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嘲笑,大大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本病例中,邻居说张阿姨“精神病”,认为孩子不能给她带,成了患者复发的直接诱因。因此,抑郁症患者的康复不光是医生和患者的事,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的理解、关怀。

  编后

  听完张阿姨的故事,您是不是消除了对抑郁症的一些误解呢?

  有一部日本电影曾这样描述抑郁症:它是一场心灵的感冒,每个人都有可能患上。心灵的感冒倘不加以治疗,有可能会演变成吞噬生命的病毒。

  有这样一张图片,一个面带笑容的运动员站在一群表情难过的人面前。这个运动员的心情是快乐还是难过呢?西方人倾向于认同前者,中国人则更倾向于认同后者。这是个很有趣的心理现象。西方人认为个人的情绪表达是独立于别人的,中国人则会觉得,个人情绪该随着环境而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后面那些人都不愉快,想来那个运动员也只是装着开心罢了。在中国人性本善的文化中,善是人性修养的终极目标,所以要时时提防暴露恶,掩饰内心深处的东西,这使得中国人更倾向于做表面文章,生活在非常沉重的枷锁中。这就是中国人“抑郁”的温床。

  其实和精神分裂症、癫痫等其他大脑疾病相比,医生并不惧怕抑郁症,虽然还不能确认它的发病机制,但医学上已经发展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疗法。在现代医学的工具箱里,有改变大脑化学失衡的抗抑郁药,有解决情绪剧变和创伤的认知疗法,还有能快速缓解重症病人症状的电痉挛疗法。

  如果您的周围有抑郁症患者,一定要鼓励他去医院做系统治疗。愿灿烂的生命阳光,照亮每一颗抑郁的心!

  文/本刊编辑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