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展示着态度,“争第一”体现着能力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北京国安,高潮
  • 发布时间:2014-09-25 12:30

  北京,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这里的足球,也在充分地证明着自己的竞争力。

  “永远争第一”,是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足球口号,永远表明的是一个态度,而争第一,则需要有强大实力为基础。无论面前是万达、申花,还是恒大,国安都拥有“争第一”的可能,因为,他们有这样的能力。

  注定与其他地方不同

  他看的第一场比赛,就是在工体,“70年五项球类运动会,邻居的大哥哥带着我去的,那场好像是北京对福建,那会儿我14岁。当时连什么是角球都不知道,看球就是跟着混,图个乐,后来慢慢地开始爱上了足球。”

  他是北京国安俱乐部现任总经理高潮,今年58岁,地道的北京人。

  当国安总经理之前,他是一个球迷。“那会儿看得多,有比赛就看,没事还跑去看训练,也干了很多‘事’。”高潮说,他经历过5·19,赛后,他把自行车铃盖拧了下来扔了出去,“有幸能够逃脱”,90年亚运会,眼看着0比1输泰国,气得发誓再也不看足球,没过几天有比赛,他又跑去了球场。“难以割舍啊。”如今坐在工体的办公室里,已经两鬓泛白的高潮唏嘘不已。“身边比我大的、比我小的,很少有不爱球的,对北京足球的情感已经融化在血液里了”,足球影响了北京的几代人,他也是其中之一。“父一代子一代,传承,是北京球迷文化很突出的一个现象。”这样的传承,这样的文化,使北京足球背后拥有了极强大的后盾,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每逢国安比赛,从地铁东四十条站出去,沿着工体北路,这不到两公里的路程总会布满了穿着绿色球衣的球迷,有上了年纪的,还有被抱在怀里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外面穿着校服,里面穿着国安队服,脖子上挂着套票年卡,那通常都是爸妈给办的。就是这样的一群人,让国安拥有了全中超最火爆的球市。而绿色也成为了这座硕大的钢筋水泥森林中,最富有生命力的颜色。

  传承,是京城球迷文化的一个特点,而北京人的气质,以及北京这座城的气质,也让北京足球成为了全中国最有鲜明特点的一个符号。

  首都的地缘特点让其注定与其他地方不同,皇城脚下的子民身上“爷”的气质让人又爱又恨。

  相比于其他地方的球迷,北京球迷看球的时间长,更懂球,也更爱评球,只要是北京足球圈里出个事,那绝对是大事。上到争冠形势,下到引援消息,随便找个出租司机都能跟你说上半天。

  “爷”的气质让北京球迷喊出了“跟丫死磕”的口号,几万人一起喊起来的时候,确实会能够激发出球队的斗志,但几万人同时飚起脏活,同样考验承受能力。

  现在很难考究“京骂”的源头,但北京球迷无论走到哪都是挨骂最凶的,当然,他们也是骂得最凶的。你来我往的问候之后,国安逐渐成了中超最不讨好的球队。“京骂里有发泄、有不满也有委屈。”球迷张海涛说,“有时候你去客场,还没怎么着,别人就已经开始骂国安了……”这么多年来,国安一路抗争,从最初的京连,到后来的京沪,现在的京穗,北京足球一直扮演着野心勃勃的角色,而京城球迷也一路抗争,始终难以交到朋友。

  国安碰谁都不怵

  今年的升班马哈尔滨毅腾阵中,大部分球员此前从无中超经历,今年的每一场比赛都算得上是圆梦之旅,而其中,工体是绝大部分球员最向往的客场,“想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气氛,看看什么叫真正的魔鬼主场。”卜鑫说,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心态,对于他们而言,工体就是圣地,在那里比赛就是“朝圣”。

  快刀浪子高峰回忆起当年的片段,其中最经典的一幕是国安外战时,金志扬作赛前动员时说的一句话:“你们知道工体以前是干嘛的吗,那是八国联军的坟地!”就此,国安在工体外战中屡次上演好戏,一举奠定了在国内足坛的地位。而后,工体一直是国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每一个做客的球队的梦魇。

  世代传承的球迷让工体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魔鬼主场,而国安则塑造了“工体不败”的神话,“在工体的草皮上,你能感受到真正的压迫感,这是其他主场所不能比拟的。”贵州人和球员饶伟辉说,工体是每个客队球员又爱又恨的地方,他是中国足球版图上最独特的一个地标。

  时间回到了职业联赛初期,那时候,最强的球队叫大连万达,1994-1999,万达曾经4夺联赛冠军。

  南方,一位相信国内多数球迷都已经淡忘的球员,但却是北京球迷记忆中难以抹去的英雄,他被称为“大连克星”。

  1995年,他刚刚入队,时任国安主帅的金志场给那一年新入队的4人定的工资是1500。那时候,国安队中的老队员一般也就是2500元的水平。

  主场打万达,南方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一场比赛中完成首秀。“金指手一指,说南方你上”,直至赛前队会上,他才知道自己被列入上场阵容了,“当时真有点蒙”。

  更没想到的是,与首秀同期而至的还有入球,第15分钟,他便接应高峰开出的定位球打入一球,国安最终2比1取胜。在万达称雄国内足坛的6年间,国安从未在主场输给过对手,主场成绩是2胜4平。这是万达无法攻破的堡垒。

  “有些队见了万达就发怵了,但我们不会。金指导是一老北京,那会儿有能突出北京人骨子里那种东西来,金指老跟我们讲,来这儿,谁来谁败!”南方说。

  在万达之后,是实德,还有申花,再之后是恒大,国安始终是他们最强劲、最稳定的对手。无论谁要夺冠,头一个站起来与其相争的,必是国安。

  “四合院”里最后的队魂

  事物在不停发展,国安同样要面临发展中的问题,比如京味不足、不同球员加入后的融入……

  国安的队长徐云龙,是这支队伍的魂。他也有北京人的那骨子爷劲儿,放到球场上,就是谁都别想从我这儿过。无论外战还是内战,徐云龙都如同“李云龙”一样,是第一个亮剑的。近两年老队长状态有下滑,但经验和气场依旧在那里,无论块头多大的外援想要过他那一关都得掂量掂量。

  除了徐云龙之外,老的还有邵佳一、张辛昕,小的只有杨运、李提香几个,而且都很难打上比赛,北京籍的球员在国安队里成为了稀有群体,而且国安的梯队里更是难见到一个北京的孩子,“看球的人越来越多,踢球的人越来越少,没办法。”高潮有时候也很无奈,“现在和老一辈北京队完全不一样了,那会儿队里都是北京人,大家都是发小,打小从胡同里踢出来的,感觉不一样。”不一样的主要是归属感,高潮说,那会儿的球员,无论从交流上还是融合度方面,都比现在好。

  未来还会不会召回更多的京籍球员?高潮给出的答案是:个人能力以及球队技战术需要是前提,“找回来,踢不了,有什么用!”。

  等到徐云龙退了之后,“四合院”可能就真成了“综合大市场”了,依高潮的意思,“当然希望未来的队长还是北京孩子。”,只不过现在看起来难度有些大,“还得看未来的发展啊,这就是职业足球。”高潮说。

  符合京城特点的口号

  北京足球的“江湖地位”,并非一朝一夕形成。除了实力,还有其处事的态度。

  国安特立独行,因此没有“朋友”,别的球队也不会找他交易,“在中国足球最坏的时候,我们依旧坚持下来了,尽管面对的问题要比其他俱乐部更多一些。”高潮说。

  上个赛季的最后一轮,国安主场毫不犹豫地赢下了中能,送对手降级,人们只记住了中能老板泪洒工体的画面,以及国安高层绝不放水的承诺。

  职业联赛20余年,国安屡次充当意见领袖,李士林在那个时代何其风光,那时他是中国职业足球圈当之无愧的大佬,几次罢赛让国安成为了足协最为头痛的角色,而后掌舵的罗宁,同样是江湖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近年执教国安的洋帅中也多有性格教练,比如斯塔诺、帕切科。葡萄牙人帕切科执教国安的两年里,外露的性格恰好与北京球迷合拍,其给国安带来的激情型打法,不但提高了那两个赛季国安比赛的观赏度,更是为随后几个赛季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帕切科离开北京时,数千名球迷机场送别,或许,这是球迷对这位“对脾胃”的教头的最后的表达欣赏的方式。

  “永远争第一”符合北京这座城市的特点,也符合北京人的个性,国安一直以来的表现也很好地切合了这样的口号,罗宁连年当选北京市足协副主席也证明了北京市相关层面对于国安的肯定。

  从2008年开始,市财政局每年都会给体育局拨款,作为“体育引导资金”,用于推动三大球的发展。过去两年拨给国安的款项都在两千万左右,据了解今年或许会更多一些。不过,这笔款项也是专款专用,可以用来进行青训培养,基础设施的改造,甚至引进高水平球员,每年都要根据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审批。

  当然,拨款也要看成绩来做适当调整,在京城三大球之中,最近两年首钢男篮几次拿到联赛冠军,有点抢了国安的风头,从某些方面也给了国安更大的动力。“我们和首钢关系非常好,俱乐部的管理层之间也交流了好几次,包括经营、引援,各个方面都交流。交流中我也提到了,想拿好成绩,要敢于投入,需要优秀人才就必须得买。”高潮说,虽然项目不同,但有些事情还是相通的。

  记者 刘翔宇 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